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遂彦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2):38-39,119
国家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和谐”。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城乡差距还可能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可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关系,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加强城乡关联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关联是城乡生产要素的动态交换过程。在区域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城乡关联可使城乡之间人口、产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有效流动,提高城乡整体的发展水平,实现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央目前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和谐”,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城乡差距还可能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可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关系,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城乡教育融合”是党和国家“城乡融合”战略中的应有之义,是“城乡教育统筹”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深化与发展,是解决新时期城乡教育关系的根本指针和核心原则。“城乡教育融合”的体系构建与系统推进应站在我国城乡关系及城乡教育关系发展的时空格局中,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为指导,克服“城市偏向”与“乡村偏向”的二元对立,确立城乡教育地位平等、互帮互助、协同发展的融合原则,建构以城乡教育系统互融为主体的内核系统、以城乡社会交融为辅助的外缘系统,以及促进内外系统沟通联结、以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中介系统,并完善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支援帮扶和城乡教育主体“主体性自觉”联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城市与乡村分野的历史起点,而最终城乡会走向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视域下分工的嬗变理论,试图揭示分工与城乡对立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马克思关于"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这一著名论断的科学性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初期,农村和城市的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融通;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之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统购统销、二元户籍、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人民公社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体制,致使城乡长期分隔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初期,农村和城市的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融通;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之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统购统销、二元户籍、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人民公社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体制,致使城乡长期分隔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差别与不和谐、片面与不平衡。其现实存在严重地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表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唇齿相依、相互制约。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规律要求,社会各群体、各阶层都必须处在一个公平、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最终反哺各类人群的发展。因此,消除城乡差距、差别,建设和谐城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乡居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城乡关系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关系发展面临新矛盾、新问题。2004年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重塑民族地区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目标。基于国内外城乡融合的相关研究,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四方面构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民族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增速缓慢;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但融合水平不高;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各准则层的水平有所提高,但融合水平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民族地区城乡融合的四个准则层中,空间规划最不均衡,公共服务最均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位于两者之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普惠共享公共服务,紧抓生态环境保护,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外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预测,二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远景的构想,三是统筹城乡对策层面的理论与实践。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城与乡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对策研究,综观以上理论,我们应加强实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等更深层次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立新 《甘肃科技》2013,29(1):8-9,30
建立有效的区域协作发展机制,体现新时期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思路,寻求政策突破,从机制和制度上促使城乡在同一层次的平台上平等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完全破除,亟待深度融合.根据20042018年的相关数据,从经济、要素、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5个角度选取25个指标,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乡融合度正在不断提升,但各领域融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4.
以数字图书馆推进图书事业的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当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发展极不平衡等主要问题,并且指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障碍在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鸿沟.阐明了我国城乡统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提出了通过城乡共享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信息鸿沟,促进我国图书事业的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乡融合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武威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商贸流通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流通业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将有效推动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经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表现为城乡分割的二元制体制,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文章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应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全体国民能共同分享到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国外城乡一体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城 《科技资讯》2009,(21):224-225
如何处理城市和,村的关系是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困难问题,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城乡一体化进程都远远超过我国。认真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以及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王强 《科技咨询导报》2008,(25):130-131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我国新世纪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这样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城乡互动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城促乡,城乡互补。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城镇化。本文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战略上指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道路,应该实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两者统筹建设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张煜 《科技信息》2013,(26):119-120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农业经济落后于工业经济,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河南省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成为困扰河南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障碍。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融合是新形势下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分析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如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提出相关建议和制度保障。旨在探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以及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强 《科技咨询导报》2008,(22):139-140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我国新世纪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这样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城乡互动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城促乡,城乡互补。在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城镇化。本文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战略上指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道路,应该实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两者统筹建设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