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转化的方式     
科学和哲学都在研究存在着什么东西以及它是如何转变为其他东西的问题;科学是在细节上进行研究,而哲学则是在作概括性的研究。研究存在要和研究转化结合起来。这样,如果我们没有找出基本粒子产生和转变的方式,我们就不知道基本粒子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没有去探究人类的胚胎、发育、进化和死亡的机制,我们也搞不清楚什么是人。在科学的每一个领域里,兴趣都集中在研究转变上,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某种关于变化的东西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2.
生理揭秘     
感冒进食乏味之谜大家都知道,感冒鼻塞之后,吃东西没有什么味道,这是什么缘故呢?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在嘴中放一块胡萝卜咀嚼,仔细品尝一会儿,然后放开捏鼻子的手,再咀嚼胡萝卜。你会感到:捏起鼻子咀嚼与不捏鼻子时味道不大相同,这就说明,人的嗅觉对进食味道也有很大的影响。据科学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苏联于1975年出版了俄译本。苏联《自然》杂志专门组织了对这本书的讨论。此文是讨论中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认为,库恩的观点原则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却包含了一些缺陷,主要是:(1)混淆了历史上正确理论(尽管是相对的)与错误理论的界限,从而背离了对应原理;(2)把科学革命简单化了,从而忽略了科学革命的不同等级;(3)看不到科学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学科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比重,以及它的局限性——科学按指数增长的发展已近于饱和,将出现新的发展方向。这些看法,在苏联科学界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文章原载苏联,1976,№.6。译文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4.
只有在出现新的研究对象的时候,才产生了新的科学或者对它正确的划分,这是理所当然的。例如,科学揭示了原子的秘密导致了原子物理学的创立,由于聚合物质的合成发现了聚合化学。然而,什么是加强研究系统的动力呢?这里又有什么新的内容呢?要知道系统的存在是很早以前的事了。萨多夫斯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写道:“现在系统的综合问题及相应的术语已经渗入现代的科学工程和实践的思想里。系统和系统性,今天我们从字面上认为,科学研究在理论上的任何对象都可看作是一种单独的系统;认识这些对象的过程,就是评定系统性。现代技术是同建立大规模的系统——《人——机》系统相关;最复杂的系  相似文献   

5.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上的创新需要深厚扎实的学识基础.需要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点可遇不可求的天赐良机。这样的想法显然并没有什么错,但除了以上这些要素之外,我认为真要在科学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自信和勇气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6.
约瑟夫·伊萨耶维奇,您感兴趣的科学对象是生物发光,即生物机体的发光,这种现象的什么东西吸引了您? 这生物机体的动力问题是生物学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当您研究某种结构——一个细胞或一个器官时,可以把它取样并保存起来,但生物机体的动力反应在极  相似文献   

7.
变化是美的     
●没有一件长久保持同一个样子的东西能够是美的,也没有一件突然发生变化的东西能够是美的。美的对象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它的各部分线条不断地变换它们的方向。但它们是通过一种非常缓慢的偏离而变换方向的,它们从来不迅速地变换方向使人觉得意外,或者以它们的锐角引起视觉的痉挛或震动。没有一件长久保持同一个样子的东西能够是美的,也没有一件突然发生变化的东西能够是美的。因为两者都与令人愉快的松弛舒畅相对立,而松弛舒畅却是美所特有的效果。在所有的感觉里都是这样。我们走和缓的下坡路时遇到的阻力最小,沿着直线运动是仅次于它的活…  相似文献   

8.
科学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出现在历史上的。究竟科学什么时候成为科学,说实在的无法也不必作排他性认定。本书说科学自牛顿起成为科学,意在强调科学的几项基本特征至此充分展现。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有三:作为对象的自然界,理性的权威地位,以及对科学探索本质的认识。而对此的讨论.对牛顿的评价,当以来自“一个在科学上同牛顿相匹敌的人”为上选。①爱因斯坦对牛顿赞誉有加,惺惺相惜,自然值得特别留意,其论述也常在这三个方面。让我们作一稍微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随机服务系统随机服务系统又名排队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工业生产、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军事领域等方面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随机服务系统研究的对象是服务系统.服务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上下班坐汽车,汽车之与乘客;进食堂用餐,卖饭窗口之与就餐者;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之与顾客;去医院看病,医生之与病人:分别构成了一个个服务系统. 在工业生产与管理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服务系统.如在工厂里,一个工人看管几十台自动机器,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抽象地描述模拟生命复制的新方法,可能重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众所周知,有生命的东西的维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一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虽然植物或动物的熵要低于它们的无生命组元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的熵,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的熵要趋向一个最大值是仅对一个封闭系统而言的;当系统达到最大熵值时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而生命的东西其生存  相似文献   

11.
努力     
为什么会有实现自我的愿望呢?显然,一旦意识到生命没有内容,那么,要去实现、要成为某种东西的愿望就会出现。因为我什么都不是,因为我是不足的、空虚的,精神上是贫乏的,所以,我要为成为某种东西而奋斗;要为实现自我——或外在或内在地按照一种人、一种事物、一种观念——而奋斗。填补空虚就是我们自下而上的整个过程。因为意识到我们是空虚的,精神是贫乏的,所以我们或是为聚集外在的事物而奋斗,或是为培养精神的财富而奋斗。什么时候对内在的空洞有一种通过行为、期望、获得、成就、权力等手段的逃避,那么,什么时候就存在着努力。这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钱学森指出:"科学工作先是艺术,后才是科学。"科学家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发现的过程呢?爱因斯坦曾经把"制定中的科学"与"现存的和完成的科学"加以区分,他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所以,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那里,所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把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相区别,他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生命?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究竟起源自何处?人类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新的生命吗?人和“造物主”究竟是什么关系? 到目前为止,对于究竟什么是活的东西,还没有一个满意的定义,因为任何规则总有例外。比如,绝大多数生命之物都能繁衍后代,然而骡子却不行;绝大多数活的东西都有起新陈代谢作用的消化系统,但病毒却没有。地球上的生命是以碳为基础的,宇宙中  相似文献   

14.
一.历时愈久,忘却愈甚记忆究竟是什么?曾经健忘于一时的人是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偶一念及的难道就没有了吗? 考试前,拚命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旦进入考场,在考卷面前直发楞,干脆什么也想不起,而且什么也写不出来。可是,在回家途中,“哎呀”一声叫,想起来了。这种经验怎不令人恨得咬牙切齿!还有一种令人恼火的经验:迎面遇见一个似曾相识的人,  相似文献   

15.
1959年波普尔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英文版著作,题目为:《科学发现的逻辑》,但书的内容却完全否认科学发现有什么逻辑可言,尤其反对所谓归纳逻辑。如此一来,科学发现似乎被逐出了理性的殿堂,而成为非理性的产物。当然,这种看法并非是全新的观点,有些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早已注意过这个问题。例如乔治·萨顿曾指出:关于科学史“至少还有三种观点:逻辑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值得更为详细地研究”,他这里也包含着对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28日,在辽西北票黑城子地区发现一宽为25厘米,高为20厘米的一个神秘的被称为"太岁"的肉团.这种俗称"太岁"的神秘肉团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动物还是植物?究竟能不能吃呢?在人类对自然界已探索数千年的今天,对这样一个世界生物史上的重大发现还有没有可以服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家凯尔文勋爵曾在1900年断言:“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发展了。”然而不久后.就以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的兴起为起点.引发了物理学上一场巨大的知识革新,当然也证明了凯尔文的言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海大学校训石——自强不息“校训”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这一解释虽然肯定了“校训”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但太笼统,也不够确切。一是“校训”也不仅仅是“词语”,有的是“完整的句子”;校训也不仅仅是对学生有指导意义,对教师也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这一定义没有真正揭示出“校训”的本质属性。其实,“校训”是一所学校根据办学总体目标和育人方针制订的,是用来指导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警策语。在学生和教师的心中,校训应是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一、作为独立科学的数学众所周知,数学家对于数学的性质的看法,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倾向于把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科学看作是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的最终源泉。另一些人倾向于把数学直觉看成是关于数学对象自身的抽象结构(不管把它们看成是什么)和对其它学科的独立性的某种基本的东西。还有一些数学家,对诸如自然数集或实数集这样的抽象数学对象,看成具有更强的意义下的“实在性”,当然对其它一些数学对象就并非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所有这些关于数学的感受和观点,在它开始时就已存在。例如,希腊数学就看到了公理几何学的发展和形式逻辑的原  相似文献   

20.
类比方法的本质科学类比是根据发现两个对象在一系列本质特征上相似,并考虑到它们在其他方面存在差异而进行的推理,结果推出,在研究一个对象(模型)时发现的那些性质为另一个对象所具有。这个定义既把握住了认识论基础(主体思维反映实在的内容和形式),也把握住了类比推理的各个关键的逻辑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