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通俗讲演所是当时以"通俗讲演"为主要方式对广大民众(尤其是下层民众)进行思想文化启蒙及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它肇兴于近代思想启蒙对象下移、近代文化下倾及社会教育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北洋政府统治前期,尤其在1915至1918年间,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大力推进,再加之全国政局相对安定,各地通俗教育讲演所数量增长较快,出现了其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黄金期"。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全国统一至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民国通俗讲演所事业突飞猛进,步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黄金期",进而达到巅峰。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比之民众教育馆,学界的研究存在巨大不足,急需改进。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的研究概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专著论文方面,教育、统计类期刊方面,通俗讲演稿汇编方面。当代研究包括史料的整理、著作及论文。至于其不足之处,涉及宏观研究、微观研究、研究角度及史料的发掘与运用,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3.
由近代到现代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尝试了各种启蒙的策略 :引进格致器物之学 ,着眼于增人知 ;输入各种政治模式 ,着眼于佐人治 ;引入各种思想学说 ,着眼于启人思。这三种相继而起的启蒙策略 ,显示了由外而内的演进趋势。分析这三种启蒙策略 ,启蒙主体所预设的启蒙对象是占民众少数的知识分子群体。而更大多数的民众则属于启蒙者的盲点。早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先生已经注意到这一启蒙运动的误区 ,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对占大多数的下层民众的启蒙上。文学是鲁迅先生所首选的启蒙手段 ,同时本着“增人感”的启蒙思路 ,鲁迅先生认为 :美术更适合于下层民众的启蒙  相似文献   

4.
通俗教育是晚清新政时期倡导开民智、立新民的产物,通俗教育不仅被时人赋予了"普及教育"的重任,还具有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开通社会文明之功效。因此,通俗教育的推行多立足于底层社会,注重与戏曲、小说、演讲等大众娱乐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这些通俗教育活动虽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之成绩,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底层民众起到了思想启蒙、普及现代社会文化知识、改良社会风气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0年12月19日周作人应少年中国学会之邀讲演宗教问题,为学会讨论和决定宗教信仰问题提供资料和方法指导。这是他在学会的唯一一次宗教讲演,而《知堂回想录》则说成是第三次讲演。导致这种忆误的原因,主要是周作人当时混淆了少年学会与少年中国学会两个团体,以及日记“至第三次少年中国学会讲演”之误。  相似文献   

6.
<正> 甘肃社会教育开始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作初步探讨。一、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1、为了提高甘肃民众的文化水平,必须提倡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对象是民众,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废除死刑的障碍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或者国民素质不高,而是民众关于死刑的报应观念及政界关于死刑的威慑观念。改变关于死刑的报应及威慑观念是废除死刑的必由之路,而观念的改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下或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不大,主要是一个启蒙、宣传、教育问题,政府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学界在改变观念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成立推进死刑废除的民间组织并从事相关活动或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合力促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大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大学的崛起,不是单一因素的产物,是各种因素合力促成的.本文在了解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总体层面上分析民国成立前后的国内外社会背景;以及具体层面上国内的上层力量-政府、教育行政当局;民间力量-社会各界先进力量,即校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私立大学;国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多元影响-教会大学、留学教育、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等方面解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社会动因.力图客观、全面把握这一时期大学崛起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企业党建工作迫在眉睫,而加强基层企业党建应围绕"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力促工作常态化实;大力惩治"四风",优化干群关系;创新企业文化,积极利用好这一载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大党员队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0.
民众教育(社会教育)是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在全国民众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以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为个案,概述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发展脉络和组织机构,探究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发展和实施状况,民众教育尽管有政府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但对民众的智慧开启、文化普及、职业培训起到了积极作用,是社会进步和教育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发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号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处于县市一级这个层面的科技工作如何抓,抓什么,如何做好科技长入经济这篇大文章,本文就此略谈粗浅之见。科技兴市不能仅作为一句热门口号,而更应切实转变为企业的行为和政府的行为,乃至全社会的行为。众所周知,"科教兴国"在宏观上是三大战略之中的主体战略。落实到基层,就决不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镇、村,一个企业口头的一句"时髦"口号,而应是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镇、本厂的实际,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克服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近世是一个"过渡时代"。这体现在城市交通方面,即传统交通向新式交通的转变,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向集中的大众化公共交通转变。长期封禁之东北地区,因这一转变而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鲜明而剧烈的。近代东北城市中公共交通体系的建构,对民众生活的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民众生活观念诸多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问:革命歌谣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过去的革命歌谣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诉说劳苦大众苦难的;二、与地主、反动派作斗争的;三、反映解放区人民生活和建设的。 问:有人说,现在年青人文化水平提高了,比较喜欢看表现手法、意境新的新诗,对通俗的歌谣认为没有什么看头,对吗? 答:俗文学与雅文学是创作风格的区别,而不是高低之分。作品质量的高低,要通过对具体的作品的分析,而不能只看形式。雅文学有名著名篇,俗文学也有不朽之作。至于有人  相似文献   

14.
通俗文化的流行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通俗文化的流行是不争的事实。何谓通俗文化以及通俗文化流行的原因,如何通过对通俗文化的评判与引导,使其向先进文化乃至于经典文化嬗变,本文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阐述。引领先进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在理论上、实践中正确认识通俗文化流行与嬗变的规律,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周时期的里君是专称,指基层最小居民组织单位的行政首长,职掌一里行政事务。里居是里君的误写,不是专称。里人是泛称,泛指一里之中的一般民众。西周基层的里君演变为东周基层居民单位的一里行政首脑,各国里长的名称虽有不同,但职能相近。这一重要基层里吏职位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相似文献   

16.
"三严三实"在推进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指向,创新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硬举措",是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新的切入点。探索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必须依托互联网和自媒体等技术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精髓,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政府服务、基层政府队伍建设。以"三严三实"为行动目标,探索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常态机制,用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改进基层政府廉政生态,推进"三严三实"全面占领基层的政治思想主流文化阵地,是营造基层政府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的政治文化新生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早已不言而喻,其在东莞水乡的建设中亦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角色功能和传播路径两个层面对大众传媒在东莞水乡建设中的功用展开分析。我们认为大众传媒应做好三个方面的传播工作:一是作为挖掘者的纵向传播,深入挖掘东莞水乡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构建东莞水乡资源元素库;二是作为借鉴者的横向传播,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成熟水乡地区的成功经验;三是关注城市主体的人本传播,构筑"以人为本"的水乡文化,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聚集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思想进行简单的阐释,顺着"神话--启蒙--神话"的这样一个逻辑结构,从启蒙历史的长河中看到,启蒙一方面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取代了宗教的信仰;另一方面它所提倡的理性使人们在坚信自由、平等、民主的同时陷入了工具理性的桎梏中。尤其在文化工业社会中,使原本的启蒙走向了神话。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民族通俗"唱法,简称民通唱法,是近些年来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探索成果。较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分别从当今多元文化背景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两个层面分析"民通唱法"形成产生的文化原因及社会原因,对"民通"文化现象进行解读,进而对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新唱法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4,(1):76-80
民国时期发生了两场有关立宪的论争:第一场发生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和袁世凯为首的保守党之间;第二场发生在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和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之间。两场论争都以内战再起,民主共和夭折为结果,但却留给后人诸多启示:第一,在民主共和的理念上的不正确理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二,没有本土资源的支持,民主观念的产生和普及无从谈起;第三,"自在"的民众成为"自为"的民众,是民主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