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对维生素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运动员补充维生素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宫和平 《科技信息》2010,(1):207-208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的十三名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并对运动员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反应时进行测量统计、比较,得出采用人工按摩、温水洗浴、营养补充、充足睡眠、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作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毛晓泉 《科技资讯》2007,(35):169-169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析及其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产生后的恢复问题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证实,传统的物理疗法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是积极有效的.新近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的营养补充也是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物理和营养补充两个角度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快速恢复问题,这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维平 《科技信息》2010,(34):I0259-I0259
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学说和消除方法的研究成果。对现有比较公认的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和消除方法相关研究总结,为进一步开展运动性疲劳研究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竞技篮球运动的特点,对有关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综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篮球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与疲劳消除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消除过程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曾两次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国外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国内研究也很活跃,是我国当前科学训练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和文献进行了搜集和归类并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症状、预防、消除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疲劳问题是体育科学界和医学界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但是,就其产生机制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篮球的运动特点,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进行综述和分析,指出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为运动性疲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生理学角度为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提供依据,并找到促进疲劳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调节血脂、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通过对番茄红素成份结构的分析及在人体内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其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Many neuromuscular condi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exaggerated exercise-induced fatigue response that is disproportionate to activity level. This fatigue is not necessarily correlated with greater central or peripheral fatigue in patients, and some patients experience severe fatigue without any demonstrable somatic disease. Except in myopathies that are due to specific metabolic defect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type of fatigue remains unknown. With no treatment available, this form of inactivity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disability. Here we show, using mouse models, that this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is distinct from a loss in specific force production by muscle, and that sarcolemma-localized signalling by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in skeletal muscle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activity after mild exercise. We show that nNOS-null mice do not have muscle pathology and have no loss of muscle-specific force after exercise but do display this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In mouse models of nNOS mislocalization from the sarcolemma, prolonged inactivity was only relieved by pharmacologically enhancing the cGMP signal that results from muscle nNOS activation during the nitric oxide signalling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is a lack of contraction-induced signalling from sarcolemma-localized nNOS, which decreases cGMP-mediated vasomodulation in the vessels that supply active muscle after mild exercise. Sarcolemmal nNOS staining was decreased in patient biopsie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distinct myopathies, suggesting a common mechanism of fatigu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atients with an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would show clinical improvement in response to treatment strategies aimed at improving exercise-induced signalling.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常用的恢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恢复方法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论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认识,并总结了祖国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事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训练,都会发生身体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程度的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由负荷运动引起的机体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措施的探讨,意在使从事体育锻炼的读者能够科学的诊断出自己是否处于疲劳阶段及疲劳的程度,并能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更快,更完全的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精力旺盛的投入到训练、学习和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与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乒乓球课女生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发现乒乓球教学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规律,为更好的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服务。研究表明:普通高校乒乓球课女生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方面;二是女生生活习惯方面;三是女生身体、生理健康方面;其中教师教学是主要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氧对肝糖原和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疲劳模型组、疲劳高压氧暴露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游泳致力竭疲劳模型并通过高压氧暴露进行恢复;8周实验后取每只大鼠两块肝脏组织,其中一块取每只大鼠的肝脏相同部位,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另一块取肝右叶5g,制备成10%的肝组织匀浆,采用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1)疲劳高压氧暴露组大鼠游泳时间明显长于疲劳模型组(P<0.05).(2)疲劳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压氧暴露组与疲劳模型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增高(P<0.05);疲劳高压氧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3)光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疲劳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肿胀,核变大,细胞间质模糊,中央静脉扩张淤血,汇管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胞浆疏松,肝窦内枯否细胞增生肥大.疲劳高压氧暴露组大鼠肝细胞核肿胀有所改善,充血现象消失,肝细胞轮廓较为清晰,细胞间质纹理较疲劳组更清晰,汇管区炎症消退.结论:高压氧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肝糖原含量、促进血糖的稳定,并改善肝脏的形态结构、缓解肝组织损伤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苷对运动疲劳大鼠神经递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高山红景天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5-HIAA、NE质量比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高山红景天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建立中枢疲劳模型,分别灌胃给药,取大脑组织制备样本,检测神经递质DA、5-HT、...  相似文献   

19.
析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5种具有代表性的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的分析,重点论述预防运动性疲劳的方法和消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