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翻译理论研究则需要实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人们也许尚可举出大量有关不可译的实例,但我们深信不可译性并非绝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从字型层次、语言层次、词汇层次、句法层次、文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着手,通过补偿手段向可译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翻译研究出现了间性思维,主体间性从哲学层面引入翻译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主体间性的早期萌芽,受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译论,也明显带有主体间性思想的印记。主体间性的现代性,给中国译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中国译者在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精髓的同时,应适当结合主体间性的现代意义,为中国译学找出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一直都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说,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充分传达各种类型的语义.但翻译时,语义不可避免地会有所流失,也就是说,原文中表达的意义在译文中保留得不完全。只能传达一部分。该文从政治、文化交流的需要以及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可译性存在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思想,即"延异"、"作者死了,译者诞生"、原文与译文的"共生互补"关系以及译文多元流动的评价标准等,从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文的评价标准三方面进行浅析,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尽管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过分强调差异性,否认原文文本的终极意义;过多强调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和创造性,否认作者的权威性和独创性;同时提出译文的多元评价标准,否认忠实的翻译准则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导致翻译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5.
朱军 《科技信息》2009,(15):189-190
“可译性”问题历来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论者的观点,说明翻译要受历史性、相对性和译者的主体性等方面的制约。翻译是可以完成的,但要受一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翻译的辩证本质。  相似文献   

6.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对传统翻译理论形成了冲击。从作者观、文本观、读者观以及翻译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对解构主义翻译论和传统翻译论进行比较,有利于促进翻译过程中对原作作者、原作、译(读)者、译作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在译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长期争论的话题。本文作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进一步尝试对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翻译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障碍,并将这些障碍大致划分为语言、风格及文化三大类障碍,从而证实了翻译中不可译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以来是翻译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的杂化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主要根据语言的特性探讨翻译的不可译性与语言的杂化。从语言和文化的异同性分析不可译性形成及其其产生根源,从语言和文化的相同性入手探讨语言的杂化,并分析最终各自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杨娜 《科技信息》2008,(8):209-209
中国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点。由于中西在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中西诗歌也存在不少差别。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品中尽可能获得与出发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的感受。诗歌的翻译虽然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能的,但是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将从意境,意象,修辞,用典,音韵等几个方面来讨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更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文本本身具有可译性,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准确理解翻译的可行性是做好翻译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对美国乡土文学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 Jewett)的著作《尖尖的枞树之乡》(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的第20章”AlongShore”的翻译实践,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可行性及翻译中的文本处理技巧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学作品风格的可译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翻译中的可译性极其限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可译性存在的根据以及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指出在学翻译中,译应注重把握原作的风格,充分发挥理解力和创造力以再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翻译中译出语和译入语在意义与功能方面能同时做到对等的情况极为少见,英汉翻译的可译性是有限度的,是相对的。本文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主要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英汉翻译存在的不可译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翻译中应尽最大努力保证上下文理最重要或最突出的意义的准确传译,尽量做到译文与原文意义相符,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中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对翻译标准的看法不同,人们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界限认识不清,造成了对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换的不同理解。原型范畴理论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为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富有弹性的解释机制,加深了我们对这一研究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语言之间的相融性和相似性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而语言之间的差异又成为语际翻译的障碍,即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本文从文化的五个因素,即语言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分析翻译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相对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词汇空缺的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语中表达文化异质的词语在译入语中就成为“词汇空缺”。其可译性的基础是各地域文化共同的文化共核、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普遍性、译者和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开放心理、翻译的性质。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相对的,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后者转化。词汇空缺有异化和归化两种译法,其用途不一。  相似文献   

16.
苏进德 《科技信息》2010,(24):I0126-I0126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存在争议的话题。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有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译性。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具体来探讨不可译性,以让译者正视不可译性,同时把握文化内涵的差异,力求翻译的忠实,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王玉虎  陆民  顾虹 《甘肃科技》2013,(19):77-79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语义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民族文化差异反映在民族语言差异中,从而增加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即不可译性,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际转化的有效实现。从导致英汉文化差异的4个主要因素:历史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差异、习俗文化差异和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等方面来探讨翻译中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科技信息》2008,(21):241-241
关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众说纷纭,不同译者,不同论者,及不同的理论流派等,对是否可译的问题也各持己见。笔者在本文中,将分别探讨一下这两种观点,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进而表明可译性的大趋势,以及翻译的唯物辨证观,并在结尾部分提出了翻译所要秉持的态度问题,强调了译者和论者都应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张荣臻  焦亚南 《科技信息》2010,(29):I0111-I0111,I0119
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源源流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何向世界展示翻译好本民族文化或者本民族的一些社会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是翻译学的根本任务。详细了解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翻译给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者,也是翻译工作者的最大的欣慰。本文从民俗文化、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调节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