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随机抽样,对兰州大学2005级不同专业31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精神信仰的调查,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结果表明,1/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信仰,2/3的不清楚或没有;35.33%的认为信仰是人特有的精神需要,30.28%认为信仰是人生的价值或生活原则,12.62%的认为信仰是个体追求的目标,6.31%的认为信仰是解脱,自我调节的方法,7.89%的大学生认为是不可界定的;2/3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没有信仰,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信仰是大学生的精神需要,表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天人舍一"观念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古代人居环境规划理念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天人合一"不同内涵的文献查阅和相应的人居实证研究.结果 "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体现的3个基本特征,即追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统一等.结论 中国古代人居环境追求空间的伦理性,促进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环境的和谐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内在气质;关注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信仰,给人以终极关怀,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3.
被冠以“童话诗人”称号的顾城尽其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他的人生信仰——童心、自然。从他的诗作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顾城身上特有的童心与对自然超常的悟性,并把这一人生信仰贯穿其生命的始末——他的生活、创作以及爱情。他固守着那座纯明的“童话王国”,偏执地拒绝成长。顾城这个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的男子以其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他的“诗法童心”。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中的信仰,泛指科学主体在科学活动中作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一切信仰。科学研究中信仰的合理性是爱因斯坦重要的科学哲学思想。它包括:信仰是科学思维的前提和条件,科学创新中科学家既信仰自然秩序也信仰科学,对自然的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用力、最崇高的动机,对科学的信仰是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科学研究中信仰的合理性是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活动的钥匙,也是将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理解为一个和谐统一整体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5.
寻找理想的"应然"和"必然"使人类把追求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儒家从天道皈依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启示的真理性,道家则直接从思想层面论证自然的真理性,人与自然合一乃至混沌未分的状态被中国思想视为最高的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未分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分化,再到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合一,不论自然及其代表的神性与人是处于对立还是和谐的状态,它都是西方文化中知识和信仰的真理之源。中西思想中达到共识的自然的真理性内涵预示并保证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康金峰 《科技信息》2009,(35):190-191
太极拳和书法都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两者同源异流,异曲同工,动静结合,神形相近。本文通过对太极拳与书法产生源头的深入分析,从太极拳与书法在自然之源下,后人在学习书法与太极拳时的审美追求和终极信仰与归宿的角度,阐述我国民族艺术瑰宝书法和太极拳这两项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针对职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和层次,论述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仰;遵循规律,探索方法;关爱学生,严于律己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的要素在小说诞生的源头就已"注入"了小说文体本身,这也决定了小说与民间信仰的必然遇合。小说的言说性特点和民间信仰的口头传播是二者相遇的前提,小说的追求宣奇效果和民间信仰中的神鬼怪故事也正因此一拍即合。唐代民间信仰中的鬼魂信仰承载并推动了具有重情特色的唐小说发展的步伐,唐代"鬼故事"借鬼魂信仰之外壳,着重表现了唐代青年人不被接受的爱情,具有时代进步色彩。  相似文献   

9.
桂东南作为客家聚集地,其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岭南风格。不仅形成了从灵到肉的祖灵信仰,而且演变出无处不在的从语言到行为均能体现的禁忌信仰,也发展出从习俗到制度的神灵信仰。桂东南客家信仰的文化结构透射出浓郁的乡土观念和国家意识,其演变过程反映出客家人的精神发展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茶树之根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茶与中华传统文化结缘,孕育出精深而古朴的茶道。茶道作为茶者的精神家园,彰显茶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以茶为媒,以茶载道,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茶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更直接的体现是历代茶人对自然志趣的执着追求。因此,中国茶道是由茶入道,品茶修道,因茶悟道的完美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徽商的民俗信仰体系包括祖先崇拜、乡土神信仰、儒学崇拜、财神信仰、行业神信仰、自然崇拜等诸多层面.徽商的民间信仰对于徽商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调适心理、规范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强化群体协作和社会整合.徽商在历史上的发展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民俗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信仰是一种对终极价值的关切。康德从理性出发,把信仰建立在理性本身对超验的渴望与追求之上,并只有在实践理性领域才能达到。道德的最终目的——至善的实现亦是以信仰作为精神支撑的。康德的道德信仰理论对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对我们的伦理道德建设都具有直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是非官方的信仰理念、行为习惯和制度化仪式的统一体,具有广泛参与性、空间地域性、多元分散性、自发制度性、民间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民间信仰是以生活和历史为基础的民众精神生活,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导民众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认知,也能促进民众自我组织和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4.
天妃与湘妃分别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洞庭湖区影响较大的两位女性水神,天妃妈祖信仰是沿海地区人们在认识、了解、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演化出的对海洋之神的崇拜。由于妈祖与平民百姓亲密无间,随着中国海运的发展,妈祖信仰也遍布全国;而湘妃信仰与洞庭湖区民众长期以来对水的忧患意识息息相关,是历代迁谪文人在洞庭湖区悲情吟唱的世俗演绎,正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和世俗性,使得高高在上的湘妃信仰逐渐走向了衰退。  相似文献   

15.
神仙信仰是道教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诞生于两汉时期各地墓室、祠堂等建筑材料上的神仙信仰汉画,是道家信仰文化与人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想作品。其艺术形象包括天界尊神,河渎、民俗和地祗诸神,琼台女仙,他们受到了汉人的虔诚信奉并深深地影响着汉人的生存欲望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6.
山神信仰是藏区原始信仰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藏族其他原始信仰一起构成了藏民心中完整而神秘的神话世界.山神是康巴藏族民间故事中大量出现的一个特定形象,其来历有自然的神化、神的自然化、自然与神的二重构三个方面.山神信仰源于原始自然崇拜,在苯教中得以“合理化”与系统化,在佛教中被全盘吸收与改造,使山神信仰在藏民的幻想世界中得以延伸和深化.在民间故事中,山神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复体,并形成独特的“山-人-神”的藏族民间叙事的三维格局.  相似文献   

17.
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点与动力源泉,大学生群体的信仰追求与价值取向的现状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引导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崇高的信仰,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需要。要注重了解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状况与整体认知,聚焦成因的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信仰观和终极关怀教育,从而使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信仰,筑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追本求真迭善向美”的人生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9.
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追求“绿色”、追求“生态”、追求“(?)真”,在“人定胜天”与“人是自然的奴隶”之间,选择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开始认识到环境意识是一种高层次的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进而产生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强调维护人——地和谐统一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保护性旅游;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是绿色旅游。  相似文献   

20.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身处世纪之交新旧力量对比的特殊时期,他对旧时代基督教教义束缚现代人自然人性的行为深感不满,同时他深切关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类非理性追求的干预和控制,因此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找到作家本人反传统伦理道德和反对宗教文化信仰的痕迹.尤其在小说《虹》和《羽蛇》中他的基督教文化立场和归属尤为明显,本文基于此对劳伦斯的宗教观进行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