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基于GIS分析技术,得到了济南市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一级分区以集水区水文条件3大水系为依据,分别为黄河水系、小清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划分3大流域外加城区组成.二级水生态分区则以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为主导因子.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则反映二组分区内功能差异,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维持、水环境支持、水资源支持4项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叠加方法,按主导功能类型完成流域内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相似文献   

2.
构建闽江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对流域控制单元水生态压力进行评价,将闽江流域划分为压力不同的分区,为开展流域水生态三级分区提供技术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水生态承载力概念辨析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承载力是近年来所提出的新兴科学概念,对于衡量水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向系统化、标准化发展,文中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水生态承载力发展进程,针对其概念不清与指标不一问题,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性科学辨析并界定了水生态承载力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采用"目标-准则-指标"层级框架,经代表性指标频度分析与专家经验判断构建了由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大核心功能构成的水生态承载力推荐指标体系。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实践方面提出水生态承载力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研究将为水生态承载力的科学评价、优化调控及其管理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内生态保护主体与经济发展主体之间竞争用水关系的重要手段.水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补偿金量化、多主体之间额度分配比例确定等一系列难题,目前国内3个主体以上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案例较少.本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流域多主体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模型;考虑流域内各主体的人均生态服务价值的水平及其横向对比,利用S型Pearl生长曲线函数确定各主体的人均水生态补偿系数,进而计算出各主体的水生态补偿总额.模型在汾河流域进行了实证应用,基于汾河流域6个地级行政分区2013~2017年的水资源、水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模拟计算了各地市逐年的生态补偿金额.结果表明,2013年忻州市和晋中市受偿金额分别为1 185万元和45万元,太原市、临汾市、吕梁市和运城市的支付金额分别为423万元、393万元、291万元和123万元.2013~2017年,太原市水生态补偿一直处于支付状态,其中2015年支付所占比例最高,为59%,2016~2017年支付金额减少,2017年支付比例降低为6%.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流域多主体水生态补偿核算模型可实现补偿金的动态核算,为流域补偿提供借鉴和参...  相似文献   

5.
漓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目标.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评价体系是保护和恢复流域水生态健康的基础.在此分析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与维护流域水生态健康目标的关系,介绍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和评价指标构成的一般原则,即应由水文、生境、水化学和生物等4个方面的指标构成,提出了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的初步计划.  相似文献   

6.
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采用系统动力学和隶属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设计了9个模拟方案,对其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叶尔羌河流域的最优发展方案,并提出了提高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具体措施,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保护的角度出发,依据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评价体系,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设计实现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系统.系统集成水质评价、水生态评价、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等模块,实现了对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的评价管理,提高了流域水生态管理在空间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流域管理组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太子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方法.针对太子河的实际情况,采用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M on tana法等计算了太子河各河段的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太子河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1.36×108m3,占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36.8×108m3的30.87%.分析表明太子河出现的断流及水污染问题与水的开发利用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梁伟 《天津科技》2010,37(6):46-48
通过分析水生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典型水域水环境与水生态及湿地三者的关联性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确定水生态环境特征进行水生态区划以确定不同分区的水环境、水生态的修复任务,指出科学、合理可行的修复路线,制定天津市水生态与湿地恢复规划。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水资源功能分区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保护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对比国际上水环境管理的趋势和先进理念,其功能区划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多以水体现状使用功能为基础进行划分,缺乏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考虑;也亦未考虑水体区域分异性,难以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中实现因地制宜.本文结合国际先进理念及相关理论,并充分考虑长江上游流域水系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特征,探讨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于流域的水文生态系统分区的初步思想,提出基于流域的水文生态系统分区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建立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评价及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给出长江上游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区划的方案.该区划方法充分体现了国外趋势与国内管理要求,同时兼顾流域尺度、协调思想、因地制宜和动态性,从而为长江上游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战略层次的科学参考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和环境需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的内涵.结合国内外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和玛纳斯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的研究思路、计算内容和方法,从而为定量评价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及水资源利用的特点,对长江水系生态流量的定义、确定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以金沙江虎跳峡、雅砻江锦屏、岷江上游和长江口等为例,说明长江生态流量确定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表明,对于地处湿润地区的长江水系生态流量确定,应从全流域综合考虑,在没有充分论证前,宜从宽设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入户访问和统计资料相结合方法,塔里木河对下游输水后农牧民经济收入和当地经济变化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被调查者赞同生态输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至少76%的农户家庭收入在输水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增加更显著。随着输水后放牧数量增加193%,平均家庭收入相应增加了近2倍,人均收入提高了181%;96%的居民认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输水有关。输水后两团场农林牧渔业生产年平均产值提高了141%,实际播种面积也增加18%。问卷调查的民意结果充分说明生态输水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突现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浅谈乌鲁木齐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乌鲁木齐河流域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该流域水环境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加强乌鲁木齐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保护乌鲁木齐河流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其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model,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eco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with 2. 038 2hm^2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pacity (0.422 2hm^2 higher than per capita EF), and 165 825hm^2 ecology surplus, the ecosystem in Upper Min River is generally secure at present. But the arable land is overweighed and omens an ecosecurity crisis. Meanwhile, problems such as low forest coverage rate, severe loss of water and soil, enlargement of aridvalley area,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degradation of pastures have been major threats to the eco-security of this regi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en thousand-yuan (RMB) GDP shows that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extensive, and there will be a rapid increase tendency of EF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present eco-security, the ways of use natural resources must be improved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6.
Aquatic ecosystems require ecological water allocation to prevent from being damag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nd undue exploit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estimates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EWRs) of typical areas in the Huaihe Basin to determine rational alloc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o- mote regional improv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main river course, including Hongze Lake and Nansi Lake,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 Calculational methods for the river and lake EWRs were based on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results and data availability. The monthly guarantee rate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monthly, flood period, non-flood period, and annual EWRs for the main river course and the main tributaries at two different guarantee rates. The minimum water level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annual EWRs for Hongze Lak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Nansi Lake of 1.521×10^9 m^3, 0.637×10^9 m^3, and 0.306×10^9 m^3.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quantity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ed to ecological uses in the Huaihe Basin during 1998-2003.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esent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s in the Huaihe Basin cannot satisfy the basic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for some years, especially years with less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17.
黑河流域(干)水资源优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河流域(干)水资源基本特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基础,根据上、中、下游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动态规划法的流域水资源优化利用方案和优化管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动态规划法对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粮食产地、能源基地,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黄河流域用水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多,且上游取水量减少,中下游取水量增多。本文通过对2000—2021年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耗水量现状以及2004—2021年流域用水结构的分析,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存在水资源价格调整不到位、配置不合时宜、流域产业转型动力不足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价格体系、推动流域的生态补偿、建立水资源监管机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新格局的建议。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问题探究与优化有助于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大型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球其他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修河流域1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该文分析了2000、2010、2019年修河流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保护方面综合考虑农业生态、城镇生态、自然生态3个子系统选取了13个指标因子,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选取了22个指标因子,对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修河流域生态保护指数内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形成 “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的格局; 2)2000—2019年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内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上游和中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下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3)2000—2019年修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处于磨合阶段,状态较好,呈现增长态势; 4)修河流域耦合协调度的发展趋势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从空间格局上看,受自然、区位、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修河流域生态本底较好,中游和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明显优于下游地区生态保护,下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计算渗流的方法,论述了生态需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北江河道为例,研究了河流的地下水位、渗流范围、渗流流量以及生态需水的作用,给出了北江河道的渗透计算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