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给予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法律地位,必将进一步促进其更快的发展。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国家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法》关于企业的修订概述1993年版《科技进步法》中“企业”出现16处,其中“企业事业组织”6处,“企业化”1处。2007年版《科技进步法》设立第三章“企业技术进步”,“企业”出现46处,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在创新发展、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日益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关于科学技术人员内容的修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才理念、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2007年以来各类人才政策、实践的深化提炼,为新时代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中重要的一环。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条款主要集中在第三章第三十条至第三十八条,在企业、人才、区域等章中,也有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条款。从科技进步基本法角度,自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后的重大战略决策、政策、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等上升为法律规范,无论篇幅还是内容都有较大的扩展,并实现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之间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正>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纵观世界发展史,世界强国无不都是科技强国,世界科技强国无不都是基础研究强国。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是,我国基础研究实力在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中,依然是科技创新链条之中的短板,亟待加强法律法规与政策供给,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与创新策源能级。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将基础研究单列作为第二章,共7条815个字,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科技服务平台作为连接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的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狭义的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指以为地区各类型企业提供共性与个性科技研发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科技创新平台。广义的科技服务平台还包括为企业研发提供相关支持但其主要服务功能不限于科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确定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科技创新到底应该由谁主导,是市场还是政府?相对应的科技立法中应该如何摆正两者的关系?文章论证市场和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认为科技创新中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在处理两者关系时.过多规定国家相关内容做出合理解释,认为该法过多强调国家与市场的在科技创新中主导地位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7.
<正>在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中,从整体上而言,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具有明显的国家导向。1993年版《科技进步法》没有出现“应用研究”的提法,而是采用“应用基础研究”提法,该版第四章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章名,且都是与“基础研究”并列出现的。2007年版《科技进步法》没有采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提法,将科学技术活动分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技术应用”三类,只在第二十三条提到了“应用研究”,但那是针对农业科学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8.
着力构建县域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融资源、环境、人才、载体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抢占未来区域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以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等各种途径,着力构建国内县域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区…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技进步法》自1993年7月颁布、2007年12月第一次修订之后的第二次修订,这3个总跨度28年的时间点及其法律文本是《科技进步法》的3个重要里程碑。在“两个一百年”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通过科技基本法确认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新型举国体制的法治化(或法律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我省科研机构改革,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998]16号),1999年6月18日省政府又颁发了《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我省的科研机构改革进程。到2000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一五"期间,临安市科技综合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功创建了省级科技强市,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率先成为国家首批启动的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成功争取省级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落户临安。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成为全  相似文献   

12.
李辉 《华东科技》2022,(5):40-45
<正>“创新联合体”首次写入《科技进步法》,意味着其法律地位的确立,组建创新联合体是重要且紧迫的任务。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第三章“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其他组织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按照市场机制联合组建研究开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协同推进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其中提到的“创新联合体”是首次写入《科技进步法》,虽然在其中仅出现这一次,但是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观察     
《创新科技》2012,(4):34-37
<正>重庆市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据了解,目前重庆市正在组织开展《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调研,依法推动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扩大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重点新产品奖励等科技政策执行面;正在加快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开展《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市科研机构设立办法》立法调研。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委主任钟志华说,目前重庆市正在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开发、产业化支撑和科技公共服务等行为,努力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依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他指出,重庆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将始终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各类科技人才的自  相似文献   

14.
薛雅 《华东科技》2022,(5):74-79
<正>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个重要使命方面涉及22条内容,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快速崛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造福人类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相关的科技政策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  相似文献   

15.
柯政 《安徽科技》2014,(10):4-7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厅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坚持把"抓改革促创新"作为谋划推进新一轮创新发展的最大特色,突出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以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全省科技创新实力大幅度提升。2013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9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居全国第7、8位。  相似文献   

16.
在解读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的基础上,探讨法律制度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与国外进行比较,分析以《科技进步法》为基本法的我国科技法律制度的优点和不足,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法律制度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科技部门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协调、检查职能,提升组织指导和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宿松县科技局一直将宣传、普及科技进步法作为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全县科普阵地的作用,以固定化、物态化、实物化的宣传载体,有效地将法律条文、法治精神物化为生动活泼的各类载体,让广大人民群众容易理解、乐于接受。近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主体战略和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县,宿松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8.
周政 《安徽科技》1997,(6):15-17
我省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是从1985年党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正式起步的,以减拨科技事业费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为重要标志进入实质性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确立,以及作为科技事业发展基本法律《科技进步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19.
何静 《广东科技》2013,(15):12-13
作为广州市第一部促进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起草制定,承载了来自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各界的声音;它的审议出台,凝聚了广州市全社会加速推进科技创新的共识与信念;它的落地推广,寄予了广州对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无限厚望!  相似文献   

20.
高晶 《广东科技》2013,(15):8-11
作为广州市第一部促进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起草制定,承载了来自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各界的声音;它的审议出台,凝聚了广州市全社会加速推进科技创新的共识与信念;它的落地推广,寄予了广州对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无限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