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区域古地温演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华北盆地北部下古生界的含油远景。分析的基础主要建立在作者编制的古地温演化图之上。制图的方法引用了电子计算机;利用等值线扫描数字化处理基础图件,编成下古生界古地温演化图。根据古地温演化的特点,并考虑其它与油气有关的地质因素,作者对下古生界五套生储盖组合分别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在华北盆地北部寻找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华北其他地区一样,仅发育有寒武系及奥陶系中、下统。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本区全部缺失。 寒武系在本区发育较全,可分为三统七组,奥陶系下、中统共有四个组,地层系统及主要岩性见表1。寒武系沉积总厚在全区一般为550—650米,奥陶系因遭受剥蚀,残余最大厚度为680米。各剖面地层厚度数据见表2。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地区泉四段以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通过对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和测井相特征等分析,确定研究区泉四段为一套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进一步可划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洪泛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决口扇和支流间湾等微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内部划分为7个Ⅴ级层序:Q4-SSC1、Q4-SSC2、Q4-SSC3、Q4-SSC4、Q4-SSC5、Q4-SSC6、Q4-SSC7;Q4-SSC1~Q4-SSC7沉积期整体表现为由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过渡的湖侵沉积过程,各层序内部砂地比值逐渐减小,有利砂体在Q4-SSC1沉积时期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4.
竹叶灰岩是由圆化的片状砾级内碎屑组成的一种砾屑灰岩。片状砾屑在垂直层面的剖面上呈竹叶状,故被形象地命名为“竹叶状灰岩”或“竹叶灰岩”。按石灰岩结构-成因分类命名,“竹叶灰岩”这一名称尚欠严谨。鉴于它能形象地反映这种砾屑灰岩的外貌特征,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称华北下古生界若干问题的探讨,有两个内容:一、讨论华北下古生界各组岩性特证及标志层段;二、从白云岩体的分布讨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及白云岩的形成。第一节以华北下古生界综合柱状图、柱状对比图、主要剖面岩性一览表、主要剖面化石一览表、厚度一览表等图表为基础,分别由老而新叙述华北下古生界各组的岩性,最后提出了十八个标志层段的看法。第二节所指的白云岩体,即“三山子白云岩”,综合前人成果和我们的工作发现此白云岩体有三个规律,1.平面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分区现象,可以分四个分区,由南而北白云岩体的所属时代由老变新;2.白云岩体的底界有明显的穿时现象,北大等单位业已指明;3.白云岩体的分布与当时古陆有密切关系,随着古陆由南而北扩大,白云岩体的分布面积逐渐加广。鉴于上述特点,我们认为华北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有三种情况:1.在白云岩体的顶面;2.在白云岩体的中间;3.在白云岩体的下面灰岩之中。围绕此白云岩体的第二个问题,是讨论白云岩体的形成问题,某些同志认为此白云岩体主要是次生白云岩,因此,它不反映沉积环境;本文则从古地理环境、生物化石特点、岩性特点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套白云岩可分为原生白云岩、同生白云岩(广义来说也是原生白云岩)及由于交代作用而成的成岩  相似文献   

6.
渭北东庄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碳酸盐岩沉积较厚,沉积相标志丰富。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特别是碳酸盐岩沉积学等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岩心描述、室内薄片鉴定、岩石化学研究等,收集并分析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等多种相标志,对渭北东庄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划分沉积相类型。认为,研究区以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并进一步识别出2种亚相:潮坪泻湖、开阔海。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的特征。方法以井下剖面沉积分析资料为主,通过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相结合的沉积相分析为研究基础,对区内上古生界沉积体系、沉积相特征进行描述,研究各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分析沉积相对砂体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了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的特征,结合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指出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的沉积组合特征。结论提出该区岩相古地理格局控制了砂体区域展布规律及演化进程的认识,为开发井的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渭北煤田下古生界灰岩的地下溶洞按其沉积物的时代划分为两个古岩溶期。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结合渭河地堑的形成过程,指出第二期古岩溶带的形成;进而指出在近期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已形成的第二期古岩溶带位置的重新分布及对不同构造部位灰岩含水介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位于渤海湾盆地内的济阳坳陷是中国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古生界碳酸盐岩是济阳坳陷今后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通过对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锰、锶等微量元素及氧、碳、锶等同位素的测试与分析研究,认为岩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是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最为重要的成因机理.与不整合面有关的海相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主要由强烈的大气淡水改造作用而形成.各种洞或脉中的碳酸盐矿物的87Sr/86Sr比值显著高于基质碳酸盐的87Sr/86Sr 比值,而δ13C 和δ18O值则显著低于基质的δ13C和δ18O值.大气淡水作用深度主要在不整合面之下150 m 的深度范围.对油气储集有价值的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储集层与埋藏成岩过程的白云石化作用,尤其是粒屑的优先白云石化造成的体积收缩作用有关.作者总结提出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的发育模式,及古地貌、古水系和岩溶作用的关系,并深入研究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重点讨论了华北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生油条件及保存条件。根据29条露头剖面及44口井资料,编制了一套生油条件分析图六幅,划出了七个生油层组,圈出了各组有利及较有利生油区,分析了下古生界区域构造发展轮廓,为进一步研究下古生界生油条件奠定基础。 从华北下古生界经历的历次地壳运动性质,结合二次生油理论,讨论了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条件。最后初步指出了华北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南华北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下限值至今尚无统一标准,本文主要研究南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评价标准。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前人提出的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根据南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本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评价标准并给予烃源岩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巢县北部地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并系统地论证了构造控制岩溶发育的机理.这对能否开发利用巢县地区的溶洞及地下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骅坳陷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广泛,不同层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岩石薄片、铸体图像、扫描电镜、物性及XRD等测试分析,对黄骅坳陷上古生界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储层差异性因素.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岩性以中、粗粒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为高孔渗优质储层,储集空间以淋滤冲刷孔为主;山西组岩性以细粒岩屑细砂岩为主,较为致密储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碳酸盐岩胶结程度较高;太原组岩性以细粒凝灰质砂岩为主,为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裂缝与凝灰质溶孔为主.各组储层之间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沉积环境造成的岩性差异与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差异,下石盒子组受风化淋滤作用的厚层河道粗砂岩相储集性能最好,太原组受脱玻化作用与溶蚀作用的凝灰质砂岩储集性能次之,山西组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发育导致其较为致密.  相似文献   

14.
华北煤田陷落柱发育的几何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平面形状、剖面形状、发育高度及中心轴变化方面,总结了华北煤田陷落柱的几何特征。在平面形状特征方面,以椭圆形为主;在剖面形状方面,以上小下大的圆锥状柱体为主。陷落柱的发育高度大小差别十分悬殊,几乎所有的陷落柱中心轴都会随地层深度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偏移。  相似文献   

15.
16.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发育条件.方法 依据露头、岩心观察、镜下鉴定和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有利的原始沉积相带、白云石化作用的程度与类型、深埋岩溶作用、断裂作用及其伴生裂缝是储层发育的关键.结论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具备发育成优质储层的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依据华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叠合过程分析及沉积区与剥蚀区的叠加关系,对华北东部渤海湾地区进行叠合单元划分,并选择处于不同叠合单元的苏桥潜山-文安斜坡、孔西潜山、林樊家凸起等地区,从叠合单元的角度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史、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进行总结,探讨盆地叠合单元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认为:华北东部渤海湾地区可划分为持续沉降型、复合沉剥型、持续隆剥型3大类型叠合单元,其中复合沉剥型又可分为中沉新剥型、中复新沉型、中复新剥型和中剥新沉型4个次级类型;对于寻找源自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气藏而言,复合沉剥型中的中剥新沉、中复新沉型叠合单元最为有利,若中生代沉积厚度较薄,持续沉降型叠合单元也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2016年7月3—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地区大气科学与大气环境综合实验站开展科尔沁半干旱下垫面大气边界层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利用GPS大气边界层精细探空资料,分析华北北部半干旱地区晴天、阴天和雨天等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判据对比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统计实验期间低空急流特征,并对近地面湍流特征及地表能量收支状况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晴天,白天的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约为1790 m,夜间约为250 m;阴天和雨天,白天的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约为980 m,夜间约为430 m。夜间,近地面层湍流动能与边界层高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低空急流多发生在午夜,平均高度约为390 m,强度与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甘谷驿油田北部长6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次为粉细砂岩。通过对该区40余口探井的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化验分析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以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区长6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发育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亚相及多种微相类型。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对油气的聚集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勘察、钻井岩心观察以及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盆地西缘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特征及不同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演化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以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三角洲沉积和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为主。羊虎沟期,区内主要以潟湖沉积为主,可见条带状分布的潮道沉积,障壁砂坝沉积规模较小,东北部出现扇三角洲沉积;太原期,潟湖沉积范围相对缩小,中部地区自北向南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东北部扇三角洲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山西期,整体表现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而西部和东部发育浅湖沉积;下石盒子期,北部物源供应充足,研究区自北向南依次发育辫状河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的浅湖沉积范围均有所收缩;上石盒子期,北部物源供应相对减弱,北部演变为曲流河沉积,向南依次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浅湖沉积范围整体向北部扩张,同时西南部也出现浅湖沉积;石千峰期,研究区北部沉积范围往南收缩,古地理格局整体表现为中部河流三角洲沉积,而西部、东南部和东部地区以浅湖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