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20-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相继创办了黄埔军校、南京军事学院、各军兵种技术学校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苏军的办学思想、编制体制、培养目标、教育训练内容和方法等,对中国军事院校尤其是军事技术院校的创办,产生深刻影响。苏联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事教育体系乃至中国国防正规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
李俨(1892—1963)先生和钱宝琮(1892—1974)先生是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开创者、中国数学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10年代,他们就开始研读古算书,修治中国数学史,后来又涉猎中国天文学史,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他们调入中国科学院后,继续耕耘不辍,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的学术工作、治学风格和科学精神,对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开创与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是一个富有成效的科考团体。从合作一开始就展现了双方较高的智慧,他们围绕西北考察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最终瑞方达到为“开辟航线”收集气象、地理、地磁等各种资料的目的,中方达到维护主权,考察西部边陲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中国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上书写了非常有意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5.
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缺乏有用的信息会给人的行动带来盲目性。为了有效地利用世界上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建立“数字地球”--一个全球信息模型--这是21世纪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对于中国的可续发展来说,建立“数字中国”同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化(科学)社会学的一些概念,分析了中国古代由统治集团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文体选择对科技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影响,作者认为,汉代实施的“罢独”政策和唐后确立的科举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两次影响最大的文化选择,它们共同指向儒家学说,使儒家思想成为社会文化中心的统治思想,这不仅直接导致墨家科学的灭绝,使科学知识在社会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播中遭到轻视,而且也把一种不利于科技 文化价值观念置于社会思想的统治地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基础科学研究快报>受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的委托,组织了2000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的评选活动.经广泛征求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对400余份反馈调查问卷的统计,按得票多少评选出了"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NoteExpress辅助进行PubMed在线搜索,并根据Mogil等[1]对Pain(《疼痛》)杂志从1975年创刊至2007年底发表的4525篇原著学术论文分析的数据,对1975—2008年期间中国大陆单位和学者以第一署名在Pain上发表的44篇原著学术论文进行了再分析。仅就Pain杂志而言,本文提供了一个能够客观描述中国大陆在国际疼痛研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研究兴趣的地区差别以及高引用论文的单位和个人等的基本框架。本文结果提示,中国大陆疼痛研究学者在过去和将来对疼痛研究的发展起到了或将起到重要作用,虽然其影响还没有扩展到整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10.
柴野 《科学大观园》2009,(16):24-24
不久前正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萨克森-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展展示了17、18世纪萨克森宫廷收藏和使用过的各类文物珍品近200件。除了反映欧洲君权权力象征的宝座、徽章、封印以及奢华服装等艺术珍品外,大量中国风格的文物如瓷器、服饰、日用品和绘画引起人们关注。这些文物珍品均以中国题材为背景,但又会让人有一种外国版“中国制造”的感觉。原来这都是当时人们按欧洲的审美观念开发的中国题材产品,是欧洲文化中国元素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袁复礼是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最重要的中国学者,科技史学者对袁复礼在考查团中工作的评述,多集中于他在古生物方面的重大发现。文章着重对其在考查团成立前的考古工作,考查团组建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在担任中方团长后发挥的作用做一简要评述。文章指出,袁复礼的西方留学背景和在考查团成立前的考古工作经历使他成为参与考查团工作的最佳人选;以他为代表的温和派为考查团最终成功组建做出了建设性贡献;自1929年代理中方团长后,他又为考查团在新疆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付出了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资料汇编,对学术界了解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活动等相关情况很有助益。因编者对这个团体缺乏了解,书中也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先后有四十多人参加过西北科学考查团,他们在考察中做出了杰出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大批的科学资料。为此,我们在这里对他们做一简单的介绍,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那个重要的科考团体。  相似文献   

14.
郝景盛在西北考查团中的植物考察和采集,是中国学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青海地区有限的几次之一。当时西方人在青藏高原的考察已经很多。都景盛后来在德国完成的博士论文《青海植物地理》,以他自己的这次考察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青海东北部作了植物地理学研究,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野外工作的6年,正值中国社会开发西北热潮蓬勃兴起之时,考查团的工作对开发西北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地质学者对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对地质考察报告的解读,总结中国学者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的贡献及其社会影响,分析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社会关注边疆矿产资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科学功利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社会逻辑前提引起的,这个逻辑前提包括:为什么要在中国传播科学,科学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中国传播科学,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有什么不同特点等内容。科学功利主义从科学在中国传播的一开始就已经出现,到目前为止,虽然有许多学者反对科学功利主义,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改变科学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社会逻辑前提,所以不可能取得成功。消解科学功利主义的根本方法有三条:重新解释科学的功能,建立科学的理论标准和发展中国社会的民间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重要意义 1.重要性 地球系统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我们唯一生存环境——地球的基础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致力于不同层圈研究的各个分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非常突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依赖于应用现代观测、探测、实验和信息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是由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组织发起的中国近代一场深刻的民众科学普及运动.<科学的中国>作为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会刊,是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喉舌和科技传播的重要刊物.<科学的中国>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传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了公众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提过一种看法:中国哲学家不需要现代科学。这种观点从未得到过学术界的讨论。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自然观念的存在分析来进行这样的考证。文中以《庄子》和《中庸》为基础,对道家和儒家中国式的存在关怀以及它们为何对现代科学观念下的科学研究不感兴趣进行考察,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这两部著作中包含了一种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与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终极关怀完全不同。为了佐证这一观点,文中对徐光启和伽利略进行了简要比较,并提出这样一个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不得不透视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