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基丙烯酸固相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MMA)接枝粉料聚丙烯共聚物 (PP -g -MAA) ,讨论了单体MAA与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 ,同时用TGA考察了接枝物的热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12 0℃ ,反应时间为 2h ,PP∶MAA∶BPO为 10 0∶2 0∶2 .5时 ,可获得最大接枝率 12 .8% .PP - g -MAA可作为PP/CaCO3 复合体系的增容剂 ,它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相间结合 ,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CR/VAC/MMA/AA四元接枝共聚物合成及接枝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醋酸乙烯酯(VA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氯丁胶(CR)上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CR/VAC/MMA/AA四元接枝共聚物。探讨了提取剂和提取时间对四元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测定的影响,并讨论了MMA/VAC配比、AA用量对接枝率和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和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用丙酮作提取剂,提取时间为48h,接枝率数据较理想;试验中BPO质量为CR的1.2%-1.5%,CR/VAC/MMA/AA的质量配比为100/45/15/10时,其接枝率和聚合转化率最佳。  相似文献   

3.
AC/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采用丙烯基氯 (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接枝改性天然胶乳 ,研究了引发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MA/AC配比、引发剂用量、胶乳浓度等对接枝聚合反应中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用AC接枝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较低 ,AC/MMA并用可大幅度提高单体转化率 ,MMA/AC配比中随MMA用量增加 ,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明显升高 ;CHP/TEP引发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高于KPS/TEP ,KPS/FES ,KPS/SHS的 ;红外光谱证实了天然胶乳接枝聚合物的生成 .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甲苯、乙酸乙酯为溶剂,BPO为引发剂,在氯丁橡胶(CR)上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CR/AA二元接枝共聚物(CR-g-AA)胶粘剂.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率和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TG/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引发剂用量为CR质量的0.9%~1.2%、CR与AA的质量比为15/100时,单体转化率达到70%、接枝率为56.8%,产物的180°剥离强度达到5.7 kN.m-1.  相似文献   

5.
研究甲基丙烯酸辛酯(OMA)接枝聚丙烯(PP)的固相反应工艺.探讨在氮气保护下,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等对固相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OMA具有较高的接枝率.通过实验可确定,当BPO质量分数0.002,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80℃。单体甲基丙烯酸辛酯用量为1.0mL,其接枝率为7.46%配方为最佳配方.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接枝物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熔融接枝技术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可反应型相容剂,研究了衣康酸(ITA)含量、苯乙烯(St)含量、二甲苯(DMB)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DCP/BPO)复合引发体系及预处理工艺和工艺条件等对接枝物降解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TA和St接枝到了PP大分子链上.当PP/ITA/St/DCP/BPO/PEG=100/4/4/0.6/0.2/2时.接枝物性能最佳,GR和MFR分别为1.15%和3.5g/10min(纯PP为3.6g/10min).  相似文献   

7.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接枝到剑麻纤维(SF)的表面,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和MMA/SF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纤维/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及MMA接枝SF/PP复合材料,研究了剑麻长度、含量、接枝率以及不同预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长度10mm的剑麻纤维,其接枝率为31.5%时,5wt%的剑麻掺量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可达31.1MPa,对应断裂伸长率为19.3%.  相似文献   

8.
氯化聚乙烯接枝水溶性单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胀悬浮接枝共聚法,将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接枝到疏水性氯化聚乙烯(CPE)大分子链上,合成双亲性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膨胀剂、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分散介质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醋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第。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AA、AM且接枝(效)率较高。最佳反应条件分别为:CPE-g-AA接枝体系:CPE/AA/BPO/EA/H2O=2/2/0.65/5/50(g/g/g/mL/mL),反应温度80℃;CPE-g-AM接枝体系:CPE/AM/BPO/EA/H2O=2/2/0.07/8/50(g/g/g/mL/mL),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均为3h。  相似文献   

9.
氯丁橡胶和MMA接枝共聚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制了氯丁橡胶(CR)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胶粘剂,探讨了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MMA用量及加入方式、有无氮气保护和CR/溶剂配比对单体接枝率和接枝共聚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和配方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PVC改色涂料用树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2-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混合单体对氯化聚丙烯(CPP)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氯化聚丙烯用量,混合单体用量,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物粘结性能的影响.以对PVC板材粘结性能为考察目标,确定了四种因素的极差顺序,最优化条件为m(CPP):m(混合单体):m(BPO)=1.63 0.57 0.075,反应温度100℃.  相似文献   

11.
以聚氧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硅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丙烯酸酯,用FTIR和。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以其作为接枝单体,利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功能化聚乙烯,用FTIR确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接枝率;用DSC、WAXD、接触角测量仪和XPS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氧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表面活性剂作为接枝链的引入,降低了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提高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降低了半结晶时间,但没有破坏聚乙烯的晶格;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对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进行马来酸酐单体接枝改性是拓宽聚烯烃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文章对聚烯烃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机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接枝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聚烯烃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KMnO4/H2SO4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首次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同时含有阴离子羧甲基和阳离子季铵基团的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研究了CMC取代度、DMDAAC加量、KMnO4用量和H2SO4浓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并对其聚合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SBS,MMA和AN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无规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将无规聚丙烯(APP)与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共聚制得接枝共聚物APPgMAA.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BPO浓度、单体MAA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低于120℃时,随着温度的增加,接枝率显著增大;当聚合反应温度高于120℃时,接枝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接枝率.最适宜的w(引发剂)为1%,m(MAA)/m(APP)为025/1.利用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物APPgMAA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引发剂对木质素磺酸盐接枝丙烯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常用引发体系对木质素磺酸盐接枝丙烯酸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三种接枝共聚产物的接枝率和阻垢性能,得出选用Fe^2+-H2O2为该合成反应的引发体系较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在蒙脱土上的接枝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甲基丙为惭基在氯化铵嵌入蒙脱土晶层之间。研究发现,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苯乙烯能够与改性蒙脱土进行聚合反应,但聚苯乙烯不是嵌入脱土的层间,而是通过离子吸附接枝在蒙脱土晶层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S—g—PAM)共聚物和聚丙烯酰胺(PAM)对膨润土悬浮液的絮凝作用,测定了S—g—PAM和膨润土颗粒的Zeta电位。实验表明:S—g—PAM是通过氢键架桥作用对膨润土进行絮凝的;它较之PAM有较宽的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了铈离子为引发剂进行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性,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对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剖析了接枝共聚物与均聚物PAM的微观结构的差异和相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