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嫉妒是人类相当普遍的负面情绪,但是研究它的人却相当少,其成果则更少。造成这种不正常状况的因素主要是:目前尚没有较科学的方法展开准确的研究;很少有嫉妒者愿意向研究人员真正敞开心扉;研究者害怕引起某种“后果”,知难而退。虽然如此,但国外学者的嫉妒之研究在对象、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均有所进展.对嫉妒与平等、嫉妒与社会政策等敏感话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阅读创新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必然要求。阅读创新能力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的磨练过程: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开拓;是一种品格特征。它的培养应注意:(1)创设良好情境,唤起阅读创新意识;(2)运用辩证方法,拓展阅读创新思维;(3)注重人熏陶,铸造创新阅读品格。  相似文献   

3.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赞美是阳光,是空气,是雨露,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汤舜 《科技资讯》2012,(18):249-250
嫉妒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普遍、消极的社会心理,也是自然产生的情感。嫉妒心理层次多样、特征明显、形式丰富、危害严重。我们要长久地与嫉妒作斗争,以化解其消极方面,使其朝着积极、有益的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5.
网络以及相应网络社会的出现,即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好的“数学化生存”前景,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病态的网络行动和网络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本文总结了网络社会问题的形式,分析了其不同于一般社会问题的特征,并指出解决网络社会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体育游戏与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游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然而,这种现象,少为世人所重视、所研究;同时,游戏这种现象,还受到了种种抨击,甚至否定.即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有不少人对游戏抱有偏见和误解.基于此,研究游戏,不仅具有学术上价值,更具有极为广泛社会意义.一、游戏的特征及其社会本质玩耍、竞技运动、劳动是与游戏颇有关系的三种社会现象,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审视游戏,从而客观地、较为准确地把握游戏的诸多特征及其社会本质.l、游戏与玩耍很难概说玩耍的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具有重要的文化学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佐证了文化的适应性本质和群体性特征;二是强调了文化的功能与社会历史方位;三是分析了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四是开启了文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非平衡与非线性特征,结合熔体聚合模型与正规溶液模型及非线性的振荡动力学模型,指出了矿物中的某些特定的周期性的规则现象是自组织结构,并用建立的模型归纳矿物中的某些有序现象,同时也指出矿物的循环也是有序的辩证过程:无序→有序→混沌→高级有序;矿物有序现象的成因可用耗散结构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郑冰 《遵义科技》2005,33(3):19-20
城市规划具有三种属性:它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项政府职能,它又是一项社会活动与社会实践。作为科学,城市规划必须研究它作为政府职能的特征与形态,必须研究它作为社会活动与实践的规律;作为政府,必须尊重它的科学性和公众品格;作为公众,应当具有城市规划的科普知识、对政府规划行为有所了解,并参与规划。会面认识和理解上述本质,对新世纪我国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本质的属性和认识教学过程本质的几条原则来分析,已有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五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教学过程本质的“交往说”。  相似文献   

11.
许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168-170
非言语符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从教学过程中的非言语符号的涵义入手,指出非言语符号的四个特征:伴随性、连续性、表情性和动作性;非言语符号所具有三大功能:信息传播与反馈功能;情感交流功能;调节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沛 《科技信息》2009,(20):I0206-I0207
本文采用文献、影视资料方法,从技术角度对足球比赛中的对抗特征反对抗训练进行研究探讨。结论为:足球比赛的对抗具有综合性、激烈性、协同性和随机性特征;只有严格的、针对性的、针锋相对的对抗训练,才是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混沌的动因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混沌是非线性经济系统中呈现的一种貌似随机不确定现象.本文通过对经济混沌的动因分析,指出温沌是经济系统的本质特性;根据混沌的有序性,提出经济混沌预测的基本原理;给出一个甚于混沌吸引子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指出影响预测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特征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必然在价值关系中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不仅是一种真实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价值旨趣与具有优先选择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抑郁和自卑,迷惘与矛盾.自慰和侥幸、逆反与嫉妒,焦虑和放纵等;提出转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的“成功教育”策略,其基本思路就是:塑造人格,培养能力,启迪智慧,典型引路。  相似文献   

16.
嫉妒是心理学乐于考察的一种心理状态,但嫉妒不仅是一种通常发挥负面作用的心理现象,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涉及价值冲突,并直指人的生存意义.对情爱中的嫉妒心理这一特殊嫉妒类型的分析,可以考察情爱嫉妒心理的生成机制,探究嫉妒成为一种纯粹负面的情绪和心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布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善意的嫉妒,可能比它的令人愉悦的对立面钦佩更加激励人心,使人上进!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中,嫉妒都被当作一种负面心理。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也纷纷指明了嫉妒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设计了种种克服嫉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嫉妒真的是完全的负面心理吗?有没有一种可能,适当的嫉妒可能比钦佩更加激励人心,使人上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美学观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美的属性的事物,与人的美感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因而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从这一美学观出发,马克思提出并论述了文艺审美本质的理论,认为文艺既是人类审美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又是人类通过使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达到对本质力量艺术“肯定”的一种活动;而在文艺创作中.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家艺术家成了被资本家雇佣的生产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变成了为资本家赚钱的商品。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文艺生产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商品化的;可是,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鼓吹“文艺商品化”的话,那实质上就是要变社会主义文艺生产为资本主义文艺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