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了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采用适宜性评价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评价,并编制了1:50万土地资源图。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采用逐步订正的方法计算出作物土地生产力。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作物优化结构和预期内粮食等主要消费品的产量。根据人口预测与消费水平计算了本世纪末沧州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并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土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结构调整和作物布局结构的研究,将光能利用率与土地的投入水平联系起来,估算了在高投入、中投入和低投入下的土地生产力。进而确定了在高、中、低3种人口增长方案和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富裕型4种生活水准下,呼和浩特市农村未来十年的粮食供需平衡状况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探讨了提高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21世纪实山东省人口,耕,粮食,等进行了预测,计算了出2000和2010年土地人口承载量,对人口增长和土地承载力提高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型,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讨论了人口-土地资源系统的演化方向和平衡态稳定性问题.稳定的平衡态是系统发展可能达到的最终状态,在人口与土地资源自治系统中,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研究表明:(1)稳定平衡态时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总量成正比;(2)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总量与人类消费水平成反比;(3)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生产力与耕地面积和土地单产潜力成正比.文章对我国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人口数量发展及人口消费结构、土地生产力现状及生产潜力、建设事业发展趋势等单项预测着手,运用社会需求结构与土地需求结构的综合平衡关系,建立了以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目标规划为主体的土地需求结构预测数学模型,预测了新建县2000年至2020年的土地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阜阳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能否满足未来人口的需要日益引起普遍关注。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两方面着手,在分析两者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根据2006年~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计算阜阳市2005年至2010年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果表明近6年的人口承载力都低于每年的人口数,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阜阳市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大体呈现2个阶段的变化趋势,2004~2013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均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城市化仍滞后于人口城市化;2013~2016年,人口城市化呈波动趋势,土地城市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阶段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平稳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发展经历不协调发展、磨合发展、转型发展、中度协调发展和高度协调发展的转变趋势;城市发展类型经历了土地城市化滞后型、同步型和人口城市化滞后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太仆寺旗土地承载能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仆寺旗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为经,以其人品、资源和环境的关为纬,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气候潜力和土地经营水平等影响上地承载能力的因素出发,建立了太仆寺旗土地承载能力研究的动态模型。模拟了太仆寺旗土地承载能力在不同土地利用人口增长和投入水平下,未末20年的可能文化、土地规划和人口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证明,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县级土地承载力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的反映人粮关系的食物型人口承载力及反映土地资源经济产出的货币型人口承载力来综合确定土地资源人口综合承载力,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模拟仿真山东省未来十几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建立了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得出较优的发展方案.结果表明:到2020年,食物型-温饱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18 634.6万人,货币型-生存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21 596.4万人,综合享受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20 500.5万人.  相似文献   

10.
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耦合发展驱动因素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地级市辖区、县级市、县为研究单元,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人口密度、平均高程等相关指标计算人口和土地城市化速率的协调度,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2000-2016年安徽省人口和城市化速率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演变趋势、空间差异,最后探讨了耦合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安徽省主要的城市化特征为人口城市化滞后型,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向好但增长缓慢,协调水平仍较低;②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并且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③对两者耦合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土地城市化率、人口密度和平均坡度,交互作用最强的因素为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密度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酉阳县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酉阳县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量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理论为基础,论述了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意义,方法和计算模型,以小浪底水库某县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对该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土地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茂兰自然保护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2×104ha,耕地640ha,人口8547人,人均耕地0075ha。保护区11个旱作土种(1212ha)粮食生产力可产玉米74714t;35个水稻土种(7763亩,保灌面积3067%)的生产力是375507t,即全区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450221t。扣除应当交的国家定购粮85%,人均净占粮食482kg。按国家小康标准人均占有粮食400kg和温饱标准人均占有粮食350kg来看,人口承载力分别是10299人和11770人,目前人口土地承载有余。但总人口在不断增加,农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而耕地不会增加,如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投入计算,按小康标准,2020年人口将超载;按温饱标准,2040年人口将超载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郑州市农业系统进行辨识与诊断的基础上,描述了土地承载力系统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反馈关系,揭示了土地承载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控制机制,建立了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的策略方案,模拟了各方案下土地承载力系统的动态趋势,对系统动态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郑州市人地矛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峰丛峡谷地区土地贫脊 ,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比例小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小 ,环境容量低 ,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气候土地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土地生产潜力模型 ,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土地承载力的耕地承载力部分进行了估算研究。研究表明 ,仅从耕地承载力来看 ,该区目前的总人口数已经超过了该区的耕地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综合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土地承载力各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甘南州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拟定了影响土地承载力提高的不同方案,并通过模型仿真结果来验证影响土地承载力提高的因子,最后分析了提高甘南州土地承载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评价一个地区剩余或潜在的土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能力,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潜力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人机交互判读解译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并结合江西省DEM数据,分析得出江西省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5 845.02 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14.9%;(2)各县(市、区)域之间可利用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不均衡;(3)经济发展较好并且人口密集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反之则较多。  相似文献   

18.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北平原区具备了土地连片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已势在必行,但仍存在土地细碎化、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灌溉设施薄弱、土地流转进一步推动规模经营能力受限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现状,探索了土地规模经营的转型特征及驱动。研究表明,河北省土地规模经营正处在土地流转集中型向合作经营和社会服务型转型的阶段,规模经营形态逐渐由单纯的土地流转向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并存的形态转型,其转型过程受农业生产力发展、经营主体利益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等因素驱动。因此,针对现阶段的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和转型特征,提出河北省应建立地块调换机制,促进土地集中;联动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以土地托管为引领,带动规模经营;发展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对西乡县平坝、丘陵、山区及全县平均状况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并依据历史产量资料。按照潜力利用率的增长趋势,对未来粮食产量作了长期预测,按照切合实际的消费水平,计算出未来各年的人口承载。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