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应用光速不变性原理推导洛仑兹变换和超光束洛仑兹变换,指出以超光速洛仑兹变换为数学基础可以建立超光速狭义相对论,本文顺便指出,平动梁氏变换和转动梁氏变换均可推广到超光速领域,于是可建立超光速梁氏相对论。  相似文献   

2.
相对论和超光速——Ⅰ.运动学部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表明,如果我们认识到狭义相对论不能排斤超光速运动存在的可能性,并按爱因斯坦的方法重新讨论狭义相对论,一个新的运动学将可建立.当物质以亚光速运动时,它将保留狭义相对论运动学的全部意义;而当物质以超光速运动时,则给出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狭义相对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子力学(QM)在本质上具有非经典性、微观性和非局域性,故量子力学与狭义相对论(SR)在根本上不具有一致性。EPR论文集中代表了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不满和捍卫狭义相对论自然观的意图。虽然狭义相对论不允许超光速状态,但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表示出现超光速是可能的。实际上,超光速问题是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有尖锐矛盾的证明。对已有超光速实验作分类整理后指出,不少实验很象是一种量子行为,而这些实验是对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研究的激励。最后指出,对光子静质量虽已做过许多研究,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快子运动学的基础上,讨论了超光速坐标变换中物理规律的协变性,把相对论电动力学从亚光速粒子推广到超光速粒子。  相似文献   

5.
论述量子远程通信这种超空间性质传输的物理本质尚不清楚,与超光速运动有无联系也不清楚;若考虑虚数“i”的作用,狭义相对论可与物质的超光速运动相容,且不违反因果律;既使自然界存在超光速的物质运动也不可能动摇狭义相对论;建议设计实验测量德布罗意波的相速度,深入研究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6.
超光速佯谬和中微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因果原理意味着任何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然而,有许多讨论超光速运动粒子的尝试,这些讨论或者是在狭义相对论的框架下进行的,或者是超越了狭义相对论。这些讨论都遇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即“超光速佯谬”。文中详细分析了这种佯谬,并证明它在与狭义相对论兼容的量子理论中显然是不出现的。在实在世界中,中微子最可能是一种超光速粒子。  相似文献   

7.
论述量子远程通信这种超空间性质传输的物理本质尚不清楚,与超光速运动有无联系也不清楚;若考虑清数“i”的作用,狭义相对论可与物质的超光速运动相容,且不违反应因果律;既使自然界存在超光速的物质运动也不可能动摇狭义相对论;建议设计实验测量德布罗皮的相速度,深入研究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大量事实说明,超光速研究的历史几乎与相对论的提出一样长久,并已发展为一项严肃的研究活动和独立的学科分支,处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电子学三者的汇合处。讨论了EPR思维——Bell定理——Aspect实验这一发展的意义。认为应在Bohm量子位概念基础上研究量子场以解释超光速现象。对已有的微波超光速实验,指出应重视粒子穿过截止波导时几乎无相位变化这一特点。对1996年10月的北京座谈会作了评述。指出还应关注天文学、气象学观测中发现的超光速现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推理以及部分的假设推理出:(1)暗物质就是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的粒子或星体.(2)黑洞就是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或旋转(自转或公转)的质量巨大的星体.(3)暗物质和黑洞的化学组成和常规物质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一个科学猜想:自然界的物体运动速度覆盖从0到∞的全部数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超光速世界的物理规律在物体速度趋于光速时以Einstein相对论为极限。提出了超光速测量的新思路,即利用系统经济学的层级战略思想,增加超光速测量的维数:至少增加一个变量同时和光速一起测量,或者考虑增加测量仪器的维数。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23,(6):50-51
<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非常快,每秒大约30万千米。那么,如果超过光速的速度,即“超光速”得以实现的话,会发生什么呢?理论上可能存在始终以超光速运动的粒子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这一定律吧。这是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创建的狭义相对论推导出的结论。根据狭义相对论,使某个物体加速时,随着其速度接近光速,其再加速时需要巨大的能量。要想将普通物体加速到超过光速,  相似文献   

12.
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指出,真空中的光速相对于任何惯性系沿任一方向恒为C,并与光源运动无关。由于狭义相对论的巨大成就,使得人们对光速是极限速度这个结论,多年来未能引起怀疑。但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是否存在超光速粒子的新课题。近年来已发表过不少文章,在理论和实验上做了不少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遵从下列原则把狭义相对论扩展到超光速领域:(ⅰ) 承认有超光速物质就必须承认有超光速惯性系,(ⅱ) 保留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但内容要扩充。结论:(ⅰ) 慢子(亚光速粒子)只能有正质量,快子(超光速粒子)只能有负质量,(ⅱ) 爱因斯垣质能联系定律适用于慢子,快子和光子等整个物质领域,(ⅲ) 光子也有正负质能两类。  相似文献   

14.
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C是一切物质运动和信号传播速度的极限速度。这一重要结论很容易被误解为光速C(以下光速均指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切速度的极限,即任何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本文通过几种物理现象,说明在物理学中不难找到超光速的例子,以求加深对光速极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如果把作用量视为一个与力、能量和动量平权的物理量,那么经典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和狄拉克的相对论电子理论有了统一的数学基础. 由此推测“反物质”本质上是超光速物质的亚光速表象,并预言它们在引力场中是受到引力场的排斥的. 本文进一步讨论基于芬斯勒时空结构中的相对论的物理特征,特别指出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锥”作为突变临界面的特殊性质,构成了以光速为相互作用传递速度的“作用力”的“吸引”和“排斥”表象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超光速粒子的各种模型作了讨论,指出其中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之所以难以克服是由于它们违反了物理学的基本原则如守恒律、因果律、迭加原理等,而且也和相对论的根本原理不相容。其次,本文简述了近十几年来探索超光速粒子的实验,对某些肯定超光速粒子存在的实验作了评述,并指出所有这些实验均给出否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视超光速运动的相对论超光速模型[1 ] 的基础上 ,进一步给出视超光速源的核与子源的视速度方程、核与子源速率相等条件下的真实速度方程、核与子源设为光速时的视速度关系方程。然后将观测到的视速度 Vapp和由自康普顿散射机制推算的喷流与视线的夹角θ的数据代入真实速度方程 ,所得值再代入核与子源的视速度方程 ,结果表明 ,离我们而去的核表现为“固定”,而向我们而来的子源表现为超光速 ,二现象在相对超光速模型中得以统一。 [1]及本文对单一天体的运动也适用。  相似文献   

18.
二参量描述的超光速中微子述的超光速中微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中微子质量平方是负值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关于超光速中微子的量子理论,用一个和最大宇称破坏相关的质量项将两个Weyl方程耦合在一起,得到一个描述具有永久螺旋度且超光速运动的中微子的新方程,超光速粒子的速度在(0,∞)范围内变化,其内部上干迭加的两个矛盾场的相对变化导致亚光速粒子和超光速粒子的各种奇异特性,这个理论和狭义相对论是兼容的,因而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修正的狭义相对论进行了补充讨论,并建立了修正的广义相对论,它在超光速情形不出现逻辑诡辩。  相似文献   

20.
2000年7月20日,Nature杂志全文发表了王力军的“辅助增益超光速的光传播”研究论文,王力军等的超光速c实验涉及到经典波动力学、量子光学、量子化学、狭义相对论、微观过程的物理模型及其作用机理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代的实验方法、技巧,因此,不仅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不少争论,王力军本人在回答记者时的某些说法也前后矛盾,目前,争论的内容是:实验的可重复性=是否违背因果关系、是否与狭义相对论有矛盾,笔者仔细研究了王力军等报道的原文,认为:王力军的实验是成功的;即使有一个光子被证明超过真空中的光速c,也是狭义相对论不能允许的;尽管王力军实验结果与狭义相对论的矛盾玩法回避,然而,所谓违背因果关系的评论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