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昌乐火山岩结晶程度差,成分分异大、显微镜下难以鉴定岩石类型等特点,运用两种岩石化学计算法对团山子、苍山、临朐等火山熔岩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合岩薄片资料,确定了其矿物组合和岩石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
根据昌乐火山岩结晶程度差、成分分异大、显微镜下难以鉴定岩石类型等特点,运用两种岩石化学计算法对团山子、苍山、临朐等火山口熔岩岩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合岩石薄片资料,确定了其矿物组合和岩石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岩石矿物的结晶程度,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基性程度偏高的岩浆,其结晶程度偏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岩石的二维灰度图像,并进一步分割得到岩石的骨架和孔喉结构。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法构建三维数字岩心,提取相应的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根据其逆过程提出骨架网络模型的提取方法,可对岩石粒径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对三块低渗透岩心样品的颗粒半径、孔隙半径和喉道半径等结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样品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基于网络模型的岩石粒径分析法能够快速获取岩石的结构参数,对油藏岩石结构参数进行定量表征,大大缩短实验数据获取周期,为岩石结构参数分析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岩石超声检测信号,了解岩石内部结构特性和物理力学特性。建立了岩石超声测试实验系统,并进行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可以对指定频带和时间段内的信号成分进行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准确地抓住瞬变信号的特性,对频率成分采用逐渐精细的时域或空域取样步长,从而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完整岩石试样超声检测信号及其小波变换波谱比较规则,无复杂变化,但反射波衰减较快,不同岩性的岩石,其超声波检测信号无明显差别,其小波变换却不相同。这差异是由于岩石的细观组构不同造成的。小波变换波谱反映了岩石节理、裂隙等岩石的完整程度。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岩石力学参数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鹰山组地层的岩心进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得了该地区岩石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内摩察角等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和动态岩石力学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岩石纵横波时差关系拟合模型、岩石力学参数拟合模型及动静态参数关系模型。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岩石力学参数模型,结合测井资料得到的岩石力学参数剖面,为预测区块地应力、地层孔隙压力、合理钻井液密度确定等提供准确的岩石力学参数,为钻探提供合理的工程参数。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储层粉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砾岩渗透率受热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岩石渗透率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在常压条件下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岩石渗透率发生突变时存在一个阈值温度,组分不同的岩石,其阈值温度也不同,岩石渗透率的提高是由于岩心受热后产生了新的裂缝,裂缝延伸而形成了连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周威  邢存震  张玉光 《科技信息》2011,(8):I0365-I0366
文章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岩石介质中装药爆炸的数学模型,对岩体中的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对其爆炸冲击压力变化、应力云图变化,以及节点、单元的运动规律等进行分析,与岩石爆炸机理理论基本统一,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模型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储层粉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砾岩渗透率受热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岩石渗透率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 ,岩石在常压条件下经过高温加热处理 ,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 ;岩石渗透率发生突变时存在一个阈值温度 ,组分不同的岩石 ,其阈值温度也不同。岩石渗透率的提高是由于岩心受热后产生了新的裂缝 ,裂缝延伸而形成了连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岩石工程破坏的角度现象出发,提出岩石力学系统的定义及其边界、结构、参数、反馈、功能等基本问题,并就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岩石力学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功能和功效等。  相似文献   

10.
点载荷作用下煤岩体的破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点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点载荷作用下岩石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点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在加载点周围岩石所受的力接近压应力,但在距加载点一定距离以外的范围内,岩石受到了垂直加载轴方向的弹性拉应力,其在试件内部分布均近球状。试件的形状对其应力分布影响不大。最后分析了点载荷作用下岩石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岩石的弹性刚度与岩石力学特性的内在关系,该文在对380块岩石样本进行了点载荷的载荷与变形试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载荷与位移的基本关系,概化了其载荷位移的3种过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刚度和回归分析,得到了点载荷试验的刚度是一重要的岩石力学参数的结论。对进一步揭示点载荷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刚度分析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常压条件下 ,对干燥粉砂岩、灰岩和砾岩 3种储层岩石进行了高温处理 ,测量并分析了岩石波速、渗透率和孔隙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热处理过程中岩石波速、渗透率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存在一个突变温度域。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岩石 ,其波速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渗透率和孔隙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阈值温度附近岩石波速、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幅度最大 ;高于阈值温度后 ,影响岩石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的主要机理是早期产生的微裂纹宽度增加。该实验结果为现场储层热处理效果评价及技术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质资料和认识的不一致,卡拉库鲁木杂岩体的时代归属性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宏观研究与测试分析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岩体的产状、岩石类型、人工重砂鉴定、岩石化学全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年龄测试等进行了多方位综合研究,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得出结论为卡拉库鲁木为一复式岩体,其中有印支期中酸性侵入体,其最新侵位地层为石炭-二叠系。  相似文献   

14.
井壁稳定问题是石油钻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地层流体、钻井液性能、温度等因素对井壁稳定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井壁失稳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将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的影响因素分为岩石结构场、应力场、渗流场、温度场和化学场等5类作用场,分析了这5类作用场的具体内容及产生原因,由此对井壁失稳多场耦合的作用场影响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进行井壁失稳多场耦合分析时,应力场和岩石结构场是研究的基础,在总结国内外井壁失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岩石结构类型和岩石变形机制进行了分类;以岩石结构场和应力场为基础,结合其他3种作用场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包括三场、四场和五场耦合在内的井壁稳定多场耦合研究发展现状;对于四场和五场耦合分析而言,孔隙介质热弹性理论和孔隙介质化学热弹性理论应用较为广泛。最后结合不同作用场的特点和现代钻井工艺的发展方向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岩石薄片组构鉴定的复杂性问题,基于岩石薄片数字图像的数值分析,提出一个自动进行岩石组构识别分类的系统方法: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岩石薄片的灰度数字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网络输出是图像对应的岩石组构类别;使用来自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的100幅岩石薄片图像进行实验,神经网络的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随机分为70、15和15幅图像,测试结果表明自动识别岩石组构的正确率达93.3%.该方法对于地学问题具有较好的综合判别能力,可以快速和准确地进行岩石组构识别.  相似文献   

16.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存在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等严重制约钻井效率的问题。以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地层所采岩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HTHP岩石可钻性试验仪对模拟井底围压及液柱压力条件下的岩样进行可钻性级值测试,并从岩样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微观组构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此分析其对岩石可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压及液柱压力的增加导致岩石可钻性级值及抗压强度的增加,抗压强度与可钻性级值成正比。高抗压强度条件下的可钻性级值增长率降低;岩石的研磨性及硬度会影响岩石的可钻性。岩石中石英含量越高、黏土矿物含量越少,岩石研磨性及硬度越高,岩石可钻性级值越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岩石单裂隙渗流-传热问题,在传热几何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借鉴非稳态平面热源法建立岩石单裂隙在瞬态下的传热数学模型,由此计算任意时刻裂隙岩石的温度分布。同时,对裂隙岩石的传热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透作用下岩石温度场受裂隙水流速度、隙宽、水流与岩石初始温度差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对这3个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岩石温度场对裂隙水流速度、水流与岩石初始温度差的敏感度较大,而对隙宽敏感度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刀盘轴承是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其受力分析是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刀盘轴承研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刀盘轴承的典型结构与布置的分析,建立了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刀盘轴承的受力模型;以给出的推力传递系数为基础,分析了刀盘刀具破岩力、刀盘推力和刀盘组件重力(包括轴承内圈)等对刀盘轴承的作用.结合某隧洞工程地质特点,将此理论应用于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刀盘轴承的失效研究,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所建刀盘轴承受力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开挖卸荷松弛是水利水电、交通、能源等领域岩石高边坡工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提出以岩石的极限拉伸应变值作为卸荷松弛的判别准则,对其取值原则、实际最大拉应变的计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叙述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1:1万地质填图,地表、地下工程控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两党县青咀子金矿体特征进行认真地分析,同时,围绕含矿物质来源、热液作用、构造活动等对其成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