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晨  赵红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2022-2031
人工智能在移动营销领域的应用不断创新,移动应用广告的出现就是移动营销与人工智能成功结合的产物,帮助广告商改善消费者对移动应用广告的态度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移动营销情境下消费者对应用内广告接受意向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性、娱乐性、可信度和侵入性是影响渠道接受、感知价值和信任的前置变量;感知价值、信任和渠道接受对消费者对移动应用程序广告的态度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移动应用程序广告的态度对消费者接受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期科技发展,手机的高普及率,以及各种移动数字媒体的出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移动数字广告营销时代。用户对价值、实用性、易使用行、风险和移动广告服务的控制的理解影响到广告被认可程度的驱动力。广告的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对于广告的态度最关键的因素。研究发现,广告的娱乐性、信息量、可靠度以及即时性和有效性是决定消费者对于移动广告的态度的主要方面。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简单明了、有趣、具有互动性、形式多样并具备专用化,那么,其才会拥有高价值。移动广告也是如此,因此为了使移动数字广告成为一个盈利的广告渠道,应该着眼于增加广告价值,同时尽量减少无价值或令人厌恶的因素。广告的用户认可程度、用户的特点、广告的特点、以及移动服务的特点是消费者接受移动广告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说明。结果表明,且基于许可和激励的服务最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于服务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移动商务在市场预期与实际表现之间存在差距;作为移动营销主要手段的短信广告使用泛滥、效果负面.针对中国小商品城的实际需求,运用基于位置的服务理念,从应用场景、功能模块及商务模式这三个层面设计了一套移动顾客导购系统.  相似文献   

4.
刘威  魏明侠  周焕 《科技资讯》2007,(5):222-223
随着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营销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外企业和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消费者认可移动营销的研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和假设的前提下,将影响消费者认可移动的主要因素分为四类,即信息因素(客观因素)、个体因素(主观因素)、消费者感知和控制因素(决定因素)、移动设备及技术因素(辅助因素).主要对国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以期对国内的移动营销的开展有所启示,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化生存成为广告形态的发展趋势。历时上看,广告形态经历了移动的广告和广告的移动,发展到现在的移动化生存。共时上说,基于时间敏感度和空间相关性,广告移动化生存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广告移动化生存的实质意义在于保证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实现传播的时空自由———传受双方享有传播的时空自由和使用媒介的时空自由。  相似文献   

6.
基于瘦客户机的移动广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友生  陈一平 《甘肃科技》2005,21(5):68-69,71
移动广告在商业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发实现移动广告,本文从AdRotator控件的使用入手,详细介绍了移动广告开发的过程,在基于瘦客户机上成功实现移动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营销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外企业和学者的关注,但关于消费者认可移动营销的研究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和假设的前提下,将影响消费者认可移动的主要因素分为四类,即信息因素(客观因素)、个体因素(主观因素)、消费者感知和控制因素(决定因素)、移动设备及技术因素(辅助因素)。主要对国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以期对国内的移动营销的开展有所启示,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逐渐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慢慢地影响着中国以及全球相应广告产业的相关格局。人们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逐渐增多,媒介的消费也变得很零碎,随后,形式的多种多样、内容逐渐丰富的移动广告也开始出现。该文就是主要依据广告传播的相应的基本原理,对于移动广告的相应概念、构成的要素以及特点和表现形式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此同时,对比和总结了几个相对经典的传统广告传播的相应模式,并且在消费者决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相应地结合了移动广告的一些相关特征,组建了一个满足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相应传播模型。与此同时,针对影响到传播效果的主要节点,指出移动广告在传播中存在相应问题并且对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进行相应的分析,因此增加了广告的相应传播效率,增强了相应传播内容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移动商务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商务已成为当前电子商务研究中一个焦点,而目前由于消费者对移动商务和移动网络的安全问题缺乏信心,成了移动商务发展的最大挑战.本文将通过吸收传统电子商务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根据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应用轻便高效的安全协议、数字签名和加密方式,以此来探讨如何使移动商务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移动商务交易主体涉及的对象着手,分析了影响移动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消费者信任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移动商务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