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茶谚是伴随着茶产业发展而派生出的一类典型的茶文化现象。三峡茶谚语积淀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内涵,其内容包括茶与环境、茶与技术以及茶与生活等,其特征表现为具有综合性、群众性、传承性和教育性,三峡茶谚的整理分析,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2.
三峡茶诗是中国茶诗的一部分,体现茶与文人的一种情结,在三峡茶、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三峡茶诗角度分析茶与文化名人的情结现象:一是三峡茶作为文化载体,其沃土之深厚,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二是文人善于捕捉茶中信息,以致触茶生情,以茶说事;三是茶诗多有寄托,故文人常知茶性通人性,以此抒发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情绪。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茶为媒介进行彼此间的沟通,是开展“摆茶俗”的主要目的,客来敬茶、以茶待客充分体现出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注重友谊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现代语境下,可用现代视觉设计语言转译“摆茶俗”文化的内涵,将其历史沿革、文化意蕴和精神价值转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结构与材料等基本视觉元素,并通过概括、简化、夸张等艺术手法,借助符号化的标志形象、系列招贴和文创产品的方式,进行创新衍生设计,呈现其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增强受众的认知度和情趣感,促进“摆茶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三峡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分析三峡茶的历史发生、发展及其未来走向,从而为开发三峡茶文化,促使三峡地区茶事业盛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李长禄先生主编的《三峡民间美术》系列丛书最近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分4册:第1册为专论,它从宏观上探讨了三峡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观察方法、哲学观念、造型特征、色彩表现和美学特征。从纵向上追溯了三峡民间美术的源头及其演变的历程;从横向上对三峡民间美术十余个品种分别作了评价。《三峡民间美术》第2册至第4册是画册,它收录了三峡民间美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皮灯影、三峡刺绣、蓝印花布、梁平年画、梁平竹帘、石雕、木雕、三峡虫雕、陶瓷、剪纸、三峡石等十余个品种。该书被列…  相似文献   

6.
姜明 《科技信息》2008,(33):14-14
通过对三峡所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间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三峡民间体育形成于三峡特殊的自然环境、多民族交融的社会环境之中,研究它的地域文化特征,有助于理清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对三峡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间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三峡民间美术的传承与运用为研究主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三峡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为现代设计如何传承运用三峡民间美术元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茶疗是中医与茶文化结合的产物,茶疗是一种普遍现象,又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关于三峡茶疗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解说,普疗说、特疗说、种疗说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反映了该地区茶疗文化的博大深厚。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叙事题材曾同时使用民间口头叙事方式和戏曲曲艺等多种俗文艺样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播,这种民间故事与俗文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梁祝题材的繁荣,也对民间故事和俗文艺本身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梁祝传说为例,对这种文化现象加以检讨。  相似文献   

10.
叙述几种茶(贵州红茶、福建乌龙茶、桂平西山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对茶饮料的混浊沉淀、稳定性等的影响,通过实验,选择出提高茶饮料品质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民间美术色彩起源于人类的色彩本能。是三峡原始艺术色彩的延续和发展,由于三峡地区封闭的地班及落后的交通状况使人们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三峡民间美术较多地保留了原始艺术的色彩本能,它不追求物体表面自然色彩的真实,不表现物体的环境色,光源色,也不追求“随类赋彩”,它具有内涵丰富的象征性,响亮强烈的装饰风格,奇特美妙的色彩语言,浓重与典雅并重发展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的三峡“竹枝”歌舞在三峡民间流传已久,笔者通过对竹枝词的考证和实地考察,认为现在流传于巴渝地区的“打连宵”歌舞就是由具有“巴渝舞”遗风的三峡“竹枝”歌舞传承下来的一种,是“竹枝”歌舞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松潘县雪茶的生态环境及分布,雪茶的种类和民间饮用疗效,并提出了开发利用雪茶资源的建议。雪茶广泛生长于我国西南地区各省,。民间认为具有茶和药的功能,饮用有近千年的历史,四川松潘地区雪茶资源丰富,而该县的黄龙及毗邻的南坪县九寨沟被列为世界自然资源遗产,是旅游胜地,雪茶资源的开发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具有特殊意义,为此,我们对松潘雪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5,(4):31
中国茶的种类很多,而白茶是其中加工处理最少的一种茶,保留了天然纯真的属性,含有丰富的有效活性成分。据马连道茶城二层“茶禅一品”经理介绍:白茶具有清凉退热,怯湿解暑,健胃提神,降血脂、血糖等功效。白茶的类型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白毫银针芽壮毫显,洁白如银,质量佳美,畅销国外,其性凉寒,为麻疹圣药,是白茶中珍品,为全国10大名茶之一。白牡丹又分传统牡丹和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等分类,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茶叶含硒量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茶叶含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采摘季节、立土条件。特别是土壤中有效硒含量,均对茶叶含硒量有明显影响,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使茶叶含硒量相差百倍以上,而制茶工艺对商品茶含一没有明显影响,认为通过品种选育、采摘季节的调节、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寻找富硒土壤建立高硒茶基地是提高茶叶含一和保健人垢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以其古老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而中国茶文化的源头孕育于三峡地区。三峡茶文化的兴起,既是有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更是得力于巴人先民的努力培育和创、新,从种茶、制茶到食茶、饮茶,三峡茶文化的发展一度居于全国的前列。随着三峡地区从传统向着现代的文化转型,三峡茶文化将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7.
三峡把歇后语叫“谈局”。谈局的名称从不见经传,却比歇后语更恰当,谈局把三峡方言方音利用到极致,达到了诙谐风趣的喜剧效果,它是民间作家公开进行的妙趣横生的口头文学创作,是有特色的三峡文化,它是野性的,也是文明的,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民间传说具有十分丰厚的地域文化内涵,自然观与经济观是其地域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三峡民间传说中的自然观,既反映了三峡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尖锐矛盾冲突,更表现了他们征服自然、爱护自然,以求天人相和的奋斗、理想和追求.三峡民间传说中的经济观是三峡先民经济活动的形象记录和经济意识的文学表现.在三峡人民肩负三大历史重任的今天,发掘、分析与弘扬三峡先民的自然观与经济观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旭芝 《科技资讯》2006,(36):219-219
针对现有茶叶存放器功能单一,茶叶拿取不便的缺点,提出一种既方便茶叶的拿取,又可以控制出茶量的可调式自动茶叶盒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20.
欧阳玉澄的《巴水苍茫》不仅以川江航运的“传奇”演绎了三峡近百年的历史,传达出历史的苍茫与厚重,而且从民间视野展开的生动的艺术描写保留了三峡文化珍责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