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变参数复迭代系统Zk+1=f(λk,Zk,Z-k)的吸引子分布规律,对该迭代系统的动力行为特征作了猜想,且利用研究结果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中的逃逸时间算法得到了若干二维n次迭代映射中的分形图,计算机图示实验的结果为猜想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
3N+1猜想的压缩迭代及ta(n)与 tc(n)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提出了3N 1猜想的压缩迭代,给出了该迭代下的某些结果,这些结果是:关于3N 1猜想的3个等价命题;叙拉古阶序列;n的项公式及证明;关于系数停止次数tc(n)与足够停止次数ta(n)相等的两个定理,3N 1猜想的压缩迭代的提出对该问题进一步研究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3N+1猜想的研究中,运用去偶算子提出了超级压缩迭代概念,建立了超级压缩迭代轨迹序列,与原有的压缩迭代相比大大提高了迭代速度;提出了筛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压缩迭代与超级压缩迭代之间的周期(或称圈长)关系,从而得到在超级压缩迭代下一个奇数y的一阶先驱数中4k+3型的奇数不是惟一的结果;给出了超级压缩迭代下的周期数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些性质与定理的建立对于研究世界著名数论难题3N+1猜想起到简化作用,同时也为3N+1猜想的继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关于3N 1猜想中的同汇概念,建立了相关的几个定义及定理,这些定理的建立在对研究奇数2a 1(a∈Nd)的压缩迭代时可以转化为研究奇数a的首席叙拉古阶,从而在研究这一类奇数的压缩迭代时起到简化作用.另外对3a(a∈Nd)型奇数,构造出与3a同汇的无穷数列.并给出超级压缩迭代概念及超级压缩迭代下的x的项公式。  相似文献   

5.
3N+1猜想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数学问题,已入选“10000个科学难题”(数学卷).3N+1猜想的描述非常简单:对任意自然数n,若n为偶数,则除以2;若n为奇数,则乘3加1,经反复迭代最终总得到1.将给定自然数n看作第O期的初始资本,而将第t次迭代的结果看作第t期末的资本,从而建立3 N+1函数迭代过程中函数值变化的投资模型.从投资学的角度看,3N+1猜想的本质在于3N+1函数迭代过程中长期资本是否相对于初始资本n衰减,而其根本困难在于确定3 N+1函数迭代过程中取值为奇数的概率.在研究3N+1函数迭代过程的动态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投资模型证明3N+1猜想成立的必要条件为3N+1函数迭代轨迹中奇数的概率小于ln2/ln3,此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充分的.该投资模型也适用于3N+1猜想的各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将数论中3N+1猜想推广为3N+3^k猜想.得到了3N+1猜想与3N+3^k猜想的等价性.得到有关3N+3猜想的一些性质.3N+1猜想的推广、3N+3猜想的一些性质的建立对于研究4K+3型奇数在3N+3猜想压缩迭代中起到简化作用,同时也为3N+1猜想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迭代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试验,对程序输出的结果和图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探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迭代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8.
对电弧螺旋不稳定性理论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类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采用级数解法,给出了适宜计算机迭代计算的解析表达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电弧螺旋不稳定性理论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类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采用级数解法,给出了适宜计算机迭代计算的解析表达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数学猜想在解题中的应用,阐明了数学猜想在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数学猜想应用到数学解题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级配集料的分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级配集料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集料颗粒、集料粒径分布、集料质量级配以及集料体积的分维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维值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复杂外观结构,在双对数坐标下集料颗粒周长与面积呈现线性关系,相同集料(同料源)不同级配的集料颗粒具有近似相同的分维,相同集料不同截面具有相同的分维,不同集料(不同料源)表现出不同的分维;分维值也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分布、集料质量分布、集料体积分布以及集料的空隙率等,集料质量级配分维值越大,其级配就越粗.  相似文献   

12.
分形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因环境变化日益复杂及不可预测性而造成的供应链管理难题,利用分形理论构建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优化功能的可重构分形供应链,并着重利用分形理论对此类供应链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形供应链的相似性及自相似性评价指标集及基于分形方法的定量分析相似度的数学模型.并对所提出的分形供应链相似性评价方法进行了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形在砂状氧化铝强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砂状氧化铝表面形貌和强度的关系. 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一系列种分、碳分氧化铝颗粒的形貌特征, 进行了分维数的计算和磨损指数的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碳分氧化铝的磨损指数随分维数增大而增大;种分氧化铝磨损指数和分维数之间的关系必须结合形貌结构进行分析, 形貌结构类型相同的种分氧化铝的磨损指数随分维数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用分形几何描述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用盒子维模型测定了不同制备方法和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分形维数D被看作是催化剂形貌的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形态具有自相似性,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介于2.57至2.67之间,尖晶石载体对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影响最大,制备方法也影响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相同组成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增大,催化剂的CO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缩尺方法的分形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证明了工程中常用的Talbot级配曲线符合分形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规范中常见的4种缩尺方法进行了分形解释,首次对缩尺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剔除法和相似级配法缩尺后级配仍为分形级配,且分形维数不变,这两种缩尺方法本质相同,可以相互转换;等量替代法和混合法缩尺后,级配结构发生变化,分形维数也不同,但可用修正后的分形级配公式反映.  相似文献   

16.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分形系数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孔隙结构的球体模型和毛管束模型 ,推导出两种模型的孔隙体积表达式和两种模型分形维数间的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 ,基于毛管束模型的分形维数总比基于球体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小 1,分形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孔隙的发育程度。基于毛管束模型 ,利用压汞数据计算了西峰油田长 8储层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的分形维数 ,同时给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等地层参数的关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 ,分形维数为 1~ 2。分形维数越大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 ;分形系数越大 ,孔隙越发育 ,储层物性越好。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田岩石微观性描述及对开发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分形维数与低渗透油田岩石微观非均质性的关系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从理论上研究了常用的4种分形模型之间内在的联系,并利用压汞毛管压力数据计算了L低渗透油田储层岩石的分形维数,并将分形维数与其它描述岩石非均质性的参数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平均分形维数对宏观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分形维数越大、非均质性越强、产量越低、含水率越高。分形维数对工程师分析油藏岩石微观非均质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考虑储气库裂隙介质分形特点以及临界运移饱和度的影响,根据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和分形理论,将裂隙储层介质分形参数引入到相对渗透率的预测,建立了储层相对渗透率与裂隙尺寸、典型单元体尺寸、毛管压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高含水衰竭油气藏裂隙储层改建储气库后的渗流规律及井底压力变化规律。采用计算模型与三维渗流模型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分形维数、典型单元体尺寸、裂隙尺寸比、储层厚度、注气速率、排水速率对储气库井底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的计算模型考虑了裂隙储层的分形特点,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求;气相相对渗透率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储气库井底压力随着裂隙介质分形维数、储层厚度、排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典型单元体尺寸、裂隙尺寸比、注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松散岩体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了松散岩体的块体颗粒分形模型,用分形理论研究了松散岩体的块体颗粒分维、孔隙分维、孔隙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该模型得到了工程实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界面损耗因子与法向阻尼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赫兹法向接触力学方程与分形几何学理论对界面法向接触刚度进行分析,在改进原有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界面法向接触刚度、损耗因子和法向接触阻尼计算方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法向接触刚度、损耗因子和法向接触阻尼的变化规律.减小分形粗糙度和增大法向接触荷载均会使得法向接触刚度增大,而且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法向接触刚度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增大分形粗糙度和降低法向接触荷载都会使得损耗因子升高,且损耗因子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当分形维数趋近于2时,损耗因子收敛于某一定值;法向接触阻尼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也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且其变化过程出现了2个拐点.当分形维数低于第1个拐点值时,法向接触阻尼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分形维数超过第1个拐点值时,法向接触阻尼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当D≤1.4时,法向接触阻尼随着法向接触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当D1.4时,法向接触阻尼随着法向接触荷载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