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超净生物层流架对NC裸鼠进行了二年多的饲育,共繁殖NC裸鼠197只,成功地建立了人大肠癌裸鼠移植传代模型,已传至19代,传代总成功率97%(105/108)。本所饲育的裸鼠已用于多种用途的研究,表明层流架可适于NC裸鼠的长期饲育,是易于管理、投入较少、适合国内中小型实验室的实验动物设施。  相似文献   

2.
用一间普通饲养室改建成裸鼠繁育室,面积为11m~2,缓冲间4m~2。缓冲间与繁育室之间是铝合金手拉式门和玻璃隔墙,门窗密封,缓冲间内装有电子灭菌灯。繁育室铺有马赛克地面,墙壁涂有防水、防酸涂料,内装有窗式空调、暖气、定时送排风装置,送排风口装有初效过滤膜。温度为28±2℃,相对湿度为40—60%,人工采光12h/日,通风为1次/h,0.5h/次,将引入的BALB/c裸鼠2对饲养在隔离器中,共繁殖4代,20窝,产仔143只;NC系裸鼠繁殖7窝,产仔46只,每月采集饲料、垫料、饮水、被毛、壁拭子、粪便培养48h,培养结果无SPF级动物须排除的细菌。送动物一对去中科院动物中心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均为阴性,符合SPF标准。将海拉细胞2×10~5、肝癌细胞株(BEL—7402)肝癌细胞5×10~6移植于裸鼠颈部支下和右腋下,生长良好,BGC胃癌细胞亦在裸鼠身上成活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创造一个净化环境饲养裸鼠,我们将旧动物房改造成11M~2和9M~2两间净化室,一间为裸鼠繁殖室,一间为裸鼠实验室。净化室空气经过初、中、高效三级过滤,由鼓风机送风,室内保持正压,净化室内放层流架饲养繁殖裸鼠。进入净化室的一切物品经过严格消毒后由传递窗传入,层层拆包进入层流架,工作人员洗澡后更换无菌服进入净化室。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裸鼠繁殖平均产仔数6.8只,平均成活率80%,一年内进行了四次空气菌落检测,均达到100级净化标准。此外,还在实验室进行了裸鼠肿瘤实验,均取得满意的效果。通过一年的裸鼠繁殖,实验证明在外环境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利用旧房屋改造建立裸鼠室是可行的。只要严格管理,合理操作,同样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旧房改造的棵鼠饲养室,保证饲养环境净化和恒温,是我们四年来繁殖裸小鼠成功的主要经验。其主要措施是: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严密的净化设施、净化室内放置层流架;层流架内放置带过滤帽的鼠盒;三保险净化措施;双制冷热空调器;科学的管理制度。室验表明,只要按以上措施施行,裸鼠的饲养环境可达到SPF级,可保证裸鼠高质量的生产,并可进行高水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饲养在SPF环境中,鼠龄6个月的47只T细胞缺乏的BALB/c(nu/nu)裸鼠及26只T细胞正常的BALB/c(+/nu)杂合子小鼠进行病理观察,发现两只BALB/c(nu/nu)裸鼠生长自发性肿瘤。病理诊断分别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型淋巴瘤和B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瘤。肿瘤发生率为4.26%。而BALB/c(+/nu)杂合子小鼠未见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1990年,改建了一个约70m~2的裸鼠饲养繁殖与应用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室设计科学、安全可靠、布局合理、切合实际、设施先进,投资少、见效快,其环境条件达到了SPF动物的饲养标准;裸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5%;每胎平均产裸鼠4.2只,其成活率为73.3%;平均寿命为535.4±56.3天;用BALB/c-nu/+小鼠生产单克隆抗体,其效价高、品质好、产量增加50%以上;建立了人白血病、宫颈癌和膀胱癌三种肿瘤模型,并得到实验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裸小鼠的繁殖及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了八年实验动物裸小鼠繁殖和应用。方法 用随机抽取 2 0窝BALB/c裸小鼠繁殖生育情况分析和 5只BALB/c母鼠 (nu/ +)四胎生育情况比较。结果 BALB/c裸小鼠平均每胎产仔 9 35只 ,用nu/ +雌与nu/nu雄交配方法繁殖 ,平均每胎所得纯合子仔鼠能占仔数的 5 5 0 % ,离乳率 97% ,1~ 4胎生育恒定 ,一年存活率达10 0 % ,最长生存期可达 75 2d。微生物检测结果未发现致病菌 ,寄生虫等。结论 空气过滤十万级环境加上生物层流柜达一万级的条件 ,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裸小鼠繁殖可基本达到SPF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独立通风笼盒(IVC)系统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条件对SPF级BALB/c和C57BL/6两种近交系小鼠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的SPF级BALB/c和C57BL/6小鼠以雌雄2∶1比例随机饲养在IVC饲养环境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下7个月,观察比较两种品系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不同周龄的体质量变化、离乳率和交配间隔时间等繁殖和生长能力指标。结果在IVC饲养环境下两种品系的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哺乳期及离乳后仔鼠体质量,离乳存活率和交配分娩间隔时间等指标与传统的屏障饲养环境下的相同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IVC系统与屏障环境相比,小鼠繁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小规模的实验动物可以在IVC系统中进行生产繁殖。  相似文献   

9.
裸鼠因胸腺先天发育不良、T细胞免疫功能缺损而成为移植异种肿瘤的理想动物模型。然而,裸鼠c型RNA病毒有被移植瘤活化的可能,国外已发现了几十例。从1981年起,我们对10余株长期传代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电镜检测,先后在大鼠BERH-2肝癌移植瘤(RL-1)、人肺鳞癌移植瘤(LSX-83)以及人肝癌移植瘤(LTNM_4)三株裸鼠模型中检出c型RNA病毒,进而对它们的活化,侵染机理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一般认为,裸鼠内源性c型RNA病毒在活化初期仅在包围移植瘤的基质中显现,而后2—3代,才侵染进入移植瘤的结缔组织、瘤细胞的间隙及其胞浆内。我们在RL-1中所见基本与之相符,但c型病毒的侵染范围似更大——瘤细胞的核周隙萌生芽孢以及毛细血管腔出现病毒颗粒,以往未见有报道。LTNM_4株的瘤细胞质膜上病毒芽孢多见,但胞浆内却查无病毒颗粒;LSX-83株从40代起,连续l5代c型病毒仅局限于瘤细胞的间隙。上述种种,提示裸鼠c型RNA病毒活化侵染过程的复杂性。 c型RNA病毒对移植瘤的侵染导致移植瘤生物学特性的改变。RL-1被侵染后,瘤细胞的间隙和内质网小池出现异常致密的有形物质;移植瘤生长缓慢;瘤组织回种大鼠皮下不能成活,而传代早期能生长。对LSX-83的侵染影响表现为移植瘤呈分化升级的趋向;瘤细胞核仁出现典型的核仁微分离。LTNM_4株的主要改变是暗细胞消失;线粒体内嵴有较多囊泡。长期传代的裸鼠异种移植瘤,其形态学特征会出现某些变化,但较c型病毒的侵染影响则小得多。内源性,c型病毒的基因组通常整合于宿主的染色体中,其潘化、侵染的机理同前尚不太清楚。订人认为,功能性肿瘤产生的蛋白质类活性物质可能对c型病毒有较强的诱导作用。RL-1与LTNM。株均乃高AFP含量的移植肝癌,c型病毒的激活可能与AFP有夫。至于淆化的e型病毒较长时期滞留在LSX-83瘤细咆的间隙,推测LSX-83瘤细胞表面可能缺乏c型病毒受体抑或具有某种抵御机制。三株裸鼠异种侈植瘤中查见c型病毒均在连续传代40代后。对于长期传代裸鼠肿瘤模型的病毒检测是鉴定模型质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 无胸腺小鼠(以下简称裸小鼠),系免疫缺陷动物,饲养于SPF环境中,能接受多种人类癌细胞移植。近年来我国病理学家和免疫学家用裸鼠做动物模型,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癌症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某些项目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内对裸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滤帽鼠盒可做为最简易的屏障用于饲养SPF动物,近年来国内外虽有这方面的介绍,但对其用来繁殖动物的安全性及使用时间的长短,未见详细报导。本文就过滤帽鼠盒性能,裸小鼠饲养繁殖的效果及微生物检测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1.
在SPF条件饲育的繁育群中,我们发现偶尔有少数6158_6/PBI-beige纯合型裸鼠慢性腹泻。经微生物分离、培养,自4只病鼠粪便中分离出4株占优势的催产克雷伯氏菌。根据Robert koch's原则,用此菌株分别人工感染6158_6/PBI-beige纯合型和杂合型裸鼠、BALB/c-nu纯合型和杂合型等不同免疫缺陷背景的裸鼠,结果仅6158_6/PBI-beige纯合型裸鼠发病,获得疾病模型。并再次自模型鼠粪便中分离到与原始致病菌株特性相同的催产克雷伯氏菌。因此确认催产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foca)为6158_6/PBI-beige纯合型裸鼠慢性肠炎的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利用BALB/c裸鼠,通过移植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复制荷人鼻咽癌(NPC)裸鼠模型,检测荷瘤鼠血浆MDA、cAMP、cGMP和cAMP/cGMP比值,以探讨cAMP/cGMP比值改变的原因和机理;观察云芝糖肽(PSP)对荷人NPC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荷瘤鼠血浆MDA、cAMP、cGMP和cAMP/cGMP比值影响,以探讨PSP抑瘤机理。结果发现荷瘤裸鼠血浆MDA(18.25±1.37nmol/m1)与正常裸鼠(10.83±1.18)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荷瘤鼠血浆cAMP(71.83±8.51pmol/ml)与正常裸鼠(94.77±4.65)比差异显著(P<0.05);荷瘤鼠血浆cGMP(15.77±0.65pmol/ml)与正常裸鼠(28.20±5.31)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荷瘤鼠cAMP/cGMP比值(4.55±0.35)与正常鼠(3.37±0.37)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用高低浓度PSP对荷人NPC裸鼠进行了三批实验,每批实验均有明显抗癌作用(P<0.01),抑瘤率59.58—95.53%,并可降低荷瘤鼠血浆、组织MDA,提高血浆cAMP、cGMP水平,恢复cAMP/cGMP比值。木实验提示,荷瘤鼠血浆cAMP等降低与MDA的提高有关;PSP对荷人NPC裸鼠有抑瘤作用,其抑瘤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荷瘤鼠血浆,组织MDA,提高cAMP、cGMP水平,恢复cAMP/cGMP比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小同营养水平的商品饲料对BALB/c小鼠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实验小鼠生产中合理使用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BALB/c母鼠32只、仔鼠18窝以及生长鼠20只,分别随机分为2组,饲喂A、B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商品饲料,测定母鼠窝产仔数、连胎率,仔鼠0~3周窝重以及生长鼠4~10周体重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水平略高的A饲料有利于提高BALB/c小鼠连胎率及其仔鼠生长性能,但对窝产仔数和生长鼠后期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裸小鼠在普通环境中使用IVC笼具生产繁殖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启富  褚芳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1):57-58,56
目的探讨BALB/C-nu裸小鼠在普通环境中使用IVC笼具生产繁殖的效果。方法引进3对BALB/C-nu种鼠按1♂nu/+×1♀nu/+交配,再从仔代中建立血缘扩大群,按1♂nu/nu×3♀nu/+;1♂nu/nu×1♀nu/nu两种繁殖方法进行生产繁殖。结果种鼠生产10胎平均产仔8.6±1.02(裸鼠1.8±0.63)只;血缘扩大群1♂nu/nu×3♀nu/+生产42胎,平均产仔6.92±1.47(裸鼠3.52±1.29)只;1♂nu/nu×1♀nu/nu生产12胎,平均产仔4.25±1.36全裸鼠。经检测符合SPF级。结论在普通环境中应用IVC笼具,只要注意室内卫生消毒,在净化工作台上无菌操作能够繁殖合格的裸小鼠。  相似文献   

15.
在BALB/c的生产群中,1罐(1:1交配)繁殖鼠生下2只被毛短而稀的仔鼠。该仔鼠成年后进行兄妹交配,后代出现三种表型:被毛紧披,有胸腺,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全毛小鼠;完全无毛,无胸腺,生长慢,性成熟晚,产仔数低的裸鼠;被毛短而稀,有胸腺,生长较快,繁殖力较高的中间态。对这些突变鼠进行交配试验,结果表明:此种突变和常规裸基因的突变一样,由单对基因控制,三种小鼠的基因型为:全毛(+/+)、全裸(nu/nu)和中间态(nu/+),在该突变鼠的生产中,可及早将全毛小鼠淘汰掉,保留裸鼠和中间态进行繁殖,使裸鼠生产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nu)雌性裸鼠,从裸鼠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分别将细胞模型悬液,移植于裸鼠的单侧卵巢,每组6只裸鼠;Night OWL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移植术后4-6周解剖裸鼠,取卵巢和转移瘤组织行HE染色。结果显示,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SKOV3和ES-2,均可成功构建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未发生手术原因死亡,成功率均100%;活体成像系统通过检测GFP的荧光强度和范围,能够动态监测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SKOV3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S-2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由此可知,异氟烷吸入麻醉、从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移植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能成功构建可动态监测的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与人卵巢癌生物学特征类似,适宜作为研究人卵巢癌演变进展的体内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GB 14925-2001)的规定,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SPF级大、小鼠实验设施。方法在原有土建的基础上,利用普通级大、小鼠饲养室的空调净化系统,室内进行必要的装修和改造,饲养室内安装IVC、净化工作台及配套设备,使动物饲养和实验全过程达到SPF级。结果改造后的SPF级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各项指标均符合GB 14925-2001的要求,已成功饲养SPF级SD和Wister大鼠,远交系小鼠(KM和ICR),近交系小鼠(C57BL/6转基因鼠、BALB/C、BALB/c-nu裸鼠)共20批次。动物的生长健康状况良好,成活率接近100%。结论这种在初、中效过滤环境下的IVC配置,大大节省了运行的电费和维持费用,便于管理,非常适合于以动物实验为主的实验动物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SGC-7901人胃癌细胞接种至棵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模型并反复传代,以第八代移植瘤为材料,将瘤组织块种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网膜粘连,约12周以后部分动物出现肝转移,以后逐渐消瘦,生存期为16-24周,本方法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发生率均为100%,且可出现肝脏转移,肿瘤生长过程与临床胃癌特点很类似,适用于人胃癌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饲养于SPF条件下的466只Nc系自育选留的繁殖群小鼠自发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6年观察研究,其中包括纯合子雄鼠(nu/nu)164只,杂合子雌鼠(nu/+)302只。每只动物的平均观察时间均达7个月以上,淘汰时均详细解剖学检查,检出病变者进行病理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确诊。多数肿瘤病例结合裸鼠间可移植性鉴定。共检出自发性肿瘤7例,发生于纯合子裸鼠(♂,nu/nu)5例,杂合子裸鼠(♀,nu/+)2例。本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裸鼠(♂,nu/nu)的自发性肿瘤发病率(3.04%)比其同系的有胸腺杂台裸鼠(♀,nu/+)(0.66%)明显增高,两者发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的平均发瘤鼠龄比后者为短。结果支持了免疫功能缺陷的裸鼠比其同系免疫功能正常鼠有更高的自发性肿瘤发生的观点。且表明了Nc系裸鼠的自发性肿瘤以恶性上皮性肿瘤为主。此外作者针对前人的观察结果,提出了对一裸鼠群体的自发性肿瘤发病率的正确评价,必须是在相同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相同的观察时间内与其相同品系或相同基因背景的有胸腺小鼠进行比较,并经详细的病理学检查,才能得出较客观可靠的结论这一见解。  相似文献   

20.
报道将从人类鼻咽癌细胞系(CNE-2Z)分离出的不同克隆株细胞悬液,分别移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和BALB/c裸鼠的背侧皮下,于56天后处死所有小鼠,进行了大体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当每只scid小鼠移植2×10~6个瘤细胞时,CNE2-L2克隆株为高转移株,其淋巴转移率为100%,肺转移率为71%;而CNE2-L4克隆株为低转移株,其肺转移为13%,淋巴结未见转移;而当每只小鼠移植2×10~5个瘤细胞时,CNE 2-L2也为高转移克隆株,但比上者为低,其淋巴结转移率为71%。肺转移率为14%;CNE2-M2克隆株为中转移株。其淋巴转移率为43%,肺转移率为14%。与其裸鼠相比,当给每只BALB/c移植2×10~6个瘤细胞后56天时,尚未查见转移。说明两种免疫缺陷动物对恶性瘤细胞表型的表达,scid小鼠比BALB/c裸鼠为敏感。另外,皮下移植瘤细胞的数量也可能与转移出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在相同时间内移植瘤细胞数越多,转移率也相对地增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