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9岁儿童对几何图形分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四种几何图形让3—9岁儿童分类,研究年龄及图形颜色、大小的变式对选择分类标准的影响。结果发现:5岁以前按色分类为主,6岁以后按形分类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按色分类的人次逐渐减少,按形分类的人次逐渐增加。不过,要经过两年,分类能力才发生一次显著的变化。图形颜色、大小的变式也影响分类标准的选择,但颜色的影响是显著的,大小的影响是潜在的。  相似文献   

2.
分类索引     
1.本索引是西南师范大学《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1988年的分类索引. 2.本索引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归类排列.其中个别学科根据本刊的实际情况作 了部分变动. 3.本索引所收论文按下列格式著录; 篇高 作者 年;(期);页码. 4.本索引自本刊编阑部编. “张增杰等1983】(2:29—43. G 文化、科学、沮育、仿育.3—9岁儿童对几何图形分类的实验研。 、杨宗义等1983;(2):44一54. 一——一 曰 4—6岁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具体与抽象的相二转化 把考试科学化 张增杰等1的3。(2);55一65 万中义1986;(2):147—152,5—11岁儿童面积等分概念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单检测变化觉察范式,考察了特征数量对三维图形的客体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三维图形的特征数量显著影响了被试的记忆成绩.即特征数量越多,被试的检测正确率越低.(2)被试对四个单颜色三维图形与两个双颜色三维图形(特征数量相同但客体数量不同)的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3)当识记项目数相同时,被试对双颜色...  相似文献   

4.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的另一个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在审判工作中,法官常运用类比推理来填补法律漏洞。类比推理在审判中主要包括两种,即类推适用和判例类推。类比推理在审判中适用的理论基础:"类似案件类似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20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探明3—6岁幼儿掌握量词的特点.结果表明:(1)3—6岁儿童掌握量词的准确性随年龄提高;(2)不同年龄的儿童掌握量词是有一定顺序的;(3)儿童掌握量词的水平与认知水平密切相关;(4)儿童在掌握量词中,男女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初中几何是在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平面图形知识,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画)图及运算等方面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初中生学习几何感到最难学的就是几何证明题了.我们知道,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千千万万,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抓住基本图形,掌握基本图形的性质,对于证题是十分有帮助的.现在就该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了城乡3—6岁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特点。结果1.三岁儿童不能进行分类;四岁儿童分类能力开始萌芽;五岁儿童多数以感知特点(颜色、形状、结构、状态、方位)进行分类;六岁儿童主要是以客体功用属性为分类根据。2.分类能力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分类能力的发展受教育条件、认知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123名3-5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将幼儿分成四种不同的同伴类型: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和一般型;采用四种心理理论任务,逐个测查了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采用《儿童心理综合量表》的言语—叙述和言语—词汇两个部分,对幼儿的言语能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4岁到4岁半是幼儿心理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受欢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得分最高,其次是一般型,被忽视型、被拒绝型得分最低。控制言语后的协方差分析表明,言语对心理理论的表现有显著主效应,但同伴地位对心理理论表现的主效应不再显著。对社会偏好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理论总分能够较好地预测幼儿的社会偏好分。  相似文献   

9.
上期答案     
●巧思妙解:1.正方形失踪:5小块图形中最大的两块对换了一下位置之后,被那条对角线切开的每个小正方形都变得高比宽大了一点点。这意味着这个大正方形不再是严格的正方形。它的  相似文献   

10.
以Auto CAD AxtiveX自动化技术为图形生成手段,通过对二维图形几何特征的定义与分析实现二维图形的消隐技术,以解决在参数化绘制装配图中遇到的一个几何图形被另外一个或几个几何图形覆盖时的消隐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中平面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检索研究, 提出一套可行的完整解决方案,并对手绘图美化、基本图元检测、显著性分析、位置关系描述和匹配度计算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深入分析几何图各级特征的同时, 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布局关系描述和复杂图形匹配的多种算法, 使得几何图形最终得以直接用于内容检索, 弥补了基于关键字检索技术在描述查询意图方面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可行, 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高素芳  贡喆 《科技信息》2013,(4):360-361
本文运用儿童社会行为访谈问卷,对72名4-7岁幼儿进行问卷访谈,研究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在有意性、社会动机、社会地位、消极影响、接纳倾向上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存在差异;2、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的认识从同情上看年龄差异显著;3、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的认识从有意性和接纳倾向上看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3~11岁儿童解决形象语言的三项系列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5个实验情境,研究了360名3~11岁儿童解决形象语言的三项系列问题的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的发展及规律问题.结果表明(1)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水平,感知运动水平的传递性关系推理先于具体形象的传递性关系推理,儿童解决形象语言的三项系列问题的能力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2)对儿童进行比较句式训练和前提的记忆训练,能够使儿童表现出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的最早年龄提前1年左右.(3)对汉语比较句式的理解、心理加工的复杂程度、对前提的记忆、前提中所使用的关系都是影响推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志 《科技信息》2007,(16):516-518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一、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①vt=gt②h=1/2gt2③vt2=2gh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①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所以以上的推论与特征对自由落体运动也适用。面对  相似文献   

15.
类比推理是以两个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其中一个对象还有另外的某些属性作为前提推出另一个对象也有这些相同或类似属性的思维形式-例如代数中根据分式与分数都具有分子、分母这个相同的形式-推出分式可以如同分数一样进行化简和运算,又如多项式的整除性和自然数的整除性相类比,立体几何中面与面关系同平面几何中线与线关系相类比等-下面着重通过立体几何概念,谈谈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及注意事项-1 把平面几何的结论类推到空间立体几何中相当一部分结论,是在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经过类比和推广形成的-如平面几…  相似文献   

16.
实验准备: 直尺、铅笔、一张方格纸、黑色标记笔、剪刀、5张卡片、胶水、订书机。实验过程: 1.在一张方格纸上用直一尺和铅笔按照长和宽各10个单位画一个正方形,即成动画书中的一帧。2.先将正方形的底边设为X轴,再  相似文献   

17.
类比推理作为人类认知发展的中心能力之一,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传统的类比推理方法只以人类所熟知的命名概念为基础进行类比推理,忽略了大规模数据中往往存在许多尚未认知的"准概念"——未命名概念,限制了类比推理的完整性.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概念格在存储数据信息方面的优越性和知识表达的完备性,提出一种基于未命名概念的类比推理方法.该方法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以概念格模型为核心,首先建立源领域和靶向领域的概念格模型,通过概念格结构将两个领域的数据组织起来,其次利用同构算法得到源和靶域之间的节点映射,然后通过本体和概念的属性匹配得到未命名概念,最后利用未命名概念将源领域中的映射关系类比至靶领域,扩大类比结果.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基于未命名概念的类比推理方法能够提高类比推理的完整性,得到更多的类比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集中探讨了幼儿归纳推理是基于类别知识还是基于知觉相似性这一理论争议。研究假设物体熟悉性影响幼儿归纳推理的依据,同时也影响物体名称对归纳推理产生的影响。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证明了这些假设。实验1中4、5岁幼儿根据熟悉物体名称和物体间知觉相似性归纳推理物体的属性。实验2中4、5岁幼儿根据不熟悉物体名称和物体间的知觉相似性归纳推理不熟悉物体的属性。结果显示对熟悉物体属性的归纳推理是以幼儿头脑中的类别知识为依据的,而对不熟悉物体属性的归纳推理则是以物体间知觉相似性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9.
七巧板是我国最古老的智力玩具之一,对于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为有益。它的制作非常简单,可以像图1那样,把正方形纸板按实线剪开就行;也可以像图2那样,用两个正方形纸板剪出一副七巧板。这两个方法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20.
梁灶莲 《科技资讯》2014,12(17):145-145
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每一个数量关系,都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几何图形来直观地表达和描述;而每一个图形中都蕴含着与他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几何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或者在研究图形时,利用代数的性质,解决几何的问题。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