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L=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并通过比较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和二元配合物CuL2+的稳定常数,指出在UTP的嘧啶环和芳香氮碱的芳香环之间存在着堆积作用,而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Cu(UTP)L2-分子内的堆积作用弱于Cu(ATP)L2-分子内的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和芳香杂环碱A形成的三元混合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9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ΔlgKca要比预期的统计值lgKst来得大。  相似文献   

4.
用萃取法研究了Cu^2+与2,2’-联喹啉和苯基羧酸根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其堆积百分率与苯基羧酸中的亚甲基数有关;斜率法测定了该混配配合物的组成,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UV,^1HNMR的测定,从配合物的结构上进一步对芳环堆积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ΔlgKCa要比预期的统计值ΔlgKst来得大.这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和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配体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以二甲亚砜/丙酮-二甲亚砜为反应介质,合成了Cu(Ⅱ),Fe(Ⅲ)的L-从氨酸,吡啶-2,6-二甲酸三元配合物,并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电导率,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分别是「FeC12H13N2O8」Cl2,「CuC12H14N2O8」Cl2。同时,对其溶解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合成了稀土(RE=La、Pr、Nd、Sm)高氯酸盐的联吡啶苯并十五冠五的三元混配络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组成,熔点及电导,培养了Pr^3 的混配物单晶。同时对同样具有弱配位能力的六氟磷酸盐的轻稀土三元混配物合成的可能性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10.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合物把(Ⅱ)/腺苷5’-三磷酸/配体A(A=1,10-邻菲淋,2,2’-联吡啶和L-色氨酸)在40%(V/V)二哑烷-水溶剂中的稳定常数(I=0.1,KNO3;25±0.1℃);比较和讨论了三元混配合物和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用'HNMR法研究了三元混配合物体系中分子内芳环配体之间的堆积作用,计算得到的堆积度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12.
首次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法合成了了铈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Ce(Hsal)2(hq)(hq-=C9H6NO^-;Hsal^-=C7H5COO^-).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以及成键特征.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的加入使反应迅速完成,同时分析了可能的固相反应机理.抑菌实验表明该类配合物对常见的细菌和真菌有比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温度25 ±0 .1 ℃,离子强度为0 .1 mol/ L 的30 % 乙醇水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四种氨基酸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配体间相互作用对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三元配合物可能存在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4.
15.
铕(Ⅲ)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Eu(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啰啉与Eu(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1H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铂( )与尿苷5′-三磷酸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ArL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ArL)(UTP)n-(ArL=Phen,Bpy和Trp;n=2或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I=0.1mol/L,KNO3;25℃).用ΔlgKM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芳环配体的堆积作用,后者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一致,即稳定性Pt(Phen)(UTP)2->Pt(Bpy)(UTP)2->Pt(Trp)(UTP)3-.  相似文献   

17.
用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铜(Ⅱ)与3-碘基-L-酪氨酸(L-Ityr),L-酪氨酸(L-Tyr)或L-高丝氨酸(L-Hser)L-AA(AA代表精氨酸(Arg),赖氨酸(Lys),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或丙氨酸(Ala)三元混配合物体系在不同离子强度(I=1.0或0.1mol/L KNO3)和溶剂环境(水,50%(v/v)乙醇-水或50%(v/v)二氧六环-水)条件下配体间相互作用。全部混配配合物体系的圆二色光谱在587-627nm范围内均有负的极大吸收,且Cu(L-Ityr)L-Arg)和Cu(L-Ityr)(L-Lys)体系的Δε异常负(-0.479--0.884);Cu(L-Ityr)(L-AA)体系的Δε明显比Cu(L-Tyr(L-AA)负,讨论了这些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碘的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8.
用电位pH 法测定了铜( Ⅱ) 与4碘基L苯基丙氨酸(LIphe) 和1 ,10 —邻菲咯啉(phen) 、2 ,2'联吡啶(bipy) 或乙二胺(en) 三元混配配合物在25 ℃和离子强度I= 0 .1(KNO3) 条件下的稳定常数.3 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混配配合物.含有芳香氮碱的Cu(phen)(LIphe) 和Cu(bipy)(LIphe) 明显比含有脂肪族氮碱的Cu(en)(LIphe) 稳定.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稳定性增加的原因和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铝—铬天青S—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三元配合物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平衡移动法和直线法测得Al:CAS的配位比为1:2,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Al:CPB的配位比为1:4,因此配合物的组成比Al:CAS:CPB为1:2:4,用电泳和离子交换实验证明了Al-CAS-CPB为配阴离子,最后根据铝和CAS在最佳pH值的存在形态、配合物的组成比及配阴离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用电位pH法测定了铜(Ⅱ)与4-碘基-L-苯基丙氨酸和1,10-邻菲咯啉、2,2-联吡淀或乙二胺三元混配配合物在25℃和离子强度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