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重读墨白的小说《失踪》,发现《失踪》对墨白后来的小说创作在文本上有着导向作用,而这篇小说对墨白小说叙事风格的形成是一次最重要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苦难叙事赋予了墨白的创作以深刻的思想强力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创作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生命体验与责任感所合成的内在驱动力,二元对象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人性隐喻所构成的叙事内容,悲悯与审视所交织的叙事角度共同建构了墨白独具一格的苦难叙事。对其苦难叙事的总结,既是对作家个体的探索,也涉及当代文学创作与苦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注重形式探索,发掘语言魅力,是20世纪以来小说发展的重要特点,叙事艺术成为20世纪小说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墨白的长篇小说《映在镜子里的时光》为文本,从文本结构和语境营造、叙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以小说发展史的目光评介文坛的新锐写作。  相似文献   

4.
墨白的《蜕变三部曲》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由乡村而城市的知识者的精神蜕变和精神重建的叙述。小说文本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乡下人"进入城市过程的姿态:欲望的沉沦伴随着道德的忏悔;二是他们重返乡村的历程:城市中的挫败促使他们寻求母体的庇护,在这一过程乡村的形象被重构。小说文本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叙述时间和时态的频繁变化造成故事叙述的破碎感和跳跃感,以及超叙述结构的运用造成的间离效果,这都与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5.
苦难叙事赋予了墨白的创作以深刻的思想强力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创作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生命体验与责任感所合成的内在驱动力,二元对象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人性隐喻所构成的叙事内容,悲悯与审视所交织的叙事角度共同建构了墨白独具一格的苦难叙事.对其苦难叙事的总结,既是对作家个体的探索,也涉及当代文学创作与苦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墨白的<蜕变三部曲>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由乡村而城市的知识者的精神蜕变和精神重建的叙述.小说文本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乡下人"进入城市过程的姿态:欲望的沉沦伴随着道德的忏悔;二是他们重返乡村的历程:城市中的挫败促使他们寻求母体的庇护,在这一过程乡村的形象被重构.小说文本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叙述时间和时态的频繁变化造成故事叙述的破碎感和跳跃感,以及超叙述结构的运用造成的间离效果,这都与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7.
文本的形式经营和内在精神诉求在以苦思者出现,以叛逆者前行的墨白小说探索中是一致的,通过对早期小说《红房间》的分析,认为墨白小说文本在四个方面即对心灵域地的寂寞探访、情绪化的两套笔墨、以“民间立场”抚摩历史与现实、小说世界的域定性与神秘性显示了作家的艺术独特性,特别是“形”的执著与“思”的独立将是墨白小说文本的“顽症”。  相似文献   

8.
文本的形式经营和内在精神诉求在以苦思者出现,以叛逆者前行的墨白小说探索中是一致的,通过对早期小说《红房间》的分析,认为墨白小说文本在四个方面即对心灵域地的寂寞探访、情绪化的两套笔墨、以“民间立场”抚摩历史与现实、小说世界的域定性与神秘性显示了作家的艺术独特性,特别是“形”的执著与“思”的独立将是墨白小说文本的“顽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注重文学形式变革和语言诗性的先锋作家,墨白在建构文本画面时会追求色彩的平衡,且常常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冷色调,而在调和冷色调的意象群中——“紫霞”这一频繁出现的看似格格不入的暖色调意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画面的效果,更给墨白原本“神秘宏伟的文学建筑”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墨白长篇小说是一种迥异于目前商业化叙事的先锋文本。他以探索中国那场荒诞而真实的"文革"岁月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精神的匮乏和压抑见长。其魅力主要来自主题意蕴上对历史荒诞与人性沉落的尖锐刺痛感的把握,以及文本形式上以神秘与独白呓语为特征的梦幻式结构和诗性叙述。  相似文献   

11.
墨白小说中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即神秘。在墨白小说中,神秘分两种,一种是超越科学理解的神秘现象,另外一种则是人为的隐秘。通过对小说中种种神秘现象的表述,墨白冲破了我们既有的审美经验,在带给人审美震惊的同时,启迪我们对生活本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白裤瑶人死后,一般不立即下葬,而要等到秋冬时节,举行砍牛、打铜鼓等仪式之后才下葬。葬礼规模无论大小,在悲哀的气氛中都可见喜庆的色彩,其葬礼的过程充分表达了白裤瑶人对灵魂归宿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墨白的乡土小说以其特有的冷色调,表达着对乡土中国苦难的个性化关注,流露出作家由于早年的心理创伤而对底层生活的怨怒和憎恶。同时,墨白对"先锋"精神的追求并非流于形式,而是坚持以现代主义的美学理念言说现实,以"地之子"的情怀表达着对故乡"绝望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Mo(W)S4^2-与金属M(M=Cu、Fe、Zn、Ag、Ni、Sn)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得到不溶性且具有装饰效果的Mo(W)-S彩色簇合物膜。随着反应时间或加热时间的变化,膜呈现不同的具有金属光泽的颜色。这种膜层属于功能性修饰层,不仅赋予金属表面以美观的外表,而且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清洁度,增强金属'一的抗腐蚀性能。本文采用加速腐蚀实验、LSV、CV、FT-IR、FT—Raman、XPS和AES研究了Mo(W)S4^2-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簇合物膜的组成、性能、结构、化学状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膜层中存在桥基Mo(W)-S—M键、端基Mo(W)-S和Mo(W)-O键。膜为多分子层组成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塑造的白流苏,与雪漠在《白虎关》中塑造的兰兰、莹儿,在情感经历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尽管她们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作为女性,婚姻的不幸让她们只能在改嫁或守寡之间选择,但两者都是女性永远的梦魇。原因是: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男权中心的社会结构;经济上的贫困和依赖。三位女性的情感历程,为我们提供了窥见中国女性生存困境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用含Mo、P的着色液对镍镀层进行阴极着色处理,得到兰紫、金黄、绿色和草绿色等多种不溶性的彩色配合物着色膜,膜层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膜层的厚度分别为300、175、80和120nm,膜层中Mo以 4、 6价共存,P为 5价.从其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了金黄色膜层的组成为:Mo26.6%、P11.8%、Na5.3%、O56.3%。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李白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建设李白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作用,指出建设一个功能完备且数据丰富的李白文化数据库,是李白文化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弘扬李白文化之必须,它将会为李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研究李白文化提供极大方便,并促进李白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利用液相色谱仪测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分析得到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为40%的乙醇,乙醇用量为黄芩根的10倍,提取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对黄芩苷进行4次提取得干浸膏得率为72%,黄芩苷含量为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