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5,(5):F005-F005
亲爱的读者朋友: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已正式颁发,本刊获本届“百种重点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我国目前期刊界的最高奖项,能获此殊荣。我们深感荣幸。我们每期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既有批评指正,也有支持鼓励,这些都是我们办刊的精神食粮。借此机会,我们向广大读者表示由衷的感谢。为了把这本科普杂志办得更好,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  相似文献   

2.
《知识就是力量》在中国大地生根,走过了风风雨雨的50年。孔老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是人生的成熟时期,也是这本最早在我国翻译出版的俄文科普杂志,逐渐适应中国的水土,如今已本土化的科普刊物成熟的标志。我作为一个老读者,发自内心地感谢多年来这本传播科学的园地打开了我的视野,给予我的启迪和智慧,给予我的知识和力量。作为一个几乎时刻关注她的老作者,我衷心地祝她生日快乐,并向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过去和现在的编辑和作译者,致以真挚的谢意,感谢你们为《知识就是力量》作出的贡献。《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不久,刚满周岁,我…  相似文献   

3.
199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她是叨世纪最后一年;是迈向对世纪之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SO周年大庆之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年。就在这大庆大喜之年,《世界科学》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向大家拜年,祝愿新老读者、新老译者、新老作者新年好!我们是科学技术事业的传播者,是科技刊物的编辑。2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我们乐此不疲,。C甘情愿默默耕耘在这块土地上,而让广大读者去收获。当你们收获了,而且是丰收时,你们笑了,而我们则从你们的笑声中感到欣慰。《世界科学》从创刊至今…  相似文献   

4.
也许你正是青春年少的十七、八岁就已经长出了与帅气的、美丽动人相反而行的白发;也许你正是为实现人生理想创业奋斗的二、三十岁,白发也在承受工作、生活压力的时候横行在你的头顶;也许你正是为家庭,为事业操劳奔波了一辈子的四、五十岁,在不知不觉中,白发已经爬上了你的双髻,让人感悟到了岁月的磨砺和无情。据有关部门公布的健康指数显示:我国已有3亿的白发患者,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个暑假到来,同学们打算怎么度过呢?旅游,放松,参加培训班,还是在家里乖乖地做暑假作业?或许你们能有一个不同的选择——读书!小编们特意收集整理了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供同学们选择,在闲暇之余,读上一本科普名著也许会让这个暑假变得格外精彩!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5,(12):F0005-F0005
最近,湖南长沙的一个叫夏天的读者朋友给编辑部来了一封信,就本刊的重点选 题的编辑策划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希望广大读 者朋友谈谈你们的看法,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编者  相似文献   

7.
巧真巧,我出差杭州的日子——2010年10月26日——出席第二天纪念《科学24小时》创刊三十周年科普创作报告会,在半个月前就定下来了,没想到这一天正好是沪杭高铁开通之日。于是我也就成了沪杭高铁的首批乘客,得以躬逢其盛.目击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1994年,为了推动中国的北极考察,我带领浙江电视台一个摄制组;进入北极地区拍摄专题片《世纪的传递──北极探秘》。我们从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挪威一直拍到芬兰,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进入俄罗斯。当我们进入挪威时,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挪威大使馆只给了我们五天的签证,而我们在挪威首先要拜访目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然后还要去斯瓦尔巴德群岛,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然而,当我们飞到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时候,岛上的总督告诉我说 “你们不必着急,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签字国,你们想在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当时我一听非…  相似文献   

9.
经一段时间准备,本刊从本期起推出"走近科学"这个新栏目,本期介绍的是国内最早从事人工耳蜗研究的医学科学家王正敏院士及其团队历20年时间,在人工耳蜗基础研究、研制和临床应用上取得的成就。这项新近获得2010年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工作对许多关心这个领域的读者或许并不陌生,媒体上也已做过很多报道,而从这项成果的本源出发,从听觉的奥秘、耳聋的原因、耳蜗的构造、人工耳蜗的原理、术后培训等多个层面细细道来,在更多的细节、过程描述中让人理解和体会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是这篇报道的特色所在,也是我们这个栏目希望确立的风格。对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成果在取得预期的结果后及时地向纳税人作普及介绍已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们国家前些年发布的《科普法》也对此有明文规定,国内一些城市也在这方面行动起来,如上海市人大近期已就此做了立法规范。本刊推出的这个栏目正是顺应了这种科研成果科普化的趋势和要求,这也是本刊今年全面改版后的一个重要调整。编辑部希望这个初创的栏目能得到科技界、政府部门的关注,更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批评。科普很重要,但真正能达到科普化的目标其实很难,这里面有自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也是一种探索和实践。总之,我们将兢兢业业经营好这个栏目,在努力工作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同时,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就该栏目的推出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0.
钱伟长在上海科技启明星联谊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摘要)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祝贺,青年是我们的后起之秀。所谓青出于蓝,你们现在是上海市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创造了杰出的成就,所以我是在这里向大家祝贺。可是我也应该做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向大家提出一个要...  相似文献   

11.
斯蒂芬·霍金教授访问杭州,是发生在去年夏秋之际的事。这位科学巨人的传奇经历和惊人成就,令人不胜惊愕;身居方寸之地,却在思考着浩渺无垠的太空问题。一个囚禁于轮椅上的人,竟然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在21岁时,他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消耗肌肉的的疾病(卢伽雷氏症),预计只能存活几年。然而,这位对科学充满憧憬的有志青年,却不甘心命运的摆布,他在轮椅上写作了大量的科学论文和书籍,其中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风靡全球。20世纪70年代,他又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共同获得了著名的1988年的…  相似文献   

12.
共同的心愿     
严冬伊始,新春临近,我们又共同走过一年,《知识就是力量》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借此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调价之后     
为了《世界科学》的生存,并在生存的前提下求得发展,本刊在去年作出调价的决定。调价之后情况如何?这里我们向广大读者通报一下。首先,我们要感谢继续订阅和新订阅《世界科学》的单位和读者,是你们理解了我们,支持了我们。离开了广大读者,《世界科学》也就无法生存。感到欣慰的是,调价之后,每期的总收入比调价前略有增加。而且我们已把封面的套色印刷改成铜版胶印,就外观质量而言,已是大大提高。当你们拿到第一期时,我们的读者一定会感到耳目一新。当然,外观质量不一定能代表内在质量。因此,在内容上,我们同样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使内容更精采、更丰富,可读性更强。这从第一期及以后的各期中,你们会逐步体会到的。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5,(3):1-1
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大自然探索》杂志已经入围第3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在此,编辑部感谢各位作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读者的厚爱和热情支持。相信本期也不会使你们失望,地球在"发烧"、冰川在退缩,家园遭淹没,本来就脆弱的环境,再也承受不起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破坏。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构成正受到巨大  相似文献   

15.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4):48-49
<正>推荐书目:《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与猜想》推荐理由:这本书是乔治·伽莫夫的科普代表作品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开篇由基础数学知识漫谈入手,阐明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四维世界结构,并全面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方面的研究成就。这是一本现象级的科普著作,被译成10多种语言,畅销70余年,广受大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国旗半落为你们垂惜,汽笛拉响向你们默哀!等待奇迹却未现奇迹,整个世界都在为你们哭泣,这一刻的血色瞬间,永远被定格成一个伟大民族的星座,这一刻以一个伟大国家呼唤和平的精神将代代相传;这一刻你们不再是一个个姓名,它们已化为一朵朵洁白的花瓣开在13亿人的胸前;  相似文献   

17.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4,(11):96-97
<正>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植物随处可见。可你们是否认识他们?是否了解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9月27日,"科学梦大讲堂"讲座第五场请来了北京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老师,给听众们讲述"植物的起源和进化"。Q从化石中如何识别曾经的"活物"?怎么区别动物和植物?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4,(6):23-24
一篇来自上海科普网站的章列举了地球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十大生态灾难,现录如下。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但我们只是希望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在若干年后依然美好,依然缤纷,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辉煌中仍有瑕疵 人类现有的智力尚不足以回答的问题将是未来50年科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让我们回顾一下一个世纪前,即1899年时的情况。那时的人们像今天一样,也在总结刚刚过去的100年的科学历程。当年的一大成就是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证明了原子的物质构成;另一大成就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851年证实能量确实是守恒的,而早期法国物理学家卡诺猜测,某种形式能量转换成另一形式,其效能是固定的:这些成就为热力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还应提到的是查理斯·达尔文,他的《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185…  相似文献   

20.
我们向读者推荐胡钧的这篇访问随笔,对作者所介绍的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我们的读者可能不会太陌生,但从这位年轻中国学者对该实验室的所识所悟中,读者或许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中国的科技要在世界占一席之地,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更全面地了解一些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运作情况,知已知彼,也实为一件紧要的事。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我们恳请更多年轻或年长的中国访问学者,将你们这些年在海外著名实验室、高校学习、访问的心得写给我们,以使更多的人受益。也希望广大读者向我们推荐这方面的材料和信息。──编者在先进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