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主要在于牵制与遏制中国崛起的话,那么对于日本来说,除了具有同样的意义且更加突出外,还具有对其自身来说的“建设性”的一面。●虽然美国仍是干涉台海事务的最大外因,但美国的台海政策多是“延续过去”,而日本则是“开辟未来”。●美国的台海政策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成分,而意识形态在关键时刻是会让位于国家利益的。这就意味着,一旦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卷入的力度要比平时宣示的弱得多。而日本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台海局势乱云翻滚,“台独”气焰嚣张,为抗衡大陆。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陈水扁“废统”立场前后不一致,前硬后软明显。美国现行的战略危机、现阶段需要台海稳定、陈水扁“废统论”严重冲创美国的台海政策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论”的态度强硬原因;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崛起态度、台湾问题持久存在对中国的危害、美国对于大陆的所谓台湾态度及有限利用台独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行为的态度转软原因。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也越玩越冒险。日本已成为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二大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日来陈水扁在接受日本媒体专访和见美国人时一再叫嚷要以“反并吞法”对抗我全国人大将在今年3月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这再次表明陈水扁坚持“台独”的顽固立场。其实陈水扁制定“反并吞法”根本挽救不了他的命运,其所作所为只能更加激起普遍的强烈反对。陈水扁叫嚷说,《反分裂国家法》是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然而,事实恰恰戳穿了陈水扁这种贼喊捉贼的拙劣伎俩。谁都看得清“台独”势力近几年来不择手段地加快了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步伐,大搞所谓的“公投”、“去中国化”、“正名”等活动,处心积虑地改变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及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无形中,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美国对台湾的拉拢、利用意图增强,打“台湾牌”力度增大。其中颇为显著的是,“台湾牌”中的军事比重大增,美台军事关系有了明显加强,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对峙和台海局势的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台湾《新新闻周报》主笔南方朔刚刚过去的2003年,海峡两岸极不平静。由于陈水扁大肆玩弄“公投”议题,并露骨地表示“公投并非目的”、“是要让台湾成为正常、完整、伟大的国家”,台海危机风云骤起。国台办负责人严正指出,“‘台独’就是战争”。岁末,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时多次阐述中国政府反对“台独”、反对分裂,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的立场,并且深情地说:“这一弯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200年的台海局势将如何发展?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和台湾《新新闻…  相似文献   

8.
近期,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反‘台独台商’”风波,并引爆台北股市恐慌。这源于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明确表态:“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6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强调,大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一时间,台商成了两岸人民热切关注和谈论的对象。台商为台海两岸搭起了桥梁,为台湾和平与祖国统一编织着一条纽带。个别台商为台湾当局所用而做了一些损害大陆、损害台海和平的事情,但这改变不了台商造福两岸、促进台海和平与统一的主流。因此,大陆将会坚持吸引台资、保护台商合法利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是在美苏冷战与中国外交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特殊背景下爆发的,在危机中,美国继续采取分离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政策,而中国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决策,挫败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中美的对抗关系在第二次台海危机中得到鲜明的体现,而第二次台海危机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大陆反“台独”斗争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台海局势逐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在台湾岛内,一个时期因陈水扁“贪腐”问题发生政治混乱和动荡,并初步搅乱了“法理台独”的时间表。然而,2006年年底北高选举的结果及随后事态的  相似文献   

11.
与前一时期相比,台湾当局近期在“台独”议题上出招的密度和频度都明显增加,两岸关系的紧张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台海局势的发展波谲云诡,又面临着新的变数,甚至走到战争边缘。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的“四要一没有”出笼后,舆论界大多斥之为“选举语言”,不会真的去做。“四要一没有”的要害是“要独立”。如果陈水扁真的去做,必然会引发台海战争,因为《反分裂国家法》已向世界明确做了宣示。陈水扁会不会挑起战争,将主要取决于他个人的利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举动总是让人有些看不清、摸不透。譬如今年6月至7月间,美军先后派出三架军用运输机抵降台湾,一时间舆论哗然,认为这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又一大动作,明显是在"挺台遏陆",加剧台海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4.
外刊要论     
防止台海战争李侃如(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当前国际安全的最大危险之一,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这种冲突将最终导致中美战争。布什政府应采取措施避免该冲突的发生。从现在到2007年中期是改变台海危急局势的最佳时期,中美台三方领导人都不会因选举发生变动。大陆与台湾应商定一项20~30年的长期稳定协议,将两岸的注意力从台湾最终地位问题转移到台海安全问题上,以维护台海局势稳定。该协议既能为陈水扁提供留下政治遗产的机会,又可确保台湾问题不妨碍大陆稳定发展,还将标志台海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由于大陆…  相似文献   

15.
台湾“立法院”通过“公投法”后,12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反对台湾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地位或走向独立的公投。12月3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仑重申,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地位的行动。有人分析认为,鉴于两岸目前的紧张局势,美国或会采取清晰的台海政策,您对此如何看?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中期发生的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以下简称“台海危机”),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海峡两岸关系变迁中的一段插曲,它既显示出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美台关系格局中一些微妙而又十分重要的变化,又促使中国政府依时顺势,抉择新的统一祖国政策。笔者拟此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各界。  相似文献   

17.
《闽台民族史文辨》一书上由陈支平主编的“台海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福建、台湾海峡两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人文历史的丛书。闽台民族史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突出的民族史研究类型学价值。主要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  相似文献   

18.
看如今台海局势及美国的对台政策,让人不由得回想起60多年前抗战后期中国国内局势以及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944年末,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美国的对华政策也逐渐发生转变,由“援蒋抗日”到“扶蒋反共”。美国一方面以“内部和平”为由敦促中共谈判,以牵制中共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又向蒋介石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期加大他在谈判中的筹码。但这种政策却让蒋介石误以为有了美国作靠山,进而自掘坟墓——挑起内战,最终使美国对华政策全面破产。当年,美国把蒋介石作为其“拯救中国”的惟一选择,不断予以援助。尽管到后期美国国内已经意识…  相似文献   

19.
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政策:错误的政策发出的是错误的“信号”;最终很可能被拖入一场并不情愿的战争。小布什上台,许多人担心他是否会继续克林顿总统的对台“三不”政策。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小布什口头上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还是“战略合作伙伴”,或是否重复克林顿的“三不”政策,而在于其具体对台政策是否能有效地防止美国被拖入台海地区军事冲突。不被拖入这场潜在的军事冲突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如果美国对台政策能实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以维持,否则就是美  相似文献   

20.
冯帆 《世界知识》2020,(19):62-63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操弄“台湾牌”日益骄横,明里暗里支持民进党当局的分裂行径,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步步紧逼,以致台海地区风起浪涌,险象环生。回顾近年来美国推动的台海变局,其动作或许令人眼花缭乱,但主线却耳目昭彰。这条政策主线就是美国制造“事实台独”的战略倾向,既承袭于过去多届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思维,又在特朗普时期更加清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