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由于气温低,代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的产量增加一倍。 具体做法是: 1.选块: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作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 2.浸泡: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蕾的一种理想力法,浸块时,一般将水烧到33C,然后将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袋栽香菇发展很快。但袋栽香菇的畸形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袋料栽培中,要针对畸形菇的产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大脚菇对于高温型品种,如菇出菌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易形成大脚菇。防止措施主要是根据选用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2)空心柄菇菌筒失水严重,空气湿度偏低,气温偏高,导致幼菇脱水而空心。防止措施是每采光一潮菇后及时浸水处理,一方面可补充菌筒的水分损失,另一方面,又可刺激菇营形成。(3)螺盖菇只有如田螺盖大的菌盖。高温型品种生理尚未成熟而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香菇代料栽培新技术,包括香菇菌袋生产: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发菌管理;栽培出菇:菌袋进棚、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创新点:①制菌袋中运用无公害保水膜。②拌料时使用无公害防霉剂。③接种消毒选用了甲洁星消毒剂。  相似文献   

4.
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覆盖黑地膜(A)、覆盖白地膜(B)与不覆地膜(C)等三种处理方式,对其与梯棱羊肚菌原基诱导、催菇育菇、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黑地膜、白地膜与不覆地膜三种处理方式,梯棱羊肚菌地畦培养10~30d,其分生孢子层(菌霜)的浓密度分别为ABC;2)覆盖地膜有助于诱发菌丝体分化原基、菇蕾多、出菇多、成菇率和产量都高于不覆地膜的地畦块.为中原地区羊肚菌的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滑菇栽培常常由于转潮期时间长,秋季气温降低,第2潮、第3潮菇大量发生时气温降至零下,使当年生长期完不成.如果越冬过程管理不善造成失水,次年春季就仅有少量出菇,或者因绿色木霉大量发生根本不出菇.这严重影响了滑菇的产量,使栽培者经济损失巨大.通过对滑菇栽培的观察分析,认为转潮慢与栽培块中的通气状况和栽培料中炭氮比例有关.为了加速滑菇转潮速度,提高滑菇产量,本试验进行了两方面研究:改善栽培块内部通气状况,改变培养基的碳氮比例。  相似文献   

6.
经济角     
用菌糠栽培EC05鸡腿菇鸡腿菇EC05,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适于国内周年栽培的特大高产型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如大火鸡腿,洁白粗壮,肥嫩清香,味道鲜美胜过草菇,营养丰富胜过蘑菇和平菇,栽培产量与平菇相当,且比平菇易栽易收,售价比平菇高1倍多。出菇温度8~32℃。除可用常规原料周年栽培外,还可以用栽培过平菇、杏鲍菇等多种食用菌的菌糠(又称食用菌下脚料)进行栽培。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mm×180mm的玻璃试管盛装;…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利用木屑、甘蔗渣等代料栽培香菇尽快得以普及化,笔者前年曾用袋装横式栽培香菇,虽然获得成功,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底面不出菇或出畸型菇,菇房利用率不高等。于是去年就采用脱袋悬挂式栽培香  相似文献   

8.
香菇是栽培较广、需求量较大的一种食用菌,它的生产一向使用木材,耗费大量木材资源。生产速度慢,产量低。近年来发展木屑栽培以后,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但大量砍伐树木,必然影响生态平衡。为解决林、菇矛盾,减少林木用量,扩大原料来源,我们经二年多的努力已筛选出适于稻草、废棉露地栽培香菇的菌株,通过不同规模、多种形式、多点试验已获得成功,现将研究成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稻草、木屑和黄豆粉3种培养基对日本亮耳菌子实体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这3种培养基上均能长出子实体,其中采用木屑培养基能得到 菇蕾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平香菇栽培方式和生长条件。试验证明,平香菇属中低温型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用以木屑为主的栽培料进行瓶栽或袋栽,生物转化率为112%。平香菇风味介于平菇和香菇之间,可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其遗传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胡文华 《应用科技》1999,(12):23-23
1品种来源百里9299平菇,是在长江宝岛百里洲采集到1株重9.ZIg的特大丛野生平菇经分离选纯,新型温光调控驯化培育而得。通过全面系统出菇试验和南北各地引种栽培,表明其商品性好,产量较一般常规品种高出50%以上,是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平菇良种。2特征特性百里9299平菇生命力极强,菌丝在0-38℃范围内生长正常,能吞食多种霉菌杂物且在气候复杂多变和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恶劣环境中生长茁壮。子实体在2-35T条件下均可生成,无论选择何种原料采用何种方式栽培均适宜,播种后15-20天现蕾出菇,单丛重l-10kg,颜色灰褐,手感弹性柔和…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担孢子存活率及萌发率,比较了单双核茵丝的培养特征、生长速度,并进行了单核茵丝的配对杂交、杂交菌株的初筛试验。结果表明,香菇担孢子的存活率与萌发率随冰箱(0~4℃)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单双核茵丝的培养特征与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别,两者较易区分。单核茵丝的配对杂交得到了一株具优良性状的菌株。此菌株的菇产量较其双亲高28.5%。  相似文献   

13.
李建麟 《科技资讯》2012,(31):241-241
杏鲍菇属中偏低温型菌类,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3℃~18℃。栽培的形式和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很多,但以控温熟料袋栽成功率最高。在杏鲍菇子实体原基分化与形成菇蕾阶段,以控温控湿进行周年栽培管理,可促使出菇早、子实体发生整齐、管理方便,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香菇地沟栽培,在选用适应性强的Cro2菌株,确定棉籽壳和木屑培养料的合理配方与发酵处理,调节发菌、转色、出菇的综合管理,生物学效率为70%以上,为露地栽培香菇提供了可行的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天麻采用无性繁殖栽培的产量低而不稳,且逐代退化严重。本试验对天麻种子与紫萁小菇(或蜜环菌)伴种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的有性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克服无性繁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碳氮比(C/N)是指食用菌培养料中碳源和氨源适当浓度的比值。一般认为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政氮比以30~40:1为佳。食用菌种类及培养材料不同,对碳氮比的要求也不同。如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堆制原料时的碳氮比为对:1,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最适碳氛比为门:1;草菇的碳氛比为巩~觎:1;香菇木屑培养料为25:1、木材为2朋~6皿:1。实验表明,碳氛比值过大,食用菌很难形成菇蕾即不出菇;碳氛比值过小,虽能形成菇蕾,却往往在成熟前停止发育。因此,恰当的碳氛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现以蘑菇堆料…  相似文献   

17.
平菇,系侧耳属食用菌的总称。俗名北风菌、冻菌、鲍鱼菇等。入秋之后,自然气温由高到低,是平菇生产的黄金季节。平菇是我国目前菌类品种中栽培数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也是一种适温广,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平菇不仅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而且产量高,效益好,易栽培。  相似文献   

18.
实践表明,平菇栽培中采用下述措施,可明显增加出菇量,能增产10—2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一、平菇移植。先选好菌床,当菇呈珊瑚状时.在生长密集处用小铲在菇周围1.5厘米处轻轻铲挖,将移植菇连同培养料一起铲出,移至预先在菌床挖好的坑内,用手轻轻压实。3—5天内不要喷水,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这种菇肥壮,可增产10%以上。二、搔菌促蕾。第一潮菇采收后,会出现料面板  相似文献   

19.
在袋栽香菇培菌和出菇过程中,菌棒由于受害虫杂菌病源物侵染而引起一种腐烂病,致使菌棒腐烂生命力降低而减产,甚至完全无收。因此如何减少菌棒腐烂,是提高袋栽香菇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技术.一、发生原因1袋栽香菇的培养基是木屑加麸皮或米糠,这些培养料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既可作袋栽香菇的营养源,也很适合其他微生物如绿霉、黄曲霉、木霉、根霉和细菌等杂菌生长,特别是老菇场还堆放着废培养料,这些都会成为杂菌的原始发生源。杂菌的发生并吸引喜食腐殖质的菇蚊、菇蝇和跳虫等害虫,带杂菌孢子的害虫扩大传播到培菌健壮…  相似文献   

20.
用段木栽培香菇,随时间的延长,菇木上会出现各种杂菌,严重地影响到香菇的产量。据试验,在段木端埋入活性炭,可有效地抑制杂菌繁殖,并能使香菇增产30%左右。现将其操作方法介绍如下,以供菇农参考。在准备接种的段水两端,各打l-3个小孔孔径l-1.5厘米,深7厘米左右,在孔内填入活性炭。活性炭可用木材、稻壳、锯木屑在vso-soot下烧制成,并用水蒸气或氯化锋活化,使其具有导电性能。活性炭可制成粉末、颗粒或棒状。使用前,将活性炭浸入水中,待充分吸水后,塞入小孔中,用蜡封闭。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打孔接种,接种后,用混有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