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释“成功”     
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乐羊子妻》“捐失成功”下注:“意思是失去成功的机会。”此注未明“成功”古今异同,增字(“机会”)为训,失之。先秦古籍,“成功”用例不多,注家也很少明析。辞书或不收(如“辞海”),或虽收而语焉不详(如“辞源”)。而秦汉以  相似文献   

2.
释“一介之使”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各类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范文。在此文中,蔺相如对秦王讲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上海H版高一语文教材注“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有关的工具书,包括《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等,“介”字的义项中都有“通一个”之说,举的例子多为《尚书·秦誓》“如有一介  相似文献   

3.
“何施之为”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殽之战一段文字中的一句话。殽之战这段文字,现大、中学教材有好几种本子都收了进去,但对“何施之为”一句的注释,大都不尽人意。有的本子只注大意,不作具体分析;有的本子作了具体分析,可惜注错了。如中学课本注为:“何,宾语。之,助词。为,语气词。”这实际是把“何施”看作了“施何”的倒装。由此看来,这个问题确有加以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材初中第一册《乐羊子妻》”捐失成功”下注:“意思是失去成功的机会.”如此注释,问题有二:(一)“成功”二字注而未注忽略了古今意义的差别;(二)增加“机会”二字有悖于原文的结构.“成功”古书并不多见,注家也很少作注.辞书或不收(如《辞海》),或虽收而语亦不详(如《辞源》),甚至有误释者(如《中文大辞  相似文献   

5.
《庄子·逍遥游》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语,曹础基《庄子浅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二书均为中华书局出版)解“不及”作“赶不上,比不上”、“不了解”,这等于说庄子认为“小不及大”,“短不及长”,有“贵大贱小”之旨。此解符合庄子本意吗?《逍遥游》本旨,郭象注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  相似文献   

6.
文字由生僻趋简明 ,《西京赋》从薛综注到李善注、五臣注 ,体现了此通俗化过程。班固《两都赋》引用“五经”“今文家”说 ,张衡《二京赋》宣扬老庄思想 ,东汉中叶又重视《老子》、《庄子》。《毛诗序》流传至少在汉宣帝前 ,河间献王好《毛诗》之说不误。颜延之《赭白马赋》,写作年代李善注与五臣注不同 ,五臣注较胜。  相似文献   

7.
《论语·先进》:“万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又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未赢《集注云》:“如,犹或也。”朱注影响到现代许多古汉语教材以及文言虚词词赞。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P187注[15)云:“如,或者,下文‘如会同’的‘如’同,这两句是指周围六七十里和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此注有自相矛盾处,既讲“如”为“或者”,是一个表选择的连词,怎么又以表联合关系的“和”去对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呢,且释“方”为“周围”义亦有歧,是距鲁国有六七十里远的邻国,还是其…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中《语文》注释体例 ,只有通假字和古今字才以“ ;通 ”作注 ,可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些既非通假关系亦非古今字 ,教材却仍以此通假术语作注 ,针对这种滥用通假的情况 ,作者分别以例析  相似文献   

9.
李晶 《科技信息》2008,(33):298-298
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大学体验英语》立体化系列教材。此套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立项教材。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教材的教学体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教法.  相似文献   

10.
《汉书》词义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捐《高帝纪下》: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以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按:颜注:“捐,弃也。”历来注家均未注“出”字。按“出”字亦有舍弃义。《孟子·离娄下》:“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谓遗弃妻儿则终身不得赡养。《吕氏春秋·忠廉》:“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陈奇猷校释:“本书《上农》‘不出粪’,高注:‘出,捐也’,捐、弃同义,是出生即弃生也。《贵生》:‘危身弃生以徇物’,弃生亦此出生。”汉何休注《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大归日来归”,谓妇女无子、淫逸、  相似文献   

11.
《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各家注汩字读音不少于四种:注做越笔反或于笔反(yù),如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注做(yì)音,如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楚辞注释;注做觅(mí)音,如马茂元先生《楚辞选》;注做骨(gǔ)音,如陆侃如诸先生《楚辞选》。⑤注音歧异如此,读者莫衷一是。至于释义,自汉王逸起,通行注本都解作“水急流貌,喻时光迅逝”,(重点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似乎皆无异议,其实尚有商榷之处。本文就此句“汩”字读音、释义略作疏证,并顺便对现代辞书注释读破提一点建议,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2.
《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句中“鸩”,王逸注曰:“运日也,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言我使鸩鸟为媒,以求简狄,其性谗贼,不可信用,还诈告我言不好也”。王逸认为鸩喻馋佞,其后注者均沿袭此说,吴曾、周去非、朱熹、鲁笔等引经据典给鸩做详注,皆不脱其窠臼。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剧》(北京出版社)上册文选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三个“美我”编者注为:“以我为美”;其“美”注为:“用作意动,认为……美”(见此书150页)。而且这一教材讲“词类活有”之意动用法时又特地以上述几句话为例以区别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说:“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我为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见此书273页)现行普通中学语文课本高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选了《邹忌讽齐兰纳谏》,其中三个“美我”的注释也是“以我为美”。江夏先生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将三个“美我”译为“认为我漂亮”,意思是与以上两家一致的,总之,这三种教材都是把三个“美我”视为意动用法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文选注看李善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选》李善注之小学、文献学价值 ,古今认同 ,而美学、文学批评价值却很少有人关注。李注“函义渊深”,“曲畅精微”,“旁通要眇”之处 ,须“细玩全书而可知之也”。其美学思想 ,不独见诸“解题”,文学批评、审美取向 ,在浩翰注文中随处可见。李善《上文选注表》可视为李善注《文选》之纲领。李善留下的东西不多 ,但一部《文选注》足可确立其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大学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郭锡良等编),学术水平较高,但白壁不无微瑕,本文就文选词义注释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大方。 1.《竹头木屑》:“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课本注:“除: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其中“亦哀之矣”的“哀”,诸家选本或者不注,或者注为“哀怜”、“哀痛”、“悲哀”等。例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末注;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末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古代散文选》,末注;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也末注。有的选本考虑到这是阅读或教学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于是便作了译或注。如:  相似文献   

17.
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型,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方程与不等式”内容的习题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致性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方程与不等式”习题与数学课程标准“方程与不等式”内容的一致性较弱;在内容主题上,两版教材习题关于“方程与不等式的相关性质”的题量都较少;在认知水平上,两版教材习题考查水平均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此,建议教材习题编写过程中应加强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使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更加契合,精准把控方向,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志民  肖莉  肖利娜 《科技资讯》2006,(30):129-129
在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我们注再“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精选教材与编写课程讲义相结合,验证性实验实圳与集中实训.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韩非子·五蠹》:“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为“判决”。此注似可商榷。课本的注源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报,当罪人也。从幸从报。报,服罪也。”报和当的“判决”意义是汉代才产生的。证据是以“以经证字”自许的段玉裁并没有引用先秦的经籍来证明报的判决意义,而只是引用《汉书》为证。许慎是根据汉时的词义去套合隶书的报字,因而是  相似文献   

20.
目前,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所使用的键盘教材,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钢(风)琴》一至三册。这套教材是“提供三年或四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教学使用的”,“职业高中幼师班也可参照使用”。我们大多数的职高幼师班全盘按照此教材进行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套教材不适合职高幼师班使用。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