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新石器”时期是原始社会艺术思想发展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原始初民就地取材,创造了大量的彩陶。彩陶纹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取向,体现了原始的思维特征,当时在彩陶纹饰中运用的形式美法则,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同时也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蔚  潘文明 《科技信息》2010,(20):133-133
中华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原始的《易》画成八卦,将天地问万物的现象都包括在内,《周易》就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园林是营造空间的学问,园林营造空间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就必须师法自然.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可以说,中国园林是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轨迹而发展变化的,在学习八卦中汲取营养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鬼神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思想元素之一,它既反映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处理,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蕴涵着对建构稳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思想路径和基本原则。中国的鬼神观念源于原始社会。在中国社会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思想格局中,又具有各自的特征。其中,儒家的鬼神观念具有实用理性的特点,而道家,确切地说是道教的鬼神观念主要是超凡脱俗的神仙思想,而佛教除了佛、菩萨等观念外,宣扬生死轮回,其中轮回中有“阿修罗”和“饿鬼”,而禅宗则宣扬一种超脱烦恼的自在佛。  相似文献   

4.
“八卦”是最近几年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时尚词语。它的含义有了新的发展。从语义、语源、流行成因等方面论述“八卦”一词的新义新用法。  相似文献   

5.
李秀成的“保民为乐”与洪仁玕的“革故鼎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后世两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即李秀成的“保民为乐”思想和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保民为乐”提倡尊重他人的人生价值和人格,是一种人道精神、人本精神;“革故鼎新”建立在对近代社会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仿效“西法”,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精神。李秀成和洪仁开是同时代的人物,但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李秀成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改朝换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不可能将中国推向富强。洪仁开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提出了《资政新篇》;从太平天国本身说,《资政新篇》没有得到实施,但是,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整体来观察,其所规划的各种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大多数得到实践。但《资政新篇》过分强调“法制”,丢掉了“伦理道德”。李秀戍的“保民为乐”思想弥补了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两者都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6.
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蕴藏丰富的思想宝库。在宋、元、明、清“画禅”、“诗禅”之类的话题经久不衰。中国士大夫们常说,诗贵有禅思,画贵有禅趣。现代人也常常感到中国文人画中有“禅气”、“禅境”。禅的本义就是沉思与冥想。它主张排除一切外在干扰,进行纯直觉的体验和内心的反思。禅宗以对空灵澄澈的“本心”体验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其中,“抽象性”便是其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廉”作为对为政道德的基本规定而具有其伦理价值的合理性。作为一种道德活动,“廉”已存在于原始社会末期;作为一种为政文化意识的觉醒,“廉”德发端于西周时期,周初“六廉”的提出,是这种廉政文化意识觉醒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对“廉”作出了不同侧重的发挥。传统廉政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继承和弘扬。廉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价值追求。为政之德,以廉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画的“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意”是中国画所强调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或观念。中国画中的写意性 ,自从它一千多年前形成起 ,就贯穿整个中国画领域。一开始提出 ,并不是针对我们今天说的写意画 ,而是针对当时的工笔画。是针对工笔画的工 ,工笔画的写实性 ,强调工笔画应该注意写意性。倒是文人的加入绘画 ,倡导写意并身体力行 ,写意画才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一、何谓“写意”中国画尚写意 ,宋·苏东坡说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 ,观其意气所到耳。”元·黄公望也说 :“画 ,不过意思而已。”所谓“意”即画前酝酿于画家胸中之“意象”,它包含着画家在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0.
同胞观念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中的一种思想意识。从古自今,同胞观念一直是中华民族巨大内聚力和向心力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同胞观念对中国社会广泛、深刻和久远的影响,在我们今天为加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大业是有一定意义的。同胞观念是由原始社会“建立在民族的血统关系上的”①胞族的“兄弟关系”发展,演  相似文献   

11.
《易经》“系辞传”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侧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是从古天文学的观测中发现的自然变化的规律,它是易学研究的主体部分。我们摒除了宗教迷信给它蒙上的光怪陆离的面纱,还其本来面目,它原原本本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是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可知,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本源于易经的八卦理论。八卦,易纬曰,卦者,挂也,言悬挂物以示人,故谓之卦。八卦是从四正四偶八个方位  相似文献   

12.
迟慧 《科技信息》2010,(11):188-189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其文艺思想深受儒、释、道三家涵泳,体现出一种“综合”的特色。本文主要探讨苏轼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综合性。一方面从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出发,探讨苏轼绘画关学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着重从“象外”与“常理”、形与神、道与艺、诗与画几方面入手,分析苏轼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20年代初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十分活跃的时期之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传入中国,中国知识界又一次警醒。各种政派及其社会改革方案纷纷出台。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人们热衷一时的话题。在这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出现了江亢虎的“新民主主义”。这是一种什么主张?它和当时其他政治思想,例如蔡元培、胡适的“好政府”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主张等,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无人问津,从而在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一块空白。本文对此拟作一番比较研究,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4.
龙与蛇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三对,即辰龙巳蛇,但一是神灵,一是凡物。一说龙是蛇变的,它变化莫侧,升天为龙,下地为蛇。故龙常被画成蟒颈、蛇身,故有大龙、小龙之称。王充《论衡》上说:“世俗画龙,马首蛇身”,可见龙蛇能称兄道弟,生肖属相,又巧妙地安排在一起。龙是原始社会的图腾,被定为神。龙是被神化后一种人造的神奇动物,可说是对某些自然现象——雷电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原始民族的二进位记数法 ,揭示了八卦、六十四卦的数字性。根据《说卦传》对八卦的解说 ,与伏羲八卦方位图中的八卦次序 ,揭示了伏羲八卦、六十四卦的序数性。认为伏羲画卦源于古老的二进位记数法 ,八卦、六十四卦是在零的概念和符号产生以前 ,由 1和 2两个数构成的二进位值制数字符号  相似文献   

16.
4 太极——八卦——爻数的三层次结构 以上我们主要从数的角度研究了河图,洛书,太极和八卦的关系,下面讨论的问题是作为以上理论进一步精细描述的基础而提出的。这就是太极——八卦——爻数的关系问题。4.1 2520种卦序都存在吗? 八卦用十进制表示就是:0,1,2,3,4,5,6,7八个数,我们称之为卦数。它们对应的二进制为:000,001,010,011,100,101,111。如果在二进制表示中“0”以“--”表,“1”以“-”表,且二进制高位表内爻(下爻),则得八卦的原卦爻表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科学与技术的辨析,指出中国管理思想是科学的,但是更偏重于技术的实用性,它同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不属于同一路径.为了从技术的视角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给出了“李约瑟之谜”的一种解释,亦求从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内涵来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杨维桢独特的生活道路和他独特的书法艺术杨尔,方爱龙人们常说“书如其人”,若把这理解为“人品则书品”,“心画见君子小人”,则是荒谬的。但书法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它必然要反映书家的情绪而体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也称风格)。这是书家的思想、生活经历、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的思想基础是道家思想,从宗炳的“含道映物”到郭熙的“林泉之志”,道家精神始终贯穿其中.通过阐释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代表作《画山水序》、《林泉高致》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可以发现,正是老庄的道家思想促成了中国山水画理论与批评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