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语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的言语活动既受语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受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子系统。军语同样受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影响,并在使用中呈现出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2.
语境本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言学界对语境及其本质的理解与认识,与研究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相联系。对于语言与语境关系的认识与把握,是认识语境及其本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对于语言全面的历史的把握与认识,是全面地认识语境及其本质的语言学基础。从本质上说,语境是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条件,一切影响与制约语言的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因素都属于语境范畴。  相似文献   

3.
普朗克原则指出,年老科学家比年轻科学家接受新理论的速度更缓慢。本文试图在社会语境下分析年龄在科学创新接受度方面的影响,包括认知和动机因素、结构因素以及科学评估的语境。研究认为,相关实证研究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普朗克原则,年龄并不是抵制新科学理论的强相关因素,在新科学理论被接受过程中年龄的影响受其他多种因素作用,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家对新理论的接受和选择,但其选择的背后因素是认知的差异。年龄效应的复杂性体现在,年轻科学家和年老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差异使其在接受新理论时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及认知语境不同,或者还有其他影响科学变更的因素。因此应该摒弃"年老科学家必然导致对新理论的抵制"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某人是否知道某事,不仅是十分常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当代知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日常知识的归赋具有风险效应、认知副作用效应、凸显效应、场景呈现效应、归赋者效应等。日常知识归赋受各种语境因素影响的实验数据,不仅为知识归赋的语境主义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知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问题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9):124-128
不同于语言工具论,语言建构论促使认知科学重新审视语言的地位和意义的认知功能,其结果是推动语言哲学的研究重点转向话语分析,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开始关注话语分析,并把其看作是对意义研究的对象和手段。量子认知理论在技术上为语言建构社会实在提供可行的逻辑路径。量子认知方法把概念看作是语境、状态和属性的三位一体,心灵哲学的本体论与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话语建构用语言的特性解释认知心理现象;反过来,隐喻、心智、身体等认知因素也影响甚至决定着语言对社会实在的建构,以求从多元视角揭示语言意义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6.
语境分析方法是语言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末“修辞学转向”的必然结果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自然选择。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映射,是语境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互动的很好案倒。本文首先介绍隐变量理论的诞生、基本思想、目的和核心内容,然后以历史为线索,讨论隐变量理论的三种类型——非语境隐变量理论、语境隐变量理论和定域隐变量理论,展示了隐变量理论形式体系逐步语境化的过程,清晰再现了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形式语言上的映射,案例性地理解语境分析方法在量子理论中的应用,是语境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深入渗透的体现,也是语境分析方法推广应用的案例性补充。  相似文献   

7.
法学术语的多义性为法律文本的准确翻译造成了障碍。法学术语的正确理解和翻译离不开语境。法律译者在翻译法学术语过程中必须考虑各种语境因素才能确定多义术语的语境含义。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了法学术语翻译的认知推理过程以及影响语境重构的因素,构建法学多义术语翻译的多层次认知语境模型,从而为译者正确翻译法学术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维度及其广义语境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个多维度的有机整机,从发生学的视角看,它具有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语言的认知的维度,从语境论的观点看,一种维度就是一种语境,科学是相应的社会语境,历史语境,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学的维度,并给出了广义语境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9.
柯瓦雷的概念分析实质是对概念进行语境分析。本文对柯瓦雷的知识主体的语境和解释知识主体语境、科学思想及其相关思想语境、科学思想产生的相关因素语境进行分析,揭示了柯瓦雷思想中欧洲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两种哲学传统对他的科学史研究的影响,为当前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提供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的10来年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目的,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小学科学教科书。这些译书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借助于统计工具,对这一翻译现象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包括影响和制约翻译选择的历史文化语境、教科书的翻译和翻译批评。科学教科书的翻译在表层和深层都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批评应结合宏观的文化因素,以求达到更高程度的相对全面、科学与客观。  相似文献   

11.
This contribution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context in natural-language communication bydifferentiating between linguistic andsociocultural contexts. It is firmly anchoredto a dialogue framework and based on arelational conception of context as astructured and interactionally organisedphenomenon. However, context is not onlyexamined from this bottom-up or microperspective, but also from a top-down or macroviewpoint as pre- and co-supposed socioculturalcontext. Here, context is not solely seen as aninteractionally organised phenomenon, butrather as a sociocultural apparatus whichstrongly influenc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microsituations.The section, micro building blocks andlocal meaning, argues for a sociopragmaticapproach to natural-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usaccommodating both speech act theory andconversation analysis. It examines the questionof how linguistic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sare accommodated by the micro building blocksof speech act and turn, and speaker and hearer.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systematised in thesection, micro meets macro, and adapted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ialogue act ofa plus/minus-validity claimbased on thecontextualisation of Jürgen Habermas'sconception of ratification of validityclaimadopted from this theory ofcommunicative action(1987). The definition ofa plus/minus-validity claim is furthersupplemented by the Gricean CooperativePrinciple, the ethnomethodological premise ofaccountability of social action, theconversation-analytic notion of sequentialorganisation and the interpersonal concepts offace and participation format. Validity claimsare discussed from both bottom-up and top-downperspectives stressing the dynamics of contextwith regard to both process and product, and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In conclusion, the relational status of contextrequires an interactive frame of referenceaccounting for context, contextualisation,decontextualisation and recontextualisation.  相似文献   

12.
过去几年,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飞速发展,文本表征成了计算语言学的核心。其中,分布式词向量表征在语义表达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应用效果。文章从语言学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计算语言学的重要术语——词向量。探讨了词向量的两种表示方式:离散式与分布式;介绍了词向量在语义变迁等历时语言学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词向量语义计算法存在的局限性,并总结了两种词义消歧方法:无监督与基于知识库。最后,文章提出大规模知识库与词向量的结合可能是未来文本表征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术语翻译是在文化语境下,恰当选择译语对应词,准确传递概念内涵信息,形成新的术语, 涉及词汇表象、概念内涵和文化语境的理解和把握。译语概念如何确立与表达,术语如何选词和用词,应通过对比分析译语与原语的对应关系,依据文化语境、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把握好术语的概念定位和范畴辨析,采取用词调整、译法变换手段,实现与原语概念等值、词语对应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术语学角度对“甲型H1N1流感”定名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应注意协调术语词汇意义与概念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则将会产生危害极大的误导性术语;第二,术语定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语言、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科学定名应建立在概念体系之上;第三,在引进国外术语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术语学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的定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术语学角度对"甲型H1N1流感"定名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应注意协调术语词汇意义与概念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则将会产生危害极大的误导性术语;第二,术语定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语言、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科学定名应建立在概念体系之上;第三,在引进国外术语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研究,往往囿于“信达雅”之说。文章通过对严复译著及相关史实的梳理,结合其译名实践,从翻译动机、翻译态度、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方面考察了严复的译名观,认为严复为整顿译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译名亦彰显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受复杂的语言民族主义心理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双重掣肘,其译名观又呈现出局限性。严复译名观反映了晚清民初时期术语在译介过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亦彰显了晚清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所形成的不同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术语表研制的四个步骤 ——以英语语言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学者的词频研究方法、语境研究方法和语料对比方法的基础上,以英语语言学56万余字的语料为基础,提出了四个步骤的术语表研制方法,并且归纳出了359个英语语言学术语.这种研究不仅是对英语语言学术语的第一次尝试性归纳,而且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术语研究和术语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术语是反映专业概念的一种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统一和规范科技术语是促进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术语审定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实事求是,同时要注意搞好两岸科技术语的对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