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8 岁全身皮疹伴瘙痒4 天4 天前下午3 时口服1 丸脊髓灰质炎疫苗三型混合糖丸疫苗后约4 小时出现皮肤瘙痒随之颜面躯干四肢相继出现广泛风团状皮疹伴轻微腹痛口服赛庚啶路丁治疗无效并且皮疹增多瘙痒加重坐卧不宁第3 日给予静滴维生素C 葡萄糖酸钙年氰咪胍等治疗皮疹此起彼伏反复出现第5日遂入院治疗患儿病后无发热咳嗽腹泻关节痛等症状1 月前曾服过该疫苗1 丸既注无过敏史近期无患病及用药史体检体温36 精神略差全身皮肤可见淡红色大片或斑点状较密集风团高出皮面压之腿色以躯干部为著浅在淋巴结不大咽无充血心肺肝脾无异常脐周轻压…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22岁 ,高热 ,双手肿胀、双上肢及颜面部皮疹1a。于2001年7月25日入院。患者1a来反复出现高热 ,体温在40℃左右 ,双手肿胀 ,日光照射后双上肢及颜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皮疹 ,伴四肢酸痛 ,乏力 ,畏寒。曾在院外先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日光性皮炎。近3d来上述症状再发 ,性质同前。入院后查体温40 2℃ ,脉搏118次/min,急性热病容 ,双上肢及颜面部出现不规则红斑疹 ,少许鳞屑 ,咽部充血明显 ,双肺呼吸音增粗 ,无罗音 ,双手肿胀 ,活动欠灵活。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斑点型抗核抗体 ,抗SCL -70抗体 ,以及抗核糖核蛋白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高热,双手肿胀、双上肢及颜面部皮疹1a.于2001年7月25日入院.患者1a来反复出现高热,体温在40℃左右,双手肿胀,日光照射后双上肢及颜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皮疹,伴四肢酸痛,乏力,畏寒.曾在院外先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日光性皮炎.近3d来上述症状再发,性质同前.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2001年7月31日出生.2003年3月10日由我站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在其右上臂三角肌下缘外侧皮下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0.5ml(疫苗系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辽生物制品厂生产,批号:20020816,效期:2004年3月)5分钟后,患儿出现烦躁、哭闹、并用双手搔抓面部等表现,随后,患儿家长发现患儿面部出现散在的粟粒状斑丘疹,皮疹色淡红,高出皮肤表面,直径约2mm,皮疹周围有一圈红晕,直径约5mm,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6个月,住院号:51750.因发热5天,手足硬肿伴全身皮疹3天于1991年5月16日入院.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体检:体温39℃,全身皮肤均可见粟粒大充血性斑疹.双眼结合膜充血.颈、右颌下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质中等,活动,触之哭吵.口腔粘膜潮红、咽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均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4g/L,白细胞24×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小板490×10~9~550×10~9/L(49~55万/mm~3),血沉70mm,C 反应蛋白阳性,肝功能,出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右冠状动脉稍大(直径>5mm)未提示冠状动脉瘤.治疗:1)抗感染: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抗凝:阿斯匹林、潘生丁等.3)对症及支持疗法:输血浆、补液等.经治疗于入院后第5天皮疹消退,肿大淋巴结消失.第10天体温降至正常.第14天见患儿指趾端及肛周膜状脱皮.血小板180×10~9/L(18万/mm~3,血沉20mm,心电图正常.住院19天后出  相似文献   

6.
患者陈某,男,45岁,职业工人,籍贯定安县。住院号:1819,于1986—12—26入院。患者于一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在颜面、颈部出现散在隆起淡红色斑丘疹,自觉瘙痒,不痛,皮疹渐扩大增多,并累及腹背部及四肢,皮疹表面有少许鳞屑。发病以来有不规则发烧,时有头晕,无关节酸痛。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鱼鳞病-火棉胶婴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儿,女,3天,因被发现全身皮肤断裂、脱落3天于2005年5月7日入院。患儿出生史不详,入院体查:体温36.6℃,脉搏120次/min,呼吸40次/min,体重3.7kg,反应可,哭声响,颜面、四肢及全身皮肤多处断裂,部分皮肤脱落,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明显,头部、上胸部腰背部及四肢皮肤似火棉胶样,颜面部及前胸羊皮样皮肤出现断裂和脱落,露出红嫩皮肤,眼睑外翻,口唇轻度外翻,颈软,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辅查:血、尿粪常规及电解质正常,c-反应蛋白阳性,乙肝两对半、USR、HIV均阴性。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天,因被发现全身皮肤断裂、脱落3天于2005年5月7日入院.患儿出生史不详,入院体查:体温36.6℃,脉搏120次/min,呼吸40次/min,体重3.7 kg,反应可,哭声响,颜面、四肢及全身皮肤多处断裂,部分皮肤脱落,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明显,头部、上胸部腰背部及四肢皮肤似火棉胶样,颜面部及前胸羊皮样皮肤出现断裂和脱落,露出红嫩皮肤,眼睑外翻,口唇轻度外翻,颈软,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辅查:血、尿粪常规及电解质正常,c-反应蛋白阳性,乙肝两对半、USR、HIV均阴性.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腮腺炎为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胀为主要性,多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一般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恢复。脑膜炎是腮腺炎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多在腮腺肿大后1周出现,以脑膜刺激为至。我科于93年2月4日收治1例腮腺炎并脑膜炎抽搐十次的患儿,经抗炎、抗病毒、止痉、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于93年2月18日痊愈出院,观介绍如下。患儿女,12岁,学生。93年2月4日以腮腺炎并脑膜炎入院。此患儿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发冷,发热(体温不详)。双侧腮腺肿胀,疼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懒言,于发病第三天到当地卫…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2 岁6 个月因突然持续抽搐40 分钟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 脉搏160 次/分钟呼吸6 8 次/分钟体重14kg 营养中等神志不清呈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固定颜面重度青紫呼吸暂停不规则呈危重病容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心律偶有不齐肝脾未触及巴氏征+脑脊液压力偏高化验正常入院诊断病毒性脑炎并惊厥持续状态治疗立即吸氧安定5mg 静注鲁米那钠70mg 肌注经观察10 余分钟抽搐不卡又给予鲁米那钠50mg 加10%葡萄粮50ml 快速静滴安定5mg每15 分钟静脉推注1 次共4 次无效果继之给利多卡因30mg 加10%葡萄糖5m 静脉缓注然后用利我卡因30mg 加10%葡…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4岁.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不详),咳嗽,咳出白色粘液痰,无抽搐、昏迷、头痛.当地医院治疗后,体温正常,仍咳嗽,痰不易咳出.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 患者,女,29岁,已婚,制衣厂工人.患者近1月来感头昏,乏力,面色苍白.20 d前出现发热,体温达39 ℃,伴畏寒,寒战,偶有干咳.17 d前出现左下腹持续性隐痛,无腹泻.颜面、躯干及四肢相继出现散在皮疹,无痒感及疼痛.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一周,疗效欠佳,仍反复发热,外院血常规示:白细胞(WBC)2.1×109/L, 血红蛋白(Hb)73 g/ L,血小板(PLT)76×109/L.我院门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查因于2007年8月27日收入血液科.患者起病以来体重减轻7.5 kg,既往有婚外性乱史,无输血及受血史,无吸毒史.  相似文献   

13.
<正> 患儿,男,33天,于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20021057·1效期:200411)5vg后,第二天,患儿出现烦躁、哭闹等表现,患儿家长发现患儿的手指及脚趾红肿发亮,尤以手指为重,并在面部及躯干部出现暗红色皮疹,连成片,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褪色。家长急忙带患儿去医院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后,初步诊断血管神经性水肿。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三天后痊愈出院。 讨论:患儿系纯母乳喂养,所穿内衣及包裹物均  相似文献   

14.
我科近年来发现3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特报告如下。例一:男,3(7/(12))岁,住院号:20729。患儿因发热4天、呕泻2天、浮肿1天于1987年9月29日入院。体温38.7℃,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潮红,颜面及上下肢紧张性浮肿;颈部、腹股沟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口腔粘膜干燥,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Ⅰ°肿大;肺部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心率126次/分,心律齐,未闻病理性杂音,其他无异常。血象WBC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  患者 ,男 ,3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 5个月伴消瘦于 1999年 6月 2 2日入院。近半年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10kg ,4个月前始出现皮疹。起病前患者在南美居住 10年。入院时查体 :T 37.2℃ ,R 2 1次 /min。消瘦 ,慢性病容。四肢皮肤见多个直径约 0 .2~ 0 .4cm半球状隆起、中央凹陷的皮疹 ,并见有散在荨麻疹。口腔上腭、悬雍垂、舌面均见大量点状溃疡及白苔样膜。颌下、腋窝及腹股沟可触及多枚黄豆至蚕豆大小、可移动、无触痛、质软的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 4cm ,质地中度 ,无触痛。脾未及。入院后查肝功能 :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16.
罗丽青 《杭州科技》1998,19(3):29-30
药物过敏是人体对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发生的变态反应,常见于青霉素过敏后果严重。笔者将1例肌达林可霉素引起过敏反应报告如下:1.患者男26岁,因鼻塞、流梯、咽部干痛。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林可霉素肌注0.6克/1次,每日2次治疗,当时9时在门诊注射定肌注林可霉素0.6克之后5分钟,患者感觉全身不适、耳鸣、手臂内侧及面部瘙痒,随之的手臂、面部为及全县出现大小不等国块状奇痒突出皮肤表面丘疹。2.体检体温36.8℃,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9千帕,神志清楚,表情痛苦,紧张、心肺无殊,腹部平软,无压病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17.
脐炎指与脐相连组织的感染,主要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轻者仅限于局部症状,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死亡。2003年1-3月,我们对75例脐部感染的新生儿作了调查,现将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3年1-3月,对就诊的75例新生儿脐炎根据脐部感染程度、实验室检查及患儿全身症状分为轻、中、重三度。临床症状本组的75例新生儿脐炎中,38例属轻度感染,脐中心有小量渗血及小量脓液凝结,脐周皮肤无红肿、患儿无全身症状。26例患儿有中度脐部感染症状,表现局部红肿,直径1.5-2cm,有脓液渗出,…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淋巴结肿大,故常被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我科曾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高某某,女,39岁,住院号24614。因左颈部肿物疼痛伴发热一月入院,一月前患者发现左颈部有一肿物,如鸡卵大小,疼痛.自述发热,在家自服头孢氨苄(量不详),症状不缓解。故来我科就诊,门诊以“左颈部淋巴结炎”收入院治疗。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肥胖体形,表情痛苦,体温36.5℃,血压13.5/11kpa。心肺正常,全身其它检查未见阳性体征。颌面外科检查,左下颌体部.左颌下区及左颈部上1/4隆起,范围11×7×5cm大小,皮肤发红发亮,皮温高,质硬,无波动,边界较清楚,不活动,触压痛阳性。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口内查:(?)残冠,叩痛(一)。咬合关系良好,颌下腺及腮腺分泌正常,导管口无红肿。  相似文献   

19.
<正>临床资料患儿女,1岁6个月,背部红斑水疱3天,发痒2天,疼痛1天,皮损累及左侧胸胁部,颈部,颜面3天。患儿3天前因蚊虫叮咬背部,初期左侧胸胁部及背部出现密集红色丘疹,患儿自觉瘙痒不断抓挠,皮肤出现破溃,其他症状不明显,未引起家长重视。2天后原发皮损处迅速变为脓疱,疱内容物先清澈后浑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疱壁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周围绕有明显的红晕,皮损扩散至面部、鼻翼部、双眼上下眼睑;蚊虫叮咬后的原发病灶(位于左侧上背部)可见中心坏死,形成黑色蛎壳样痂壳和边缘陡峭的溃疡;原发皮损处伴中度疼痛,其余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儿,女,33天,因呕吐腹泻3天,抽搐10分钟而入院。患儿采第1股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生后生长发育正常,入院前2天开始恶心、呕吐件腹泻,诊为“腹泻病”、“轻度脱水”,给予补液对症治疗,患儿于入院当天呕吐减轻,脱水纠正。入院前30分钟患儿突然抽搐,全县大发作,无尿便失禁,经按压人中,肌往鲁米那等治疗约10分钟缓解。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颜面苍白,前由紧张无膨隆,双瞳孔等大同国对光反应灵敏,颈无抵抗,心肺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入院后3小时内患儿又抽搐2次,状态同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