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秋决狱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断案方式,它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的流传和延续与儒家思想法律化存在密切联系,春秋决狱也正是儒家思想法律化最强有力的体现.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演进逻辑,对儒家思想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3.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4.
汉代援礼入法开始法律儒家化 ,其体现为《春秋决狱》和引经注律 ,这种儒家化一方面改造了汉律的苛酷性 ,但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与深入 ,引经注律克服了《春秋决狱》的缺陷 ,使法律儒家化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原心论罪是汉朝春秋决狱的指导思想和司法审判制度,强调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对定罪量刑的重要影响,对主观方面的认定赋予了裁断者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近代西方所产生的自由心证制度要求法官对于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享有依据自己的内心确信进行自由判断的权力,同样也使法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两者皆在衡平思想的指引下,有相似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汉代援礼入法开始法律儒家化,其体现为《春秋决狱》和引经注律,这种儒家化一方面改造了汉律的苛酷性,但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与深入,引经注律克服了《春秋决狱》的缺陷,使法律儒家化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春秋决狱"曾在中国法制史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它通过以礼司法的契入点和以礼统法的立法指导以及对以礼注律的推动,最终达到了以礼入法、礼法融合的目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分析,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春秋决狱"是汉代一种特殊的断案形式,从汉武帝开始,以后盛行于两汉。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时期经学意识形态的确立。此外,政治利益的驱动和古代法律对官贵的不适用性也是其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参照西方的义务论理论,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务论伦理思想,得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务论的伦理思想——尤其是《春秋》决狱制度——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认真研究传统的道德理论,并应用到现实实践中,尤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继承传统文化的理论精华。  相似文献   

10.
卢虎 《科技信息》2010,(21):I0022-I0022,I0034
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和统治地位,它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文化在技术体系、传承体系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分析儒家思想的时候,应剔除儒家思想中不合时代精神的糟粕,将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郭忠 《凉山大学学报》2000,2(1):88-90,101
“礼”的法律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主流思想,但它却违背了其创始人孔子的“仁”,“乐”,“智”,“非刑罚”等思想的精神,论落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我们从中应深入思考道德应如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武术就在其中。武德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伯夷列传》是史记中列传第一篇,不难看出它在司马迁列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为人物传记但是更多的抒发司马迁的本人的思想。这篇《伯夷列传》中体现了丰富的儒家思想包括出世理念,社会理想等。通过分析文中司马迁的人生感慨,了解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郭文睿  车婧瑜  赵桂珍 《科技信息》2009,(14):104-104,101
丘处机的诗歌创作成就在金代全真道士中是最高的,这与其对儒家思想的吸收是有密切联系的。本文将对儒家思想对丘处机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丘处机的诗歌创作成就高于其余全真道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立法的角度研究道德法律化、探讨立法与道德法律化之间的关联性具有深化法律伦理学研究和有效解释立法争议、指导立法实践的双重价值。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与立法的过程是同构的,在生成逻辑上是一致的,道德法律化是一条重要的立法渠道;道德法律化通过良法的实现来表现着立法的合伦理性,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决定着立法的合伦理性;道德法律化的限度决定着立法的范围进而影响着立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的“天人合一”观念由来已久,至今绵延不断,并且不断演进、重构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地球村”的生态环境发生问题。中国乃至广东都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儒家思想中寻找生态伦理的本土资源,不仅具有历史借鉴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是“德”(礼的实质)进入中国传统法律的初期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司法领域里。两汉时期的“引经决狱”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性和为政治服务实有性的特点,所以能够在司法领域里顺利地进行;司法官是“引礼入法”的桥梁,两汉时期很注重司法官的经学素养;同时,两汉的“引经决狱”具有原则性的倾向,这为礼法完全融合的《唐律疏议》一书的编撰提供了前提。这一时期的引礼入法司法活动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芳  冯慧颖 《科技信息》2010,(9):206-206
儒家文化作为礼仪之邦的封建思想,它在这方面既有对形成中国服饰独特美的一方面,也有它作为一种等级制度束缚人的一面。文章对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女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秦律是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它里面到处都是严刑峻法,似乎无关儒家学说。文章通过分析儒家经典《周礼》中的《秋官》一篇,将它所包含的慎刑原则、同罪异罚原则、三赦三宥原则来阐述儒家学说对秦律在等级、慎罚等制度上的重要影响,体现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融合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20.
道德和法律在调整范围和价值追求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叠。在我国现阶段道德滑坡、约束能力不断弱化的背景下,提高公民道德水平,重塑社会道德体系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道德法律化作为其中一个有效途径,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入法便是道德法律化的一个例证。然而无论道德或是法律的调整作用都不是万能的,道德法律化也有其局限性,"常回家看看"入法也存在一定的操作困境;需要在此基础上,界定道德法律化的合理限度,并对提高"常回家看看"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提出合理化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