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析了甘肃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认为加速“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速“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总体设想与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东海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989年,《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颁发以来,该县从农业大县的实际地位出发,重点以“科技兴农”作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的突破口,紧紧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和成果推广等项目,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1990年,该县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4位,油料总产居全国县级第7位。1992年,全国10个亿斤粮乡,该县即占了8个。1994年,该县粮油总产和农牧副渔产值同时跨入了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行列。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是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两大战略任务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1)确保粮食生产;(2)面向国内外市场,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发展“两高一优”农业;(3)坚持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发展方向;(4)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科技、物资、人才投入,注重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4.
全省技术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高度重视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和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加快建立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在优良品种培育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为发展我省农业产业化和“两高一优”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我省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及现状,在编制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之际,我们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 多年来,我师不断地探索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大力推广适用新技术,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师市在农业生产中加速推广农业十大主体技术和六大精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新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师市农业种植水平整体的提高。对促进我师农业、团场的改革和发展、团场经济结构调整和“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兵团党委提出的农业增效、团场增盈、职工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是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宋代江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辅之以养殖业、渔业、菜圃业,发展较快。表现为:人口不断增长,加速了耕地的开垦,耕地面积属全国之冠,粮食丰足而富余;多种经济的发展,为江西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江西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后对农业的利弊如何,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可以肯定,无论是从短期效果还是从长期趋势看,“入世”对我国农业是有利的。但要根据世贸组织原则逐步减少贸易保护的有关条款,国内农产品市场必将受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必须立中于基本国情,自力更生,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制约发展农业生产的障碍,稳步推进农业朝着“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并使我国跻身于农产品出  相似文献   

8.
杜店镇是滨州地区的农业大镇之一。支柱产业有粮食、棉花、林果等。近几年来,该镇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在稳粮增棉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立体种植、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小群体大规模基地建设,使整个农业健康发展,稳中有升,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9.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入世”后国门大开 ,大量质优价廉的农产品涌入中国市场 ,对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可能动摇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 .本文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提高粮食单产为重点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积极主动改革国内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快市场化步伐 ;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支持国内农业发展等四条建议 ,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粮食定,人心定;人心定,天下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所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粮食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我国的农业生产,40余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11318万吨,1992年达到44258万吨,平均每人占有384.9公斤。山东是个农业大省,粮食总产,1949年为870万吨,1992年在遇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3589.3万吨,人均占有量虽比大丰收的  相似文献   

11.
邓爱华 《科技潮》2007,(5):26-29
最近,全球变暖再次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伴随着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还有人口膨胀引起的粮食短缺危机,再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是照搬西方以大量化肥、杀虫剂、除草剂、转基因和机械能投入为主的“无机农业”模式,还是  相似文献   

12.
1992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提出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展“两高一优”农业建设。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突出表现在资源高度稀缺、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佛山市近年的农业发展情况 ,发现佛山农业的特色已从传统的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 ,转变为以蔬菜、果树、花卉种植为主的城郊农业。由于大量作物新品种引种、工厂化育秧 ,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 ,加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使佛山的农业向城郊农业、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 ,为了给佛山农业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佛山要稳妥地引进和培养能用先进技术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我省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势在必行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生产每上一个新的台阶,也都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20世纪内,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一至两次农业科技革命。特别是70年代的“绿色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世界粮食生产水平,保证了粮食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人口增长速度;8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的生物技术和90年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农业上使世界农业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  相似文献   

15.
论新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国家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以来 ,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投资重点 ,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乡村就业机会及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 ,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及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内容。但在新形势下 ,中国农业运行的经济背景发生了3方面的转变。(1)市场环境发生转变。1989年以来 ,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持续增长 ,国内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趋于饱和 ,导致中国农业运行的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它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发利用好农业资源指明了方向。做好农业工作,农业资源开发是关键。就苏北地区而言,应该说农业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以粮食资源为例,由于近三年农业连续获得大丰收,粮食出现过剩,从而导致市场价格低迷,政府定购收购的粮食只占粮食总产量的约10%。解决粮食供过于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济是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宋代江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辅之以养殖业、渔业、菜圃业,发展较快。表现为:人口不断增长,加速了耕地的开垦,耕地面积属全国之冠,粮食丰足而富余;多种经济的的发展,为江西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江西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水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瑞  涂田华 《江西科学》2003,21(3):189-192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区农田以水田为主。本文分析了湖区水田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湖区水田种植结构调整的5个方向:①发展冬季农业;②发展避灾减灾农业;③发展生态农业;④发展绿色农业;⑤实施“退耕还渔”、“退田还湖”战略。同时,根据湖区实际提出了5项措施: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②创新种植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④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⑤加大湖区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9.
铜陵市始终把科技兴农放在突出位置,以实施星火计划项目、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保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市科技兴农水平不断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全市正在实施的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有8个,年产值1300多万元,实现利税130多万元。围绕“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大面积推广”,“油菜高产攻关”等农业牵动性科技项目,每年组织实施20多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增产值4500多万元;至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和总产值已分别达68.6亿元和68.9亿元。据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到1997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6.3%,居全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以干旱和洪涝为主、气象灾害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多种自然灾害类型发生交互作用,干旱逐渐成为气象灾害的主导,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趋势明显。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不仅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而且农业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农业自然灾害受灾规模的增长率同粮食总产量增长率之间高度相关,即当灾害发生规模每增加1%,则粮食总产量缩减0.16%;粮食对外出口与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受灾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且自然灾害对其影响较为显著;农业自然灾害从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的角度对农业再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部分地区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耕地生产力下降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