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AreGIS Engine技术为核心,.NET为开发平台,集成SQLServer、WinForm和一键导出word等技术,设计了北海区海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评价系统,实现监测数据导入与标准化处理、监测数据预警、数据库管理、查询与统计、海水质量评价和一键式产品制作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良好。利用代码实现Spatial Analyst Tools中的分析功能,可显著提高业务人员的办公效率和业务质量,为其他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的研发提供了示范,并为海洋管理部门实时掌握海洋监测数据信息、快速诊断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海洋放射性监测是保障海洋核环境安全的重要支撑。回顾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海洋的放射性排放特点、监测内容和监测结果,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放射性监测工作,总结分析了海洋放射性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数据指导核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进展,为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数据库、GIS等技术集成多手段的海洋监测技术,建立综合海洋综合监测集成系统,实现对海洋环境全方位的立体监测,监测海洋生态环境的状况与动态变化;开展数据集成,提供实时/准实时监测数据和综合信息,为渤海海洋环境分析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更好的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海洋生态现场检测的灵敏度、精度并降低检出限,针对海水测量产生的信号具有统一幅频的特点,进行幅频特性分析,掌握干扰信号的频域特征,通过过滤海水检测信号,获得真实的监测数据。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为海洋生态环境现场监测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面向分布式共享的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时空监测数据分布式共享中的网络传输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式编码与实时压缩的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建立了面向服务的海洋时空数据分布式共享框架,采用GML、KML、GeoJSON实现了海洋监测数据的编码式表达,采用压缩算法实现了数据实时高效传输。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设计和部署了面向海洋应用的分布式GIS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eoJSON和Deflate 6/GZIP建立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在分布式共享与集成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和较突出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6.
海洋垃圾主要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根据2011~2015年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山东省8处典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分布、组成和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山东省海滩垃圾数量密度为87 557个/km~2,质量密度为1 255.52 kg/km~2;大块/特大块漂浮垃圾数量密度为58个/km~2;中块/小块漂浮垃圾数量密度为4 515个/km~2,质量密度为51.25 kg/km~2;海底垃圾平均数量密度为800个/km~2,质量密度为220.56 kg/km~2。海洋垃圾数量以塑料类最多,约占总量的54.16%。海洋垃圾来源以人类海岸活动的海洋垃圾数量最多,约占77.09%。山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除海滩垃圾质量密度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均高于中国东部沿海海域(ECS)监测数据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有效监测渤海辽东湾海冰状况,指导破冰船破冰,保障冬季冰期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生产。【方法】在辽东湾石油平台上构建海冰测量系统,利用视频测冰技术、视频冰速测量技术及气象观测多种手段,在2011—2015年度连续4年冬季冰期观测平台周边海冰形貌、范围、运动轨迹,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给出24h海冰预报。【结果】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冰监测系统对海冰冰量、冰厚、冰速、冰类型监测数据准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海冰实施年、月、周、24h预报,短期预报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其中24h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结论】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冰监测系统是一套运行可靠的监测系统,能准确地观测海冰的运行趋势,为冬季渤海辽东湾的抗冰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卫星通信因其覆盖面广、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等优点,在海洋监测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天通卫星通信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可靠性强、实时性强、保密性强等优势,可满足海洋浮标监测大数据量传输、安全保密性高的需求.笔者设计了基于天通卫星通信的海洋浮标监测系统,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天通卫星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岸养殖海域管理效率低、传统养殖服务平台数据融合度差的问题,以养殖海域为对象,运用高分辨率摄像数据、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卫星定位数据、水质环境监测数据、养殖区域规划数据等的融合算法,研发智慧养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海域环境电子围栏、养殖密度监测、海洋执法等智慧化应用。提出利用基于Canny算子的HSV预处理算法对养殖密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智慧养殖服务平台的监测数据更接近于实际养殖密度,该研究对海水养殖的生产管理、政府执法、海洋环境保护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赤潮是目前已知的海洋最大的生态灾害之一,它危及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建立了多种预警模型综合运用的赤潮预警系统。在赤潮监控预警业务分析的基础上,集成浮标、船载快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实时获取监控海区的赤潮相关各要素的状况与动态变化数据,开展赤潮监测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评价等信息产品制作与服务技术,分析确定赤潮生消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该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赤潮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实时或准实时地监测赤潮环境要素状况与动态变化,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和综合信息,并能对重点监控区进行赤潮监控预警。  相似文献   

11.
自动监测网络实时在线监测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通过研究和分析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网络在水质污染评价和赤潮预警方面的应用,提出构建基于自动监测网络的陆海统筹环境监控预警系统,为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海洋牧场监测评估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海洋牧场建立、管理、效益提升和安全保障等多个环节。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综合监测评估技术及应用取得一定进展,比如多功能环境资源监测平台、基于光学和声学的生物监测技术、生态系统模型评估等工作,极大提高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在总结当前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方法及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希望对海洋牧场监测评估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油液监测的船舶机械维修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基于油液监测的船舶机械维修决策研究,介绍了主要研究结果,特别是给出了维修决策的模型.结果表明:油液监测技术对船舶机械是有效的,根据监测结果可以作出维修决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环境管理需求,提出并开发了基于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系统,完成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时处理.研究了精确检测的方法与算法.系统综合运用无线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远程GPRS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基于Internet显示平台的监测点管理查询技术,实现实时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海洋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轻量化、低功耗的多参数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LoRa和GRPS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联合网关,实现监测节点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交换.在服务器端构建了数据管理平台,用于完成对采集数据的接收、显示及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目标海洋区域的智能化和长期性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6.
可视化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有利于科学监测和保护滩涂资源.针对目前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存在空间和属性信息关联不足、系统复用性和可扩展性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滩涂资源的可视化展示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在GIS实体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GML的映射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实现了GIS对象及属性的动态管理;在图层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MapObject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实现了多种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插件技术,实现了系统功能的封装和复用.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可视化展示,对于海洋滩涂资源的保护和服务海洋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海洋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软件,结合营养盐、多参数、海水总有机碳等传感器的使用,实现了对水质综合参数、营养物质、有机物等多项海洋生态参数的实时自动监测,并通过DTU数据传输终端将数据实时传送至用户数据中心。该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数据结构较稳定,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较强,界面生动清晰,用户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运行稳定,数据通信可靠,可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