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是对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解答.通过参考国家标准的道路通行能力评价体系,建立了准确求解道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实际通行能力的数学模型;同时,基于交通流二流理论建立了排队长度分析模型,评估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问题1中,以红绿灯导致的车流量周期性变化规律为依据,引入相关修正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出求解实际通行能力的模型.在问题2中,对统计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后计算出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再对比所堵车道的车流量,分析得车道车流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在问题3中,根据交通流二流理论和流量稳定方程建立排队长度的分析模型,再运用控制变量法和MATLAB制图定性分析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和路段上游车辆数间的灵敏度.在问题4中,利用问题3建立的当量排队模型进行适当推导,即得排队长度达到140 m的时间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的影响,通过对所给视频数据的提取,分析不同时刻的标准车当量,使用修正系数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建立道路通行能力、单因素方差分析、占用不同车道导致通行能力差异的多因素分析、传统的累计到达-离去等模型,得到车道被占用时两视频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和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关系式,并分析两视频实际通行能力的差异,最终利用传统的累计到达-离去模型,求得车辆排队长度到上游路口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视频1整理分析数据,得出每个信号周期事故点的实际通行能力与到达事故点上游的车辆数,进而得出每个信号周期事故点排队车辆数.根据排队车辆数的变化及变化率分析了不同信号周期内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从图形和数据角度分别表明视频1中交通事故开始到第13个周期内总的车辆排队数大于视频2,并分析了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运用最小二乘拟合和变上限积分方法建立了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了问题(3)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所给视频,收集数据,利用2个变量的模拟值与车辆排队长度数组建立GM(1,N)模型,得到车辆排队长度的累加数组与另外2个变量的累加数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可间接地解释车辆排队长度与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郑桂桐 《科技资讯》2014,(27):243-243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城市生活中交通堵塞成了一大难题。尤其是交通事故的发生就会使车道被占用进而产生交通拥挤,还有道路修建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交通堵塞。该文利用交通流波动理论,通过对道路通行能力进行观察,建立了可以描述交通事故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关系的集散波动模型,并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对模型扩展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道被占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的问题,以差异检验、排队论、车流波动论为基础,求得了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利用队列分析模型,分析对占道不同的实际通行能力,建立基于车流波动理论的排队长度模型,求解出了排队长度与通行能力、持续时间、上游车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占用不同车道的车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不同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变化过程,建立了交通流-密-速模型.并且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得到了受交通事故所影响的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生活中交通拥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针对车道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问题,利用了视频和图片信息,使用微分方程和比较分析法等理论,分别建立了道路通行能力模型、车流量微分方程模型,利用Matlab等软件,得到了事故期间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估算了在一定条件下从事故发生开始到车辆排队到达上游路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通行能力出发,结合在国家高速公路网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境)毕节至生机段的实际工程,对山区高速公路设置爬坡车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实测及采用有限元理论评估分析后,认为目前打浦路隧道圆形段车道板结构不仅能满足原设计的承载要求,而且也能符合汽-20级的承载标准,但由于挂-100级通行时,车道板混凝土的拉应力已超过其允许强度,故建议将挂-100级作为特殊车辆,由管理部门审批后准许通行。  相似文献   

12.
主车流服从Erlang分布下支路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研究了无信号道路交叉口主车道车流车头时距服从Erlang分布时次车道车流通行能力,交通流中的开段与闭段等计算式。  相似文献   

13.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双车道公路的特点,阐述了双车道公路路段交通模拟的主要内容,着得进行了以车道公路交通行为的模拟分析,建立了微观模拟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机场航站楼路边交通容量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航站楼路边交通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对影响航站楼路边交通容量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车辆停车时间、航站楼旅客到达率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学排队理论,建立了在一定的交通条件下的机场航站楼路边交通运行指标模型,用来评价航站楼路边的交通服务水平和路边规模的估算.最后给出了简单的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交通视频,采集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车辆变道行为发生率越高实际通行能力越低的关系,分析了实际通行能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占道不同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先从统计学的角度利用曼-惠特尼U检验对两种情况下实际通行能力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判断,然后结合现场交通实际情况对实际通行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交通二流理论的思想,计算了车辆的排队长度.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交通事故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间关系.经检验,此模型拟合效果好、泛化能力强,平均预测误差仅为3.0168%.  相似文献   

16.
定义了良性车辆最多状态,从城市道路的关键点--交叉口出发,在假定车辆速度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推导了单车道的良性最多车辆数公式,并将这个复杂的公式制成了可实用的表,在此基础上,分别就单车道和多车道的情形探讨了相邻交叉口间路段的交通空间容量模型。  相似文献   

17.
Data coll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provided b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of data collection in terms of capacity for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here n sensors are randomly deployed. We first consider data collection under physical model. We show that the capacity of data collection is in order of Θ(W) where W is the fixed data-rate on individual links. Particularly, we give a simple collection method based on interference blocks and theoretically prove that the method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capacity in order. If each sensor can aggregate its receiving packets into a single packet to send, the capacity of data collection increases to Θ((n/logn)W) . We then derive a lower bound and an upper bound of data collection capacity under generalized physical model where the data rate depends on the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同一般平面交叉口相比,具有冲突点少、车流连续、行驶安全、便于管理等优点,在许多城市道路交叉口采用。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许多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交通问题日益尖锐。如何有效地利用环形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最大限度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是从交通信号控制角度研究解决环形交叉口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