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期间华亭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经过整理统计,探讨引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胜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27例,占32.14%;不良反应发生在给药后的30min内的有52例,占总数的61.91%;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有32例,占32.1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药物自身性质、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临床用药规范化程度三个方面.结论: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并有效预防,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疗效,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并探究对策。回顾性分析民勤县中医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民勤县中医院口服中药汤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73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不良反应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其中消化系统发生率高于其他系统,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2.47%;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配伍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炮制方法不当、服用不当、个体差异、误服误用等8个方面,其中药物因素占比最大,其次为疗程过长与炮制方法不当;动物类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有21例,占比为28.77%。植物类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有52例,占比为71.23%,不良反应平均转归时间为(2.05±0.66)d。口服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应得到临床医师重视,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从医师、患者、监管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以预防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临夏州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2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双黄连、刺五加、痰热清、清开灵、丹参、黄芪、血塞通、喜炎平、血栓通和灯盏花素等10种中药注射剂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双黄连发生率最高;是否辨证施治、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用药剂量、小时用药量、配液放置时长和超疗程用药等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密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辨证施治,用药适量,配药及时,密切观察过敏史患者,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了解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研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干预措施。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的年龄、体质特点及过敏史,以及与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输液操作流程的相关性。中药注射剂ADR有患者因素(年龄、体质和药物过敏史),护理人员未按中药注射剂使用规范,如护理人员在输注中药注射剂时未做到现配现用、输注速度过快、未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明使用溶媒等因素。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操作流程,建立和健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度,加强中药注射剂输注过程中的用药监护,是降低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收集2014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上报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37例,统计反应累及系统与症状表现,分析不良反应产生主要原因,同时调查涉及中药注射液品种。①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占比35.14%(13/37),症状表现为发热、寒颤、水肿等。②不良反应产生主要原因为所用中药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占比67.57%(25/37)。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名前三的中药注射液依次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应重视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监护,在不良反应发生第一时间准确干预,依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制定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静脉抽血后常见的诸如皮下淤血、发生瘀斑、局部血肿,皮下毛细管出血等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岳燕 《甘肃科技》2011,27(23):158-159
百白破疫苗作为我国免费提供接种的疫苗之一,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疫苗和所有药物一样,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虽然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如何正确认识、合理处置这些不良反应,对于医护人员及儿童家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充分认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阐述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要点.结果药如果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视中药存在不良反应现实,纠正"中药无毒"观念,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更要掌握现代中药药理知识,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充分认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阐述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要点.结果药如果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视中药存在不良反应现实,纠正"中药无毒"观念,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更要掌握现代中药药理知识,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充分认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阐述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要点。结果药如果用之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视中药存在不良反应现实,纠正“中药无毒”观念,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更要掌握现代中药药理知识,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分析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93例患者临床资料,193例患者因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而出现不良反应,归纳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类型,统计每位患者中药制剂具体的给药方式以及具体不良反应情况等。在本次调查的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茵栀黄最多;静脉滴注为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最为常见的给药方式,且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占比最高;因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而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出现明显损害为主。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合理使用茵栀黄,给药方式尽可能减少选择静脉滴注方式,强化用药监测,针对患者出现的皮肤及其附件明显损害在内的诸多不良反应,应针对性、及时干预,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防静脉尿路造影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使用日本东芝500mA带透视系统X线机,对175例泌 系统疾病患者做常规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介绍其中11例(占6.28%)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因观察及时,护理得当,绝大多数患者取得满意的造影结果,仅2例(占1.04%)被迫中止造影。结论: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是安全的,只要护理措施得当,不良反应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药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发现中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法:对中药临床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中药,特别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广泛,多数处方来自西医医师,而不良反应也多数来自西医医师.结论:中药的应用应遵循中医理论,中药药师应尽快走进临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经过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统计了东莞市2008年至今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上千个案例,介绍了3年来由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概况和临床表现类型,分析了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某医院2013年1-12月不良反应所有中药ADR上报数据。结果调查74例使用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其中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41例,频度55.41%;抗肿瘤类药物及辅助制剂28例,频度37.84%;抗病毒类药物4例,频度5.40%,其他1例,频度1.35%。患者年龄:18-60岁51例,频度68.92%,居首位,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73%,居第2位。结论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有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避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应对方法。选取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5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1月~2019年6月。回顾患者的资料,对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出现时间、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用药措施。55例患者中,60岁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1.8%,其次依次为41~60岁(32.7%)、18~40岁(16.4%)、18岁以下(9.1%)。不良反应累及皮肤(36.4%)、肝肾(21.8%)、消化系统(18.2%)、血液循环系统(14.5%)、其他(9.1%);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24h以内(92.7%);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溶媒选择不当(38.2%)、给药途径不当(27.3%)、输注速度快(18.2%)、个人体质问题(16.4%)。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和年龄、溶媒、给药途径、滴速、个人体质等有关。提示医生制定合理用药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肥胖症是一种对本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危害的疾病,但也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本文从我国少年儿童肥胖症发生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预防干预的措施和建议,倡导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防治少年儿童肥胖症。  相似文献   

18.
戴雅芳 《科技资讯》2013,(29):247-247
中药炮制主要是依靠我国中医理论,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调剂而成的制药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发挥中药的功效,减少毒副作用,并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等现象。本文主要探讨含苷类中药的成分,对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护肾I号对顺铂所致贵州小型猪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贵州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顺铂模型组、中药预防组。每天给中药预防组小型猪灌服护肾I号煎剂,连续灌胃5d,以4mg/kg顺铂一次性腹腔注射,膀胱插管收集尿液,动态观察给顺铂前后第0、1、3、6、24、48、96h时段小型猪的尿量,测尿中肌酐及尿素氮浓度,计算各时段肌酐和尿素氮的排出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顺铂模型组尿量和肌酐、尿素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中药预防绢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护肾T号可预防顺铂所致的肾榻体.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同时,必须注意合理与安全用药问题。由于群众中普遍存在着“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加之国家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群众自行选用非处方药(OTC)已成普通现象。于是,中药自我用药不合理引发的不良反应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