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院士(1906~1999年)在36岁时即写出<释墨经中之光学、力学诸条>,对李约瑟产生了影响."文革"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史领域,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首届理事长,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研究室,并担任本刊顾问,对我国科学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和他有长期工作关系,在这里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专业由已故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院士创建干1980年,并经中科院批准成立系级科学史研究室,钱临照兼任室主任。1985-1999年,方励之、何祚庥、张秉伦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1999年,成立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朱清时院士兼任系主任,席泽宗院士兼任名誉系主任。1981年后,相继获得物理学史、天文学史和生物学史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物理学史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建立科技史博士后流动站。目前,该专业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兼职教授10余名,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共50多名。2002年1月,该学科点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20…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科技史学科由已故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院士创建于1980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1981年,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图1),钱临照先生兼任室主任。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得物理学史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后又获得天文学史和生物学史硕士授予权;1984年获得物理学史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3月,中科大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和科技考古研究室的基础上,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建立了科技史与科技考…  相似文献   

4.
正1.江苏无锡的钱家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如今已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钱临照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毕生致力于物理学发展,与祖国风雨同舟。2.钱临照生于1906年8月28日,是家中的长子。小时候,他在父亲创办的新式小学里读书,  相似文献   

5.
1979年12月10日,王大珩、龚祖同、钱临照等发起并在北京召开中国光学学会成立大会,选举严济慈任名誉理事长,王大珩任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是全国光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  相似文献   

6.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天文学系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单位组成.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吴有训、钱三强、钱临照、彭桓武、  相似文献   

8.
1950-1960年代中国的科学史研究生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1950-1960年代我国开展科学史研究生培养的时代背景,讨论了教育部所属高校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科学史研究生培养工作,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科学史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9.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竺可桢晚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积极倡导、组织和领导科学史研究事业.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和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均与其密切相关.1957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成立后,除对撰著《中国天文学史》给予指导外,竺可桢还主持编撰了《徐光启纪念论文集》,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人员撰写近代科学史文章、科学家传.“文革”中,其赋闲在家,仍关心该室命运,曾吁请恢复该室工作.竺可桢在新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开创和早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而积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关增建,男,1956年生,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侧重物理学史、计量史、科学思想史领域,兼顾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和通识教育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译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兼任上海市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编委.其计量史研究获国际好评,日本计量史学会前任会长岩田重雄曾在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上评价说,关增建教授的"研究范围极广,仅其部分研究内容就涉及中国古代计量理论、制定计量单位的科学过程、天文计量史、中国计量与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古代计量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国和东亚国家的计量交流史等多个分支.此外,他自1998年以来,还得到财团法人松下国际财团的研究资助.其业绩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因此,他和丘光明成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自述有云:在已有的成果中,对中国古代物理思想和计量史的研究,偶得风气之先;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阐释,树碑与毁庙并存,唯以取得合理解释为追求.治学取向向往兼容并包,对科学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亦感兴趣.希望在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2.
1990-1991年作者到敖德萨大学数学力学系、莫斯科大学数学史研究室、苏联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列宁格勒师院数学系等单位访学,通过与H.И.噶夫里洛夫、K.A.雷布尼柯夫、E.И.别列兹金娜诸教授的学术交流和参加第43届全苏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会议,了解到苏联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学派的工作,对这次访学做一简要回顾,浅谈该学派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4月2—3日,"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史学科评议组全体成员、台北"中央研究院"黄一农院士和其他近百位专家学者及高等研究院师生齐聚西安,共同见证高等研究院揭牌,并围绕科学史学科建设及发展、学术研究动态开展研讨。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发端于李继闵(1938—1993)教授1984年成立的自然科学史(数学史)研究室,30多年来,在李继闵、李文林、罗见今、姚远和曲安京等学者的带领下,在古代数学史、数理天文  相似文献   

14.
李佩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于2004年2月28日逝世,享年80岁.她生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常委、近现代史研究室主任等职,并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盟科学史分部(IUHPS/DHS)理事,以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共发表科学史及其相关论著50余篇(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有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科技史界、考古界和史学界已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即是其中重大问题之一。1982年初,我校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就着手考虑一课题。在导师钱临照教授和李志超副教授指导下,该室81级研究生金正耀通过历史文献考释与现代实验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索。所用的实验方法是铅同位素比值测定法,它用于古青铜器矿源研究的原理如下:金属矿床中的方铅矿因成矿条件的差异,其铅同位素比值也因产地而不同,所以古代含铅青铜器的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2—14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与俄罗斯科学院瓦维洛夫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在科学史所联合召开中俄科学院历史比较研讨会(图1)。召开这次会议属于两所2010年7月正式签署的首期为4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是该协议签署后的首次活动,旨在共同推动两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史所参加会议的有所长张柏春和院史研究室同仁;副所  相似文献   

17.
钱临照(1906—1999年)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在我国晶体范性形变理论、电子显微镜学和自然科学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教事业的组织管理者,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钱先生诞辰百年之际,谨撰年谱以致纪念。  相似文献   

18.
罗见今教授     
罗见今教授 ,汉族 ,河南新野人 ,1942年 1月生于重庆 .196 8年内蒙古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分配到杭锦后旗任中学教师 .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 ,攻读自然科学史 (数学史 )专业 ,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并留系工作 .1989年至1991年赴北京语言学院和前苏联敖德萨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一年 ,并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史研究室、列宁格勒师范学院数学系、前苏联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访问 .1992年晋升为教授 .1996年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2 0 0 1年任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主任 .罗教授还担任多种学术职务 ,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全国数…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以下简称“科技史系”)共建研讨会在北京雁栖山庄召开。会议由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王扬宗副所长和科技史系执行主任石云里教授分别主持,科学史所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科研处、研究生部、综合实验室相关人员与科技史系教授、科研骨干共计28人参加了会议(图1),就“十二五”期间所系共建的机制及科研与教学、实验室建设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友好会商。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师范大学罗见今教授于1963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俄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杭锦后旗中学任教;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自然科学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时年40岁;198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6年,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94-200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主任,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数学学会理事,国际东亚科技史学会会员.1989-1990年赴前苏联敖德萨大学力学数学系跟随伽夫利洛夫教授进修,并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史研究室、列宁格勒师范学院数学系、前苏联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访学,参加了全苏第43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大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名录,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史专家.主要研究科学史、数学史、组合数学和考古年代学.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文章两百余篇.罗见今教授在科学史研究中,坚定“地方研究”,即“内蒙古的科学史研究”.三十多年来他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包头九中组合数学家陆家羲、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额济纳居延汉简年代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