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隧道环境与陆地上移动通信有显著不同,需要对其无线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射线跟踪法,能够对隧道环境无线信道特性高效地仿真,降低了射线跟踪的计算复杂度,同时采用一种新的坐标系描述弯道的几何形状,便于对弯道部分进行射线跟踪.本文将路径损耗的仿真结果与北京地铁14号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表明:改进的射线跟踪法能够有效地预测路径损耗;直道中K因子在-8~25 dB范围内变化,且随着距离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入射及反弹射线跟踪算法(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 tracing,SBR)中接收球半径通常难以准确确定导致信道仿真出现射线泄露或射线重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认知的改进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动态调整接收球半径,进而提升射线跟踪算法的信道仿真精度.针对收发端为大规模阵列天线时,SBR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天线方向图的发射方法,用以提高使用大规模天线时的信道仿真效率.将改进的SBR信道仿真与基于传统SBR信道仿真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针对单天线,使用本文方法仿真获取的单天线路径损耗均方根误差为2.6 dB,误差小于传统的SBR信道仿真;针对大规模阵列天线仿真,使用本文方法进行接收功率单次仿真的平均时间比传统SBR仿真节省了97%. 相似文献
3.
4.
城市隧道封闭狭长的结构使其内部的电波传播特性不同于室外,其内部的无线信号覆盖情况一直都被广泛关注.隧道内的无线通信系统可承载安全管理、调度指挥等业务,在行业信息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天线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布式天线系统已逐步应用在城市隧道内.采用高性能射线跟踪技术开展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无线信道仿真,得到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署方案,并对分布式天线系统和泄漏电缆系统的无线信号覆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城市隧道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间隔采用400 m即可满足接收门限要求且可实现近似泄漏电缆的均匀覆盖效果,为城市隧道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署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无线电波自由空间传输理论和无线电波反射、散射理论。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月球通信环境建立了相应的电波传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对于设计月球通信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无线信道的OFDM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学习OFDM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研究OFDM技术在新一代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与实现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刘海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0,(20):30-30
介绍了无线信道的概念和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分析了无线信道中影响移动无线通信信号传输质量的原因,对提高移动通信质量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射线跟踪法建立地铁隧道环境下2.4GHz频段的无线信道模型,分析此场景下断面类型、收发位置、断面面积和天线极化对路径损耗特性的影响,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起无线信道模型对于移动通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对于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移动通信信息系统而言,能够了解移动信道的特点,以便在规划移动通信网时能够综合各方面的通信特点,确定无线设备的最终参数.所以,本文将会重点介绍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及其电波传播与信号... 相似文献
10.
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的动态信道分配策略(channel-state-based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CSDCA)。该算法利用控制信道交互的信息,通过Hello消息的交换、发送请求(request-to-send,RTS)和允许发送(clear-to-send,CTS)的信道协商、数据传输3个阶段实现信道的动态分配,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MWMN)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真实巷道中电波传播的特性,必须考虑巷道壁电导率的影响。根据圆形巷道和矩形巷道的电波传播模型,分析了电波衰减率和电导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电导率断点的概念。研究结果显示:当电导率小于断点时,电磁波衰减率几乎不受影响,当电导率高于断点时,电磁波传播特性会有较大的变化。电导率断点主要受传播频率的影响,而与巷道横截面尺寸和极化方式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噪声信道模型的汉字识别后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下文关系进行汉字识别后处理时 ,若候选字集中不含有正确字符 ,文本识别率的提高会受到很大限制。基于单字识别系统的噪声信道模型 ,文中提出一种扩充候选字集的方法 ,利用单字识别给出的候选字来推测可能正确的字 ,并将它们与识别候选字进行集成 ,得到新的候选字集。30 0套脱机手写体样本的测试表明 ,新候选字集的 5 0选平均错误率较原先的识别候选字集下降了 37.88%。脱机手写体文本 (约 8万字 )识别后处理中 ,语言模型为基于字的bigram时 ,文本平均识别率从扩充候选字之前的 93.93%提高至 95 .82 % ,错误率下降了 31.14%。 相似文献
13.
14.
无线通信信道的空间特性十分复杂,通信信道的精细仿真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和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基于单反射椭圆模型的多径信道模型原理,根据随机变量函数的变换原理,推导了由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样本得到TOA、DOA样本的仿真原理.就仿真结果和理想理论进行了对比,效果良好,说明这一仿真原理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利用Lagrange乘数法和互信息与熵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试验信道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给出了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参量表示式,分析了该参量表示式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举例说明了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感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信道的动态特性,对感知无线电频谱占有模型进行了研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频谱占用情况以及信道状态变化情况进行概率统计和估计,基于估计结果,进行实时预测频谱占用情况和实现信道容量估计,并给出了一个容量估计公式。仿真结果显示信道状态预测及容量估计准确性很高,为基于QoS的感知无线电动态选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可以利用空间分集技术进一步挖掘空间域增益,从而大幅度提升无线通信系统能量效率和功率效率.真实可靠的信道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实践的基础.本文基于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真实测量,研究了大规模多天线无线信道的时间色散特性,并对比了1.472 5GHz和4.45GHz两个中心工作频点下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功率分布、均方根时延和相干带宽等测量结果.结果证明:传统通信系统中广泛接受的平稳非相关散射的理论假设不成立,在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中多径衰落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一次闪电回击过程的光谱为例,采用二谱线法和多谱线法对通道温度进行了计算.对比所得数据发现,多谱线法可以部分地消除二谱线法中因所选谱线组不同而引起的计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利用谱线相对强度进行闪电通道温度研究时,运用多谱线法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