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05,19(2):59-59
由漳州师范学院和中国现代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漳州籍现代名作家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14至17日在漳州师范学院举行。漳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王复兴研究员,中共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林晓峰部长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54-156
《文化诗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一书不是对"文化诗学"的一般性概说和介绍,也不是对目前中西方文化诗学研究的评介,而是对文化诗学理论层面的一种可行性的建构。全书以"审美性""语境化""双向建构""整体观"四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提纲挈领,紧紧围绕在文化语境下文学审美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路径展开研讨、论述,不但对文化诗学理论的可能性进行了较有建树的阐述,也为文化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四次文学史学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1日至13日在福建省莆田市召开。会议由漳州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江海学刊》编辑部等五家联合主办,并得到莆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十几篇。会议围绕着推进文学史学科建设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不少问题进一步获得共识,若干问题得到进一步反思,文学史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现将会议研讨情况概述如下。一、关于“文学史学”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1,(3):F0003-F0003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师、利.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设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与环境科学、生物科学、体育运动学等栏目,欢迎校内外教师及科研人员投稿.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学研讨会干1994年4月1日至5日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福建省漳州师院承办的,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文学遗产》编辑部,江苏省社科院《江海学刊》杂志社、上海社科院文研所和西北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2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着如何建设文学史研究的学科理论这个核心课题进行多方面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启迪性的见解。代表们对八十年代以来文学史研究的实践作了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一致认为,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文学史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理…  相似文献   

6.
<正> 0 引言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以下简称“本刊”)是反映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理科各系、所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它承担着贮存,传播科技信息,发现、培养科技人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7.
祝愿《松辽学刊》在松辽沃土上枝繁叶茂百花吐妍,以优异的学术之果装点北国河山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壮志凌云展宏图 传播信息谱新篇庆祝四平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学报十周年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辑部贺《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创刊十周年地沃枝繁 叶茂果硕吉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8.
漳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有着“海滨邹鲁”、朱子“过化之地”的称号,与其之前被认为好斗彪悍的形象相距甚远,这与朱子思想及其《家礼》在漳州地区传播和实践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然而《家礼》中严谨、全面的礼仪规范,在漳州宗族社会中却表现出有所取舍侧重、繁简不一的倾向,这是漳州乃至闽南文化的独特性之一.漳州地区松散错落的宗族组织结构和复杂多元的人文性格等历史环境演化构成了传统礼仪在地化并显露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发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这是陈寅恪所阐扬的“了解之同情”的研究态度。孟泽著《王国维与鲁迅诗学互训》(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以王国维与鲁迅的诗学个案及互动中的两歧性和一致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尽可能还原具体、真实的语境的同时,聚焦王国维、鲁迅的情感知识背景及学术经历,在与前贤“发于同一境界”的理解中,  相似文献   

10.
由漳州师范学院、<文艺报>社、<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策划组织的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9-11日在漳州师范学院召开.北京大学申丹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报社杂志社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国外叙事学发展状况,叙事学会不会走向衰落,后经典叙事学如何"曲线相救",叙事学怎样中国化,如何运用叙事学解读文本,中国叙事学研究如何与世界叙事学研究接轨,叙事学关注文化会不会出现泛文化现象,什么都讲叙事学会不会什么都不是叙事学,要不要建立叙事学学科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以下是会议部分代表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1.
从其朋辈的赞誉及《红楼梦》自身来看,曹雪芹具有深厚的诗学素养,这恰促成了他借小说以“传诗”的创作意识。具体而言,曹雪芹常常借小说人物之口来表达他的诗学见解,并通过他们的诗歌创作来践行其诗歌理论主张,可以说良好的诗学素养已成为曹雪芹小说创作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曹雪芹对《沧浪诗话》、《原诗》等诗歌理论著作及《唐诗品汇》、《后村千家诗》及《千家诗》等诗歌选本的深入研读与借鉴。同时,他对唐寅的诗作也不乏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漳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师院学生2004-2008年连续四次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揭示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漳州师范学院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和今后的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漳州话的语气词“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啊”在漳州话中使用范围很广,且位置灵活(可居句末、句中、也可居句首),起着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关于句首“啊”的讨论,详见拙作《漳州方言的句首语助词“啊”》(《漳州师院学报》96年第1期)。本文着重探讨句末、句中“啊”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句末“啊”同其他语气词的连用,句末“啊”的变读等。一、“啊”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与普通话一样,语助词“啊”在漳州方言中常位于句末和句中。“啊”位于句末时,读作轻声[·a],可表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不同语气。陈述句末,“啊”常表事态将有变化或已经出现了变化,动作已经…  相似文献   

14.
文化诗学的"文化"是人不断培育自己的"文化"过程,不仅是文化成果。以"文化"本身作为立论依据是文化诗学的主要特征。由此人与诗、文学与现实、各种文化形式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因而"相互建构"是文化诗学的主要课题。将人作为艺术品来建构,是文化诗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文化诗学的神韵所在。  相似文献   

15.
漳州音保留大量的中古音,如声母中轻唇归重唇,舌上归舌头,知组与照组、精组与见组区分明显,韵母阳声韵及人声韵三种韵尾保留齐全等。因此,可利用漳州音辨别中古音,下面要探讨的是怎样利用漳州音辨别中古声母。一、漳州声母和声调wt一>漳州音声母:PP’btt’ldZkk’g”isis’SN注:l、漳州音声母参考价到南方言拼音方案·声母表》,采用国际音标系统拟音,其中”dz在厦门音中已同1混同了,但漳州音至今仍独立存在,必为零声母,因此,漳州音声母比《闽南方言拼音方案·声母表》多dZ、由二个声母。2、漳州音is、is’、S在齐齿呼前读…  相似文献   

16.
文化诗学在我国作为一种文学新论的提倡,是西方话语嫁接后的本土再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论的激活与再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历史现实基础、学理建构的思路及学理要义的认识等方面中西文化诗学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作为一种实践模式的运作,文化诗学关键在于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其要点在于:重建语境,再现诗意的自觉追求;让古与今,继承与创新形成张力,促成"通变";积极主动参与到世界文化多元共存与重组的新格局中。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师院学报》2022,(2):61-70
《读杜韩笔记》是清代嘉、道间岭南著名诗人李黼平的诗学代表作。由于该书版本稀少,流布甚罕,加之作者的影响力有限,导致其学术价值往往为学界所忽略。通过考查李氏“系狱”的时间,断定李氏“系狱”的时间当为八年而非六年,进而确定《笔记》成书于李氏“系狱”之后。再通过考论《笔记》文本的学术性质,界定《笔记》属于个人治学的学术札记,可将其归入“诗文评”之类的类目之下,但并非严格意义上“诗话”之类。又通过探究《笔记》在杜诗学研究中的意义,发现《笔记》在诠释诗意中重考据,且屡屡阐发出超乎寻常的真知灼见,值得杜诗研究者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特色数据库建设重在“特色”。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特色”现状。结合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阁台生态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实际,从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论证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依据是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其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学范畴多来源于观人学。“英”、“雄”、“英雄”就是其中之一。观人学的标志性著作《人物志·英雄》从语义发生学角度阐释“英雄”概念,将人的才性析解为聪明(英)、胆力(勇),认为“圣人淳耀,能兼二美”,达到“化境”。古代诗学的“英雄”及其衍生范畴如英分、雄分、诗胆、诗力、魂魄、变化乃至于“才胆识力”等,都是在运用观人学原理探索诗歌规律中不断升华与深化的,反映了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意识与生命意识,从而使得古代诗学更加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化诗学”解读《浮士德》之文本,深入考察马洛《浮士德博士》与歌德《浮士德》的文本差异,探讨了导致这种差异的文化因素及浮士德的民间文化渊源,对其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歌德《浮士德》的指向是一种终极关怀,同时它蕴含了一种泛神论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