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空心阴极放电现象对在表面涂覆有渗剂的试样进行离子渗金属的试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渗速快、无污染的渗金属新工艺,并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低合金钢双辉渗W-Mo-Co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低合金钢25Cr2Mo2V表面渗W—Mo—Co三元合金,可在表面形成铁、钴、钨、钼时效合金。研究了形成这种合金的表面冶金工艺和渗层组织状态,渗层成分分布以及工艺参数的改变对渗层厚度及渗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达到高钴时效合金W11Mo7Co23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铁表面进行Ni-Cr-Mo-Nb多元共渗.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离子Ni-Cr-Mo-Nb多元共渗可以在工业纯铁表面形成合金元素成分呈梯度分布镍基表面合金层.对双层辉光离子Ni-Cr-Mo-Nb多元共渗存在成分离析现象从合金元素的扩散原理探讨了其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表面镀铬、渗铬的钢件进行硼砂熔盐浸渍渗钛处理,可形成多元碳化物复合层。其抗冲击疲劳及抗介质腐蚀性能均明显优于单一渗钛层。应用X-ray衍射及电子探针技术,确定了复合层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8钢表面进行了W-Mo-Co多元共渗,研究了表面合金层的组织、相组成、成分、硬度、脆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合金层由M6C MC型碳化物层和W、Mo、Co固溶体扩散层组成。碳化物层硬度很高,渗金属态HV0.025硬度高达1 200~1 400,固溶、时效处理后硬度升高至1 400~1 600左右;固溶体扩散层在渗金属态硬度较低,HV0.025硬度只有400~550,固溶、时效处理后硬度升高至800~1 000。碳化物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不存在膜基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用锯条存在消耗合金元素、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冶金困难和工艺复杂等问题,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形成的表面冶金高速钢可以达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本研究用20Cr2V2机用锯条坯材作为试样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和离子渗碳,对渗金属、渗碳后的金相、XRD图谱进行分析,为表面高速钢机用锯条的工业化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而且柔韧不断;钛合金表面经离子渗钼等工处理后,Ti6Al4V的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经离子渗铌等工艺处理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双辉钎焊技术,双阴极辉光放电超硬薄膜合成技术,以及陶瓷表面金属化和异性材料焊接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铁表面进行Ni-Cr-Mo-Nb多元共渗,结果表明,双层辉光了子Ni-Cr-Mo-Nb多元共渗可以在工业纯铁表面形成合金元素成分呈梯度分布镍基表面合金层,对双层辉光离子Ni-Cr-Mo-Nb多元共渗存在的成分离析现象从合金元素的扩散原理探讨了其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增强放电结构 ,在钢基材表面进行了离子渗 Mo试验 ,结果表明 ,离子渗 Mo层厚度是温度和时间的函数 ,碳含量及合金元素对渗层厚度有一定影响 ,渗 Mo后经淬火与回火处理可消除高温条件下造成的不利组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镀碳、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双层辉光离子渗铬、渗铜等 表面处理的新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钛合金表面均形成了梯度合金层,进一步检测表明,表面渗镀合金层对 改善钛合金耐磨、耐蚀和阻燃性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辉渗金属高速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独创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普通低碳钢及低合金钢表面渗入所需合金元素,再经渗碳,形成具有高速钢成分的渗层,即在钢的表面形成高速钢,称为双层辉光离子渗高速钢(简称双辉渗高速钢)。由于这是一种固态冶金法,没有由于结晶而形成的粗大一次碳化物,合金层中的碳化物细小且分布均匀,避免了传统的冶炼、锻轧高速钢生产中难以克服的碳化物不均匀问题。合金元素供给源采用粉末冶金法制成,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组分配比,从而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成分的高速钢渗层  相似文献   

12.
压铸模的表面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渗氮(氮化)、渗硼、渗金属(T.D法)的工艺和渗层的组织和性能;说明了经过表面强化处理,可极大地提高压铸模具的各种表面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指出了表面强化技术在压铸模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铁,10,40,45,60,T8等碳素钢进行了渗钼工艺的研究,探讨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阴极-栅极间距对渗层厚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渗钼层的显微组织,渗钼层浓度分布,实验表明,双层辉光离子渗钼技术是一种新的离子渗金属技术,是离子渗钼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在离子氮化基础上发展的表面冶金技术。它是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特性使普通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的新方法。已取得美国等多国发明专利权。本文重点介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以及该技术在工业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 ℃,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对渗N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渗N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渗N温度为400 ℃时,渗N改性层最薄,耐磨性最差,480 ℃时渗N改性层最厚、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不锈钢表面形成良好膜基结合强度且成分结构可控的TiO2薄膜,首先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渗Ti层,渗金属温度为950℃,然后将渗钛试样置于真空管式炉在200~750 ℃温度范围内进行热氧化从而形成不同结构的TiO2薄膜.重点就氧化温度对所形成TiO2薄膜的组织成分和相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不锈钢表面均形成了致密、均匀的钛氧化物薄膜,且Ti、O元素在不锈钢基底上形成了扩散层,随着温度升高,扩散层厚度增大.XRD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300℃时,生成相为TiO和锐钛矿TiO2的混晶;在300~600 ℃的温度范围,为单一锐钛矿TiO2结构;在650℃以上时,晶型转变为金红石结构.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的放电特性,论述了离子渗金属两电源之间相互作用的必要性,阐明了离子渗金属的打弧本质,提出了离子渗金属电源的改进途径,为离子渗金属电源生产厂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零件表面上镀渗一层铝能提高耐蚀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由于铝很活泼,用常规电镀方法镀铝十分困难,而用蒸镀法镀铝附着性又很差。国外在七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用离子镀渗的方法进行铝的镀渗,并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如美国Douglus 公司用大型离子镀设备进行螺母、螺栓的离子镀渗铝的生产,日本用碳钢螺栓镀渗铝代替不锈钢。我国近几年也在进行这方而的研究工作,但进展不快。我院离子镀渗科研组突破了一些工艺和技术上的难点,把离子镀渗铝的研究推进了一步,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最近,我院召开了离子镀渗铝工艺研究鉴定会。来自我市十三个单…  相似文献   

19.
低合金钢渗镀复合处理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合金钢表面硬度、改善其耐磨性能,利用等离子体渗氮和物理气象沉积TiN硬质膜技术在SCM415低合金钢表面形成渗镀复合处理强化层.表面Hv可达到2000,并且有良好的硬度梯度.利用金相、X射线衍射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复合处理层的微观组织和相结构,结果表明:TiN硬质膜与离子渗氮形成的化合物之间有非常好的界面结合,在干摩擦条件下磨损性能较低合金钢渗碳淬火、离子渗氮样品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渗钽层对合金表面烧蚀性能的影响,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的方法,在34CrNi3Mo钢表面制备了渗钽层,研究了渗钽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元素分布、硬度以及渗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烧蚀性能和耐蚀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钽层主要由体心立方α相钽组成,沉积层深度约为10μm,扩散层深度约5μm;渗钽层表面硬度约500HV_(0.2),与基体的结合力约65N;在相同的工况下,渗钽层的耐烧蚀性能优于基体,并能够阻止C、N与基体形成脆化层;随着脉冲烧蚀次数增加,烧蚀面积增大,但烧蚀深度均较浅;在高功率脉冲烧蚀工况下,渗钽层可以减轻金属的熔融和气化,从而提高了基体的耐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