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问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反应中可能起第二信使或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的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地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以应中  相似文献   

3.
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幼苗在低温逆境时,epi—BR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维持较高的SOD和CAT活性,减少MDA的积累。epi—BR处理还能在低温胁迫下促进脯氨酸成倍累积。同时,epi—BR能促进小麦幼苗在4℃和25℃的仲长生长和干物质的累积.但epi—BR却使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胡麻游离脯氨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胡麻累积游离脯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干旱胁迫强度越大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多;在胁迫强度相同条件下的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来越多;最多累积量为对照的11.5倍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上所得结果一致,证明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假单胞菌HN1202在干旱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应用聚乙二醇6000模拟渗透胁迫,研究小麦种子的萌发状况;通过不同水分管理,研究干旱胁迫下无土栽培的小麦幼苗形态、渗透调节、保护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作用的生理变化.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接种HN1202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分别高于阴性对照组3.9%、8%,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3%、21.9%.小麦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1%、13.4%;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0%、12.6%、41.6%;CAT、SOD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5.9%、14.0%; MDA比对照组降低12.8%.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加剧了小麦的氧化胁迫,接种HN1202可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加渗透势,增强小麦幼苗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提高小麦幼苗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福农95—1702为材料,结合钙离子螯合剂EGTA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Ca^2+与内源激素ABA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PEG处理下,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内源ABA含量升高。1—3mmol/L的EGTA预处理显著抑制了水分胁迫下内源ABA的累积。这些结果表明Ca^2+可能参与了水分胁迫下ABA的合成和释放,第二信使Ca^2+与ABA所介导的信号转导之间可能存在交流与互作,协同调节甘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冬麦幼苗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分胁迫初期,2个品种小麦幼苗脱落酸(ABA)只有少量增加,此后ABA迅速累积,胁迫后期,F_ (122)约增加20.7倍,丰8仅增加4.7倍。复水后均很快下降到对照水平。胁迫初期,小麦幼苗出现萎蔫症状之前,玉米素核苷(ZR)便迅速下降,然后再升高,随着胁迫的加剧再次下降,复水后又迅速回升。出现一“反冲”现象。F_ (122)幼苗中ZR在干旱处理的第2天便迅速下降了69.8%,而丰在干旱的第3天只下降了14.6%。这反映了2个品种小麦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水分胁迫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亚精胺对渗透胁迫小麦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渗透胁迫小麦幼苗叶片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以及亚精胺(Spd)预处理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0.5MPa聚乙二醇(PEG)-6000引起的渗透胁迫明显降低了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a、叶绿素b、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Spd预处理显著延缓它们的下降;渗透胁迫过程中,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在对照幼苗中明显增加,在Spd预处理幼苗中其增加受到明显的抑制.表明Sp预处理能够缓解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渗透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体中,硫化氢(H2S)已被确认是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后的第三种内源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硫化氢的信号分子功能在植物体中也逐渐被揭示。本研究发现,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riS)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此外,用NariS灌根处理小麦幼苗,可提高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二者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含量下降,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最终提高小麦幼苗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同时改善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幼苗生长状况。这些结果表明硫化氢处理可提高小麦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抵抗能力,并且这种综合抵抗能力的获得可能与硫化氢诱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铅胁迫以及水分与Pb双重胁迫下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强度增大,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升高,且双重胁迫下高于单独Pb胁迫,表明水分胁迫与Pb处理的交互影响加重了植物细胞的膜质过氧化作用;Pb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对照,双重胁迫下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Pb单独处理,说明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是重要渗透调节物质;随着Pb浓度的增加,与对照比较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双重胁迫和单独Pb处理比较,叶绿素含量未见明显差异,Fv/Fm普遍低于Pb单独处理,表明Pb胁迫和水分胁迫对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稀土矿床主要与岩浆岩有关,对其研究较多,但对沉积岩中稀土研究较少。稀土作为战略性的矿产,搞清楚稀土在分布广泛的沉积岩中的富集机理有重要意义。自然界的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而磷灰石又在沉积岩中以磷块岩形成存在。对已知的磷块岩和生物磷酸盐中的稀土数据,磷块岩的电子显微镜下特征等进行研究,发现磷块岩和生物磷酸盐有一致的稀土分布特征,推测磷块岩是古老细菌的细胞壁的堆积,细胞壁实际是细小的磷灰石。沉积岩中存在磷灰石的情况下,磷灰石对周围环境的稀土能无差别吸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吸收周围稀土,因此年代久远的化石的稀土含量高于现在生物骨骼稀土含量,其他矿物则很少吸收稀土,由此可以利用活着的聚磷菌对周围稀土进行吸收,从而达到收集聚磷菌就能富集稀土,利用这一特征可使用细菌提纯稀土,减少使用化学物质来提纯稀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欲望号街车>善用象征手法,勾勒女主角布兰奇的悲剧一生.欲望、死亡、疯癫则是建构其悲剧三个主要象征物,它们的交互作用赋予了此剧一种奇妙的张力,而布兰奇的悲剧性则在这种张力中得到了彰显.本文试对布兰奇的象征之旅作一阐析,解构她个人同时也是她代表的没落的美国旧南方贵族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传统&#183;现代性&#183;后现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性是多元、多样的,因而传统和现代性可以会通,中国的现代性也自有特色;当代西方哲学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的论争,对研究与实现中国的现代性有参考价值;要加强中国现代性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离骚》的分段,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三大段、两部分的分法,仍然留下未辨过脉之失和割裂全诗之憾。根据《离骚》诗中叙述的情节,笔者认为将全诗分为五大段才为合理,即依次为回顾、反思、求索、徘徊、出游。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第一、二大段为前半部分,写诗人有生以来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以及遭致失败之后所引发的检视与思考,第三、四、五大段为后半部分,写诗人矢志不渝地继续努力,以及努力无果之后所产生的矛盾与苦闷。全诗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方式方面表现出两大基本特色,其一是结合叙事以抒情,在体裁形式上通篇都是叙事的结构,其二是借助“虚写”以“写实”,在表现方式上通篇都是浪漫的幻想。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民族基础的民俗,在各个历史阶段中都起到维系文化系统的作用,发挥着它的文化功能。历史的进展表明,民俗在影响文化人格、规范文化行为的同时,也在创造物质文化财富中产生了带有类型性的文化成果——习俗。习俗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调节着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对传统习俗已经作了一定的扬弃,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批判地加以继承,仍然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潜能;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帅;办学特色必须彰显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品牌则是社会群体对学校的整体性情感和物质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7.
仵凤鸣 《前沿科学》2011,5(2):79-88
本文通过对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考证、论述和展望,揭示了先有物质运动滞后才有时间过程,没有物质运动就没有时间过程,时间过程是从表述物质运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这一"物质.时间"原理。并且根据这一原理把时间概念定义为:时间是表述物质运动过程的始终和持续性质的物理量。然后,按照这个定义解析了"时空转化"和"时间机器"以及"奇点定理"。认为:既然不存在脱离物质的时间和时间过程,当然也就转化不出或制造不出或证明不了脱离物质的时间和时间过程。因此,这些时间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一种天地境界,儒道释各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了理想的人生模式,努力超拔世俗的生活,以达到"仁之境"或"禅之境"。沿着中国古典哲学对宇宙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认识途径,梳理其中对于人类终极价值的追问与求索,有望找寻出医治当代人精神痼疾的良药。  相似文献   

19.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义礼智”四德整体的提出者是孟子,“礼义廉耻”四维德目的提出者是管子。郭店楚竹书《五行》试图建构一种将仁、义、礼、智、圣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的道德体验模式。将“仁谊礼知信”称作“五常之道”,最早出现在汉朝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之中。“仁义礼智信”作为整体德目由官方确定在董仲舒去世183年后的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的会议上。之后,“仁义礼智信”整体德目经历了从周敦颐的“诚,五常之本”说到二程的“五常全体四支”说以及朱熹的“五常之性”说。今天,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融入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英美操持同一语言的特点,也因为历史上他们那种近乎兄弟的关系,一百年来,英国电影一直是在与好莱坞电影的纠结难分中度过的.然而这并不妨碍英国电影自身文化特点的存在.这种特点,可以在英国电影的文学传统、绅士与嬉皮的两极、种族、身份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