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循环     
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矿物),而应该尽可能反复利用,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资源循环学,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些产物建立循环系统的科学。资源循环是一个规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开发又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尽早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重视,制定相应法律,科技、教育先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强大支撑。为了定量评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碳减排潜力,基于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了大宗物质资源,主要包括水泥、沙子、碎石、砖块、石灰、玻璃、橡胶、木材、塑料、沥青、钢铁、铝和铜等的循环利用潜力,特别对“高耗能、高排放、高产量”的钢铁和水泥行业的碳减排路径和碳中和潜力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宗物质资源的需求量将在2022—2025年达峰后持续减少,2030年后物质资源报废量将逐年增加,并于2060年达到约54.6亿t/a,建筑垃圾的比例高达90%且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 2019—2060年,大宗物质资源需求量的减少导致了碳排放的持续降低,若协同资源高效循环策略,2060年碳排放量将下降至4.3亿t/a,比2018年排放水平低77%。其中,废金属尤其是废钢铁的循环利用碳减排潜力最大,若在2060年将废钢铁的循环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碳减排量将达到4.4亿t/a,比2018年碳排放量降低90%。相比之下,水泥由于回收处理技术和产品回收价值的限制,仅能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策略达到碳减排效果。最后,阐述了“十四五”时期作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需要部署的资源循环政策、模式和技术等,为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它是通过最低的资源的使用,来获取最高的利润,进而确保经济和环境能够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进步形式,文章关键的讲述了循环经济相关的内容,它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并且持续循环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的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化,做到物尽其用。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往复循环流动过程。所有的资源和能量在这个动态的经济循环链中都会得到合理、科学、持久及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利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本文将厂商的输入资源按其来源分为原生资源、回用资源和循环资源3种类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利用转移矩阵描述了生态产业链上资源回用和梯次传递的关系,进而从总量上对厂商的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简化分析,为循环经济的效果分析提供了一种数量分析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循环是维持整个生态平衡的重要法则之一。如果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并长期不加以恢复,其结果是人类社会本身难以持续。资源循环是建立循环经济的核心。资源循环利用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论述了资源循环利用对有色金属工业的重大意义和最终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一、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及存在的问题;1.现行的技术范式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性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  相似文献   

8.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使得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成为可能,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煤炭的定位,将煤炭作为一种资源而不仅仅是能源。[编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研究分析汉中锌业特材、中材汉江水泥、府谷兰炭尾气作燃料冶炼金属镁等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使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容量,破解了资源紧缺制约瓶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热力学的角度审视了清洁生产,通过工业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对比分析,提出运用热力学原理来诠释清洁生产的理论,对清洁生产技术理论框架进行热力学分析,从热力学原理中找到清洁生产技术的指导性思想,对清洁生产的实施从提高资源能位、资源再利用循环和多级循环与多级过程3个方面提供定性化的分析,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绩效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评价指导,最后将分析结果成功应用于某企业的清洁生产措施和评价指导中.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结合南京市的实际,分析了南京市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南京市企业之间的循环和南京市整体层面上资源的循环等三种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颜虹 《海峡科学》2006,(7):8-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张冲  钱鹏 《天津科技》2023,(1):37-41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分类处置”。“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十三五”期间已初步明确了生活垃圾标准化分类和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方向。基于“十四五”规划及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背景,根据浙江浦江县近年来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提出以“固碳减排”为目标,以“两网融合”、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为主导模式的“无废城乡”建设新思路,为打造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及全国无废城乡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太芳  刘士剑 《科技信息》2010,(23):J0192-J0192
节约型园林是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序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按投入与产出的含义,就是寻求最少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不同,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主要是根据资源利用方式的特征来划分经济形态,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指出了我国循环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钢厂具有资源能源密集、物流运输密集以及资金流密集等显著特点,是未来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切入点。本文深入阐述了中小铜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以及主要的实施途径,同时以玉钢为例,综合分析了中小钢厂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效果,并针对玉钢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西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建设分布及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现存的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分析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和手段引入园区建设中。从而建立园区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以推动山西焦化工业园区走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中发现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的经验与问题,对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付国庆 《科技资讯》2006,(28):179-180
在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环境污染状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莉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1):116-1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资源梯次循环利用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目标。武汉市目前资源循环利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有利于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信息平台联系机制、投融资市场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