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深刻认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从学校层面按照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地转变;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则应充分发挥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不仅是经济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地方院校在后发优势和基础条件、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存在转型动力和积极性不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就外部环境而言,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等也为其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通过重构转型发展的决策机制、组织机制、联动机制、评价机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可有效推动其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风雷 《菏泽学院学报》2015,(1):105-107,12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但很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定位不切实际、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办学经费不足、学校与地方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科学定位,培养模式立足高教发展规律,合理设置专业,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转变观念,努力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高校类型,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加强应用型高校的理论研究、架构产教融合的校内治理结构、明确"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政府的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建立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等七个方面,探讨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最后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诸如办学理念、运行机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分类等措施的实施,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满足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完成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方工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认识不到位、激励考评机制单一,院系作用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因此,为加强培养效果,亟需明确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加强对该培养方式特殊性的认识,将其和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评价机制,并有效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科学的培养适应"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人才保障。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辅导的现状,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制度的构建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平台,评价考核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学科定位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方式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不平衡的地方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必然要求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了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探讨了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为指导思想,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和体系,以期发挥考核的积极反拨作用,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证明新考核体系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研究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研究和专业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所需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目前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的瓶颈。本文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以攀枝花学院为例,通过剖析攀枝花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以人为本"贯穿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的始终,提出围绕一个中心: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和谐的内部治理结构: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均衡发展;完善四种制度:人才选聘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最终实现高校和教师自身双赢发展这个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就业视角看应用型本科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诸多矛盾和悖论。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不力,人才培养考核评价宽松;其产生原因在于教师发展的历史性脉络、学校应用性转型发展、科举制度文化和高考扩招等诸多因素。应用型本科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有三:专业打通与校媒合作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做实"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特色是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略,构建学生中心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实效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实现产教融合,使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合格人才,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构建校企“双教学”主体、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该模式提出具体的构建途径.实施效果表明,该模式是推进高职教育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较好范式.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地方高校转型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用型职业院校应把实践性和应用性始终贯穿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基于办学定位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思考,对服务社会、校企合作、师资建设、人才方案修订等发展路径进行了专题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精品课程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四川文理学院《热学》省级精品课程在建设实践中,明确提出了"为学生而建"的课程建设目的;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物理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理清了课程建设的思路;重点开展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等建设工作;同时,还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多样的交流机制和综合的评价机制,有力地保障和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部分地方院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办学定位存在偏差、人才培养理念有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地方院校在建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首先应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确定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而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方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技能培养是地方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地方院校应明确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学校发展中的方向和地位,要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科学定位,强化电子信息类专业技能培养的手段和方法,规范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交通运输专业仍沿袭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足,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考核单一,课程设置和实验指导教材滞后。基于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韶关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近年来在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做了一些改革尝试:修改实验课程学分与学时,实施创新学分制,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科学规划实验室并全天候开放,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性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编写实验实训教材,采用"三位一体"、"自主式"、"虚拟实验"等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专业定位的预期效果,可为地方本科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应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激励动力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均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建本科院校唯有瞄准应用,面向市场,实现转型发展,才能有效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