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是和当时一些人主张严刑峻法的“重刑治国”相对的,有其进步意义。但这一主张在孔子生前直至身后长期无法实行。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的道德理念在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中有所体现,但以德治国仍未取得理想效果。社会主义体制为以德治国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一些人对以德治国的一些认识误区带来了实践中的一定弊端。其正确途径在于推进民主法治,改革分配方式,健全对官员的道德监督。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语》中,孔子“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孔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乐”,都是主张美善交融合一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理解和把握“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刻内汤,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了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主体内容,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到儒学家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的德治思想,是一个内容完整、逻辑性强的思想体系。对儒家德治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正在实施的“以德治国”方略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提出的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腐败、贫富差距、社会治安、道德滑坡等诸多社会问题出发,从正确处理“以德治国”与古代“德治”思想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入手,积极探求实现“以德治国”的道德途径,即实行德政与德教,以期对“以德治国”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合理性和操作可行性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是道德与法律关系发展的逻辑结果,还是中国执政党治国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进一步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还是拯救道德的权宜之计?“以德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试时“以德治国”的意义以及“以德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实施“以德治国”必须重视德育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同时,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对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熹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方针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德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治国思想的继承。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理论,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借鉴和继承。今天,我们要通过研究朱熹思想,联系实际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提出的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腐败、贫富差距、社会治安、道德滑坡等诸多社会问题出发,从正确处理“以德治国”与古代“德治”思想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入手,积极探求实现“以德治国”的道德途径,即实行德政与德教,以期对“以德治国”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合理性和操作可行性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孔子及其思想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倍受世人推崇和瞩目,新加坡政府把孔子语录作为推行国民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基辛格根据、20世纪经济发展状况,推断ZI世纪将是亚洲儒家文化圈的时代。西方一些学者则认为当今西方社会是原于巨人和伦理侏儒,而主张用孔子思想来挽救西方伦理道德方面的危机,到目前为止引起世界关注并求之用于治国育民的仅此一人。他们崇信孔子,实际是崇信孔子伟大思想及其崇高人格。本文就孔子论“仁”及其独特个性略述粗浅管见。《论语》载录孔子教育言行有300余款,其中有100多处论及“仁”。据孔子整体思想及…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以德治国”思想,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化和具体化。“以德治国”是“以德治教”的政策基础。“以德治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高校是贯彻《纲要》、推行“以德治教”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道德主体的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干部、教师、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在高校深入贯彻执行《纲要》,推进“以德治教”,实践“以德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论以德治国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德治国”应当继承,发扬、发展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世界的,特别是儒家之道的优秀道德成果,实施“以德治国”要解决“有德可依”的问题,在“依德必严,违德必究”方面下功夫,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普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义利观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他肯定人的求取私利的本能,鼓励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个人私利;但更主张公利的义,认为义高于一切。孔子这样的义利观并非纯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而是他面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大同社会”的解体和“小康社会”的兴起,使他不容回避“私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历史变故,使他认识到财富失衡将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思想,必须通过“义”去调节社会财富的严重不平衡。为富以道,以义制利,安贫乐道,舍利取义,完整地体现着孔子义利观“安百姓”的政治目的。孔子“罕言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利最难言”,目的在于君子人格的完美。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与大学德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急需加强的背景下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强有力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殊途同归,其目的都要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德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实现“以德治国”,首先得“以德育人”。为了落实“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大学必须强化德育意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完成国家赋予大学的德育使命。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公私关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孔子从个人道德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大层面倡导“公”,对“私”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个人伦理方面,孔子认为个人在面对公私关系时,应做到“先公后私”和“见利思义”。孔子非常推崇“公”和“义”,并把它们看成是人的最高修养的标准。在国家政治伦理方面,孔子提出了“张公室,抑私门”和礼治的思想来应对公私颠倒的局面。孔子认为以“礼”教化民众是协调公私、群己关系的有效途径。对公平、公正的追求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政治价值观之一。为实现理想,孔子提出了经济上均无贫、政治上执中、教育上有教无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道德和法制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道德是法律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健全法制并严格执行,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和道德得以发扬的重要条件。但道德的要求比法律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建设比法制建设更根本,“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道德伦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是其道德思想的基础,而孔子的持家道德对现在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包括孔子的富贵观,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社会向善的标准,但是追求富贵也要信守道德。“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富贵要与义相匹配,要与国家兴衰相合,这才是符合道的,虽然追求富贵但是也要提倡节俭。孔子的持家道德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倡人们勤俭持家,创造财富,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7.
罗香萍 《科技信息》2009,(23):157-158
孔子主张善美统一,但孔子着重强调善的至上性,这是和孔子一贯提倡的“仁”学相通的。孟子在继承了孔子善美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美高于善的思想,即美不但切合道德原则,有善的充实内容,还有关好的外在形式。这一思想非常深刻。从孔孟善美观出发,本文进一步从四个角度解析了孟子人格美思想。  相似文献   

18.
周荣华 《科技信息》2008,(23):181-181
东西方文化之不同,以孔子与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为端倪。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认为血缘亲情是道德的终极因素,提倡美德在于人伦或情感。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是知识”,提倡知善才能行善,理性知识才能才能至善,情感则是至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要求。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经济全方位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依法治国”是以“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既是“法治”的需要,也是“德治”的要求。加强以德治党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首先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其次要正视道德冲突的现实,再次要正确认识“以德治吏,以德教吏是以以德治国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