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向全世界公开了一项自第二次大战以来始终保持着秘密的巨大的工业部门——原子武器工业部门。这种受垄断资本操纵的国家企业是帝国主义阶段的国家和私人资本相结合的最高形式,也是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最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百慕大会议标志着这个矛盾发展的新阶段。第二次大战期间,英美结成了同盟,而英美矛盾在战时、特别是在战后,却在这个同盟内部急剧地发展着。从同盟的一方面说,英国为了医治自己的战争创伤,曾经在1946年接受美国贷款44亿美元的巨款;1946年3月,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英语民族团结起来进行反苏反共的冷战的演说;1948年,英国参加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英国又参加了美国发起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从矛盾的一面来说,英国接受美国的巨额贷款是以开放英国本国和英帝国的市场为代价的;英国参加反苏反共的冷战以及参加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英国扩军备战从而大大削弱自己的经济地位,同时也削弱了对美国资本的竞争力量为代价的。一方面是英美同盟,另一方面是英美矛盾在同盟  相似文献   

3.
历史以来英国具有实用主义传统,重实际利益而轻原则。在外交上总是围绕自己的利益重实轻虚。二战后英国由世界强国变成欧洲强国,其外交政策更是讲究实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中国,对华政策也竟出乎意料的没有盲目追随美国。在英国实惠外交政策的指引下,给中英两国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标识和信号,表明德国已经重新步入国际政治强国行列、成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然而,这一地位确立所付出的代价是德美关系陷入了自二战以后最为深重的危机,现有欧美关系以及欧洲国家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格局也受到一定冲击。德美争执聚焦在美国对伊动武问题上,涉及的却是世界新秩序塑造的根本原则问题。在这方面,德国奉行的是一种具有“文明国家”内核的、现实主义的“贸易国家”外交政策,同美国布什政府目前实施的现实主义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是针锋相对的。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在二战以后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恶性循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政府向美国借了三十七亿四千万美元的重债(1945年12月),来医治战争的创伤。这笔借款所附带的条件有损于英国的主权,也就加深了英美的矛盾。十一年来,英美两国在经济方面,尤其是在中东石油方面所进行的斗争一直是十分尖锐的。可是英国始终处在劣势地位。1951年英国被迫放弃了伊朗的阿巴丹炼油厂,今年又出卖了特立尼达石油主权,这些就是英国忍痛让步的显著的例子。但是英国究竟不甘示弱,1954年它提出了“要贸易,不要援助”的口号,就是它要摆脱美国经济约束的意愿的表现。今年它不顾本国经济的难关重重,而调兵遣将,伙同法国和以色列向埃及狂妄侵略,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同美国争夺中东的石油利益。这一场军事冒险竟瞒着美国而发动这一点也正说明英美矛盾深刻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英美报纸杂志上滔滔不断的反苏攻击中,能够冷静分析苏联的政策动机的,可说是凤毛麟角了。这篇文字却是一篇客观冷静的分析。其中不谈原则的理论,单就具体的事实来评断;而作者指责英美人士不拿自已的标准来衡量苏联的政策,尤其是一语中的。作者是美国一个著名的记者和国际问题作家,著作很多。一九四五年下半年,曾在波兰考察多时。原文载于六月三日的美国「新共和」周刊。  相似文献   

7.
英美当局确实晓得了在一九四五年有造成原子弹的可能,当然是立刻要想知道,德国人有没有抢在他们的前面。希特勒的周期性地誇耀秘密武器,加重了他们的恐懼。于是美国人成立一个机构,叫做阿尔沙斯(Alsos),探听德国人在造些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上出现东风压倒西风的新形势下,英美关系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变化,英美矛盾和分歧日益加深。“互相依赖”的真相人们都还记得,在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麦克米伦匆匆忙忙赶到华盛顿同艾森豪威尔举行了会谈。麦克米伦乘美国军事优势丧失、领导地位削弱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在叙利亚遭到决定性挫败的时机,提出了“互相依赖”的口号。在这口号下,美英形成了新的勾结。美国同意修改麦克马洪法,对英国开放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踏上海权之路伊始,美国极力避免挑战海军强国,通过与法国的私掠战、第二次英美战争以及南北内战锻炼了自己的海军队伍。19世纪末,利用英国受困于欧洲的有利国际形势,美国通过在大西洋采取守势,向太平洋扩张,实现了海权的振兴。美国的海权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在适宜的国际环境下,应“天时”而动,才能突破海权强国的围剿,实现海权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鲁宾逊的清教徒思想和资本主义精神,进而理解了在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下,正是这种鲁滨逊式的精神使英国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国。  相似文献   

11.
无孔不入的美国垄断资本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资本主义强国角逐的场所,那里的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外国海盗们的掠夺对象。拉丁美洲的铁砂蕴藏量约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蕴藏量的21%,铜约占40%,石油约占18%。此外,拉丁美洲的糖、小麦、棉花、咖啡、可可、香蕉、羊毛、肉类等农产品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资本在拉丁美洲一直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美、德、法等国的资本只在个别拉丁美洲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达三十七亿美元,美国的投资还不到十七亿美元。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便迅速扩张。1919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约为二十  相似文献   

12.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今年八月一日,已满四十年了.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夺取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使许多人成为残废,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与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达到极度尖锐化的资本主义国家集团间的矛盾的产儿. 到二十世纪初,英国已丧失了原有的在世界工业上的垄断地位.走上工业发展道路较英国和法国晚得多的美国和德国已跃居首要地位.英国虽然丧失了工业上的垄断地位,但力图保持自己的殖民帝国.德国在工业方面赶上了法国,随后又超过英国,并开始为建立世界霸权而斗争.  相似文献   

13.
<正>西方强国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争夺与控制海洋的历史。15世纪以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向海外扩张,成为海上强国,也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后来英国强大起来,海上霸权被英国取代。英国掌握海上霸权100多年,殖民地遍及全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海上"变幻大王旗美国的海上力量成长从"搭便  相似文献   

14.
六月二十二晚,邱吉尔曾经發出了第一次獅子吼,一方面‘明白指示了受他领导的英国’,一方面又‘加强了美国反纳粹斗争的輿論’。而当他与羅斯福会談以后,他又在八月二十四晚發出了第二次獅子吼。  相似文献   

15.
在八月十四日所发表的英美联合宣言里,曾经提到了『最后消灭纳粹暴政』一句话,这句话如能真正实现,英国的反攻当然是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目前,德国既企图由乌克兰而入高加索  相似文献   

16.
瞭望台     
世界战争的前夜九月空战的高潮(九月七日至十五日)又过去了,战争仍旧得不到决定的结果,这是柏林的苦恼。现在问题的核心在:和德义对立的,不但有表面上的英国,而且还有实际上的美国;设若德国不能一举而获得英伦三岛的制空权,在灭时未有转劣以前完成德军的登陆计划,那么,英美合作只有一天天的加强,而美国在适当条件到来的时候,也就有了正式参战的可能。九月空战的结果,最低限度证明了德军直接侵英的计划一时难于实现,而另一方面英美的合作,却又如八月二十日邱吉尔在英下院中之所说,好像是密西西比河的流水一样,滔滔向前;那么,德义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她统治英国长达四十馀年。这期间既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外交诸方面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英国向近代化道路迈进的时期。她的外交政策不仅对英国社会而且对欧洲政治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她利用西法矛盾.建立英西联盟关系,把西班牙作为英国主要的国际支柱,对抗法国,提高英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此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扩大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长期拥有海上霸权的西班牙又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为此,伊丽莎白女王改变外交政策,转而同法国结盟对抗西班牙.开辟了英国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东石油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追溯一下英美在这个地区的石油争夺战,便可明白美英势力在中东地区的消长与其矛盾尖锐的情况。自从1901年英国垄断资本根据特阿西协定首先侵入伊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近二十年中,英国一直是这个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垄断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本在政府支持下,和英国在中东展开了斗争,结果美国获得了一些租借地,取得了一些石油公司的股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本加紧侵入中东,不到几年功夫,美国在人力物力的优势下挤垮了英国在中东横行了半个世纪的霸权。今天,控制中东丰富石油资源的已经是美国而不是英国。英国“金融时报”发出过这样的哀鸣:“近三十年来英美争夺中东势力范围的斗争的每一个回合。都使英国所占的中东石油资源的份额减少一些。”英法侵埃失败后,美国击败对手的优势更加强了。新的力量对此使美国有了把英法从中东徹底排挤出去的可能。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棉花作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所仰赖进口的最重要商品以及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贸易定价以及对定价权的争夺对英美政治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利用计量方法对19世纪英美棉花定价博弈的研究发现,英国借助于殖民地棉花的替代性供给而非航运业的垄断,在与美国的定价权争夺中居于明显的优势,而美国居于劣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产量控制上的困难.这种定价结果既是英美政治经济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英美政治经济政策演变的最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当战争的硝烟在战场上最后消散了的时候,世界上亿万男女青年的心坎里燃烧起对未来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和一切热爱生活的人民一样,认为:必需建立一个持久的和平.正是代表这种过和平生活的热望,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七日,在伦敦召开的世界青年代表大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