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城镇连接着农村和城市,是城市化的农村,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的研究,指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进步发展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了我国城市发展进步.路桥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项目,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拉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深刻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城市化建设,本文以道路桥梁施工为基本研究切入点,就当前存在的路面病害问题进行分析,并...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是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因此研究小城镇建设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的现状特点,然后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锡农村城市化是全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缩影。五十年来,无锡地区的农村城市化经历了曲折发展期、加速发展期到规范发展期,走出了一条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的成功之路,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对农村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和农村城市化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瑾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7-7,85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城市化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西北地区更因其低城市化率而难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近20多年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西北地区如何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合理、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化水平,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精准分析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因素,稳步推进城市化机制的运转,依据2002—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面板数据,分析了与中国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主要中国城市化驱动因素的计量回归模型,研究得出产值、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等是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和进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大局,也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加速西部建设步伐,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与城市化相关理论的分析,国际、国内以及西部自身条件的现实对比,论证了我国当前西部开发必须走城市化建设道路,最后提出了发展思路,对加快我国西部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关系着每一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我国公共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并且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行的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不断的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的提升我们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转型的有效保障.河南省城市化建设的特征是: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明显;中原城市群牵动辐射力弱,首位城市作用小.人口基数庞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其基本制约因素.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背号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实施分域引导等策略可有效提高河南省城市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土地开发整理在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土地开发整理与城市化建设的互动关系两个方面讨论土地开发整理与城市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崔敏  曹荣林 《河南科学》2010,28(8):1019-1023
基于城市化动力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水库移民、产业支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行政力量是淅川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依此提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特色小镇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推动其可持续性地快速发展,还有利于产城结合和城镇化建设。在国内外既有理论研究成果述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域旅游的内涵,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框架和运营模式,从而为我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以及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对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农村城镇化主要形式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农村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和方法,分析农村城镇化形成发展的生态过程与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型城镇化,作为省一级行动2006年发源于浙江省.2010年,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31次会议专题讨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引起省委书记卢展工高度重视,并对会议纪要作出重要批示.2011年8月1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舞钢市调研时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新观点,并全面推动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调查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与传统城镇化整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筹措、居民就业、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七个难题,并通过确立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确实通过新型城镇化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等对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结论认为,要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具有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相关政策持续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奠定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于多准则判断的城市边缘区界定法,对广州市1990、2000及2009年的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广州市发展模式已经从“单核心”扩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点-轴”扩展模式,最终将形成以“多核心”为典型特征的广州大都市区;②1990年初期,广州市处于城市化加速期,整体显得较为粗放、混乱、无序。2000年以后,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重心向南部移动;③城市空间扩张与破碎度变化规律具有同步性和相似性,城市核心区的破碎度变化幅度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指示作用;④城市边缘区是一种极其敏感与不稳定的时空综合体。发展初期多表现为不连续的、破碎,进入发展后期,其空间形态变得连续、紧凑,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将伴随着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始终。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基金制对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培养人才、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和扩大对外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它的申报、研究、管理是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交通、城市化、能源、环保多方面的统一,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在我国未来综合交通系统中,应大力发展节油洁净的电气化交通。上海磁浮示范线的建成与顺利运营,宣告了作为人类第六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磁浮交通已经诞生,它将在我国综合交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从开拓应用、推进产业化与加强技术的研究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在我国积极发展磁浮交通的有关战略性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城市化与城市游憩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对2014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化与城市游憩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为了提高两者的协调度,首先要通过发展社会经济来提升城市化水平,然后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同时,除了建设好基础型环境外,更要通过加强吸引型环境建设来提升城市游憩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是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区.2012年,经济带的城镇化水平均超过了34%,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长期以来经济带城镇化呈现典型的粗放外延发展特征,存在城镇化水平总体滞后、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以霍州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乏力、土地资源供给趋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经济带应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转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种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究竟表现出何种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将CGE(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综合劳动力数量、农户消费、农户收入、农业GDP等多种要素构建了CGE模型.针对东、中、西3大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证研究假设条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业GDP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旅游业及其他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