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证人拒绝作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在我国建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具有人性基础、理性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也有强烈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证人证言是司法实践中使用最频繁、理论研究所涉及到的最复杂的法定证据之一。诉讼过程中,证人证言对于确定侦查或调查方向、认定案件事实、完成诉讼任务、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证人证言证明力比较低下,影响了它在诉讼中应有作用的发挥。本文拟对我国现行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证明力予以探讨,并对如何提高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提出自己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执法司法环节及我国刑诉法的相关制度构建的欠缺有关.为此,提出了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完善证人作证的法律保障,追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等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4.
证人证言和证人辨认是警方获取关键信息的重要途径,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介绍了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因素的影响。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5.
田大勇 《科技信息》2009,(33):I0391-I0391,I0384
为了解决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对亲属证言的简单排斥问题,运用逻辑推理、经验法则和认证规则来认定亲属证言,从而正确处理民事案件,文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的刑事诉讼法施行后,我国引入了对抗式的审判方式。对抗制的审判方式要求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当前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率很低。为了提高证人出庭率,不少学者提出“证人拒证犯罪化”的主张。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尚不具备“证人拒证犯罪化”的条件。如我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没有建立证人拒证权制度、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度,从而使每个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实际上不可能,“证人拒证犯罪化”不是解决证人出庭率低这一问题的对症良方。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刑事诉讼中证人拒绝作证的问题,在我国立法中应将证人出庭作证设定为义务,明示证人拒证的责任,同时还应设定法官失知、强制证人作证的义务和法官不履行该义务所承担的责任。只有在立法上规范了证人的行为,证人拒证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西方国家的三审终审制和我国的二审终审制对证人证言影响的阐述,认为在中国的证人证言制度下,需要对审级制度进行重构,即建立四级三审终审制度。  相似文献   

9.
证人的拒证权是一种免证特权。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大多数国家,其民事诉讼法中都规定了拒证权制度,以期确保“发现真实”与保障证人及其证言所涉及的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两者之间的平衡,拒证权的确立是对各种社会价值进行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一制度的设立符合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要求,也是对在特殊情况下强制证人作证所去利弊的一种纠正。我国设立证人拒证权的立法构想包括证人享有拒证权的情形,证人行使拒证权的具体程序设计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困扰我国审判实践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在证人作证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且提出应在建立证人适格制度、免证制度、规范询问证人程序、明确证人作证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确立了亲属间的拒证权制度,而我国作为一个有二千年"亲亲相隐"法制渊源的国家,在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却长期没有这一制度的任何规定。亲属拒证权制度在世界及我国历史中逐渐演进和发展,从基本的伦理道德理念着眼,亲属拒证权在我国现代法律意识中存在一定的空间,这项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欠,及时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之保障,预防刑事被害人因心理失衡而引发的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犯罪逆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法律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台湾辩护权发展较早,且受实务上法官造法的承认,其体系远较大陆地区刑事诉讼法完整,各种构成要件和违反的效果都有明白规定.其中尤以强制辩护、侦查与羁押中的会见权的实务经验值得大陆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权改革是各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博弈的过程。本文在博弈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林地转出方和林地转入方三个主要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林地流转,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政府协调,加强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并创新林地流转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任何程序技术、活动规则和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创制的,证据保全也不例外。一般认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司法程序最主要的两个价值目标。因此,证据保全也必须有利于诉讼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司法鉴定活动对于有效地保障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实践中,对于司法鉴定的属性、司法鉴定权的启动和管理、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资格、鉴定人负责制度和出庭作证的义务等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对于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一是要认真按照《决定》的规定,理顺司法鉴定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尽快制定鉴定人资格体系和行业准入管理制度,把司法鉴定制度纳入法制化、正规化建设轨道;三是要逐渐实行鉴定职业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诉讼民主化、科学化的深入发展,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是否应当确立沉默权的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沉默权的起源、发展、现状、内容等方面来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在中国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配套机制,而在刑事司法鉴定中其作用更是不容忽视。鉴于我国现有司法鉴定体制中出现的鉴定机构性质不明、鉴定结论审查判断不科学等顽症.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的现状出发,结合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建构刑事鉴定专家辅助人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作为被害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维护被害人独立完整的人格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却由于现行法律缺乏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规定,致使被害人隐私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屡屡遭受侵害,一度引起学界对“被害人二次被害化”[1]问题的思考。鉴于此,本文以侵权行为的特点及其成因为分析对象,展开对刑事被害人隐私权侵权现象的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20.
对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准确理解,是研究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基础.然而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如何体现、以何种形式体现,理论上缺乏统一的认识,法律定位不清,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以被害人、刑事被害人、刑事诉讼被害人为线索将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界定刑事诉讼被害人,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特征,以利于对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