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华 《应用科技》2009,36(4):54-56
首先对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免疫学机理网络可生存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并对其中的各种智能体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研究表明:将生物免疫学机理应用到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管理的构建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解决现在可生存网络系统构建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可生存性是网络安全研究的新方向,它突破了传统的网络安全的概念,从新的角度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该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网络系统可生存性及可生存网络系统的特性,然后介绍了可生存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介绍了可生存系统设计的两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块化动态博弈的网络可生存性态势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系统中可生存性能实时评估和生存决策能力的有效提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动态博弈的网络可生存性态势跟踪方法.该方法根据提出的模块化动态博弈思想,将攻防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分为抵抗、检测、容忍生存3个阶段,结合可生存性问题,给出了动态博弈的数学描述及3个生存阶段的动态博弈扩展式,将博弈收益量化结果转化为二维的可生存性态势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依据网络现有的攻防数据,对网络系统遭遇的生存威胁,以及网络系统本身面对威胁的可生存能力进行实时跟踪评估,使网络系统的生存评估和决策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人工免疫技术应用于网络系统风险评估中,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风险分布式定量评估模型.模型依据生物免疫系统之抗体浓度的变化与病原体入侵强度的对应关系,对网络系统当前安全状况进行实时、定量的分析,从而有效地缓解网络攻击对系统造成的危害,提高网络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仿真实验表明,模型能实时有效地对网络系统的风险进行...  相似文献   

5.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晨 《科技信息》2008,(21):49-49
目前,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与人类健康的联系正受到广泛的重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丰富的物种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能源,而且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药物资源,是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生态系统方面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室内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环境之一,室内环境主要是甲醛(HCHO)、氡气、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颗粒物、重金属、生物、烟雾、物理性污染等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该文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和危害,并系统总结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净化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态地层工作方法分析了湘中晚泥盆世锡矿山阶Yunnanella-Yunnanellina群落的生物组成、分异度、相对丰富度、空间分布及基底物质性质。据一些种群的大小频率直方图和生存曲线讨论了部分生物的生存特征、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章还对该群落中生物的生态、营养结构及生境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的意义。方法建立以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为网络中心,以郴州市及周边地区共41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对转运新生儿例数、病种分布、愈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转运1003例新生儿,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P〈0.05),转运后放弃63例,死亡70例,死亡率逐年降低(P〈0.05)。300例转运新生儿进行了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其中非危重组68例,无死亡;危重组182例,死亡10例,死亡率5.49%;极危重组50例,死亡8例,死亡率16%。评分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院前转运网络系统,掌握转运指征和及时转运,对保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提高其日后的生存质量优化本地区人口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的发展和演化来看,生物在陆地上独立生存和占领广阔地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只有在生物成功登陆后,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才会形成现今地球陆地上多彩的生物景观,才会导致人类的出现。而在生物登陆过程中,率先登陆的是植物,植物成功登陆后,在陆地上生存下来,为动物的登陆提供了条件。最早可以在陆地条件下生存的植物出现在中寒武世(距今大约5亿年),这种植物被认为是一种与现代苔藓植物十分相似的植物。但是,这类植物的生存不能摆脱对水体的依赖,要占据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并成为陆地主导性植物是十分困难的。植物要在陆…  相似文献   

10.
在假设生物种群具有脉冲出生阶段(由Beverton-Holt函数或Ricker函数描述)和连续的扩散阶段前提下,利用脉冲反应扩散系统讨论了有界区域下生物种群的持续生存.得到了种群持续生存的阈值(最小临界域),当有界区域长度大于此阈值时,生物种群可持续生存;当区域长度小于阈值时,生物种群灭绝.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介质流动速度可实现生物种群在固定区域上的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11.
12.
可生存性系统是指当系统面临外部的攻击与入侵,内部的错误与紊乱时,仍能继续履行事先确定好的基本服务,直到入侵结束,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为止.可生存性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系统处于危机情况时,系统的基本服务仍能继续履行.因此,在可生存性系统中怎样保障基本服务的继续履行就变的非常重要.Mobile Agent作为一项新的技术,除了具有反应性、自治性、面向目标性等Agent的基本特点外,还有其独特性,即具有移动性的特点.在分析了可生存性理论和Mobile Agent的特点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性,来保障可生存性系统中基本服务继续履行的模型--MESMMA(A Model For Essential Services Mobility Based On Mobile Agent),并且着重探讨了MESMMA系统的结构设计、运行过程和各种Mobile Agent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首先研究了部分波长可变WDM网状网中的网络生存性,而后结合分层图模型提出了一种在动态业务情况下的支持不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的路由波长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提高了全网的资源利用率,满足了客户层业务在建立光通路时不同的QoS要求对网络阻塞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多工作状态环形光网络的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对具有故障恢复和生存能力的大型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应分多工作状态进行的思想,定义了多工作状态复杂对象的可靠性参数和表征其工作态的性能参数"系统功能值",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工作状态对象的可靠性评估模型,用于对双环形光纤工业专用网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网元服从指数故障分布时,网络规模越大可靠性随环境的恶化降低越快,90节点网络的可用度环境因子为100时比环境因子为1时降低了91%,而30节点时只降低了3%;网元服从威布尔故障分布时网络可靠性随工作时间延长而降低,使用寿命随工作状态要求降低而提高,30节点网络使用寿命在"好"和"一般"要求下,分别比"很好"要求下延长了38%和46%,说明对网络的可靠性研究应分工作状态进行.  相似文献   

15.
WDM节能光网络中的抗毁保护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网络的节能需求,研究绿色网络解决方案,在光网络抗毁保护问题上提出绿色共享通路保护算法。该算法通过将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隔离在不同的光纤中,并将网络中的空闲资源和备份资源切换到睡眠模式,以实现光网络的节能。与传统共享通路保护算法的对比仿真表明,绿色共享通路保护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功耗效率,并在低负载网络中取得网络总功耗和阻塞率性能的较好折中。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ve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for system survivability based on conflict analysis, which provides a direct-viewing survivable situation.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ate space of conflict, each player's efficiency matrix on its credible motion set can be obtained. The player whose desire is the strongest in all initiates the moving and the overall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of information system may be achieved. In addition, the process of mode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nflict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Markov analysis process, thus the obtained results with occurring probability of each feasible situation will help the players to quantitatively judge the probability of their pursuing situations in conflic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which are limited to post-explanation of system's survivable situ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relatively suitable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and forecast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ystem survivabil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may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survivability. Moreover, there will be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网格状结构波分复用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WDM)光传送网中增强网络生存性的两种恢复策略 -链路恢复和通道恢复。讨论了遗传算法 (geneticalgorithm,GA)的原理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恢复的网络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指出在链路波长数受限条件下 ,其优化问题是一种 NP- Hard问题。以该模型为基础 ,利用遗传算法对一个大型格状 WDM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 :对于该网络 ,采用链路恢复方式可使得网络资源利用率达到 6 4 %,证明了恢复方式在格状网的资源利用率方面较保护方式和自愈环方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The problem of routing logical links (lightpaths) on a physical topology of WDM networks in a way that the logical topology remains connected in the event of single physical link failure is called survivable routing.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survivable routing problem with and without wavelength-continuity constraints by proposing a new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ILP) algorithm, which is based on a simplified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and discussed to show that survivable routing solutions of most logical topologies can be found by the algorithm of the authors. Furthermore, comparing with other similar methods, the above algorithm can find out a survivable solution in much shorter time, and it works especially well with sparse-connected logical topologies. The impact of wavelengthcontinuity constraints and the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obability to find out a survivable solution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9.
0 IntroductionToday’sWDMopticalnetworkscanprovidehugebandwidthtotheirclientsandarebecomingauniquecan didateforthefutureInternettransportinfrastructure .However ,networkfailurewillinducelargetrafficlossbe causeallthelightpathsinopticalnetworkcarryalargevolumeofinformation .Soitisverynecessarytoprovideprotectionforworkinglightpaths .Theprotectionapproachescanbeclassifiedintopathprotectionandlinkprotectiondependingonwhethertheend to endorthelocalprotectionisused .Theycanalsobesortedintoded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