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达到了350km/h,采用了无碴轨道结构,其特点是填料标准高,过渡类型多,工后沉降控制要求严,针对过渡段施工中的难点,介绍了6种过渡段施工的方法和程序,为此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唐飞 《科技资讯》2010,(12):120-120
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为工程背景,从原材料选定和拌合、施工工艺到质量检测和沉降观测的结果分析,逆向论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可以推广应用于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处理中,为进一步研究路桥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无碴轨道过渡段沉降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采用的无碴轨道技术,分析其中路桥过渡段沉降差异形成原因,结合路基沉降变形与路基填土压实度的关系,对不同路基基底层状况下的路基沉降变形结果运用FLAC2D方法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对比,以验证高速铁路路基软基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量BP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建立了过渡段路基沉降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的缺点.结合津秦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将该优化模型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利用动量BP算法改进的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加固路桥过渡段的动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乙试验工点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土工格栅加固后的路桥过渡段基床动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增大,过渡段基床动应力增量为正;但当行车速度超过临界速度(220~230 km/h)后,基床动应力不再增加,反而减小;基床动应力的变化特征与其在基床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沿线路纵向水平方向上,动应力随距桥台背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沿深度方向上,动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呈衰减趋势;过渡段沉降差的存在导致基床动应力增大,严格控制过渡段沉降差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现有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成果,在容许路面纵坡坡差0.4%的基础上,研究过渡段路面纵坡坡差与地基差异沉降的关系,建立了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的计算模型,应用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过渡段差异沉降与过渡段的路堤填筑高度、模量的关系,分析得到不同路堤高度时过渡段的路面纵坡坡差与地基差异沉降的关系式,提出软土地基过渡段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经与江苏省连盐高速公路过渡段实测沉降资料的对比表明,计算差异沉降控制指标是合理的、可靠的,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修筑过渡段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6,(11):1869-1874
预应力管桩因施工期短且对周边建筑物地基扰动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基于南京河西新城现代有轨电车软土地基加固实例,对某路桥过渡段进行现场监测分析,进而评估预应力管桩对现代有轨电车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现场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软土水平位移最终维持在40 mm以内,说明预应力管桩加固的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稳定性强,软土的侧向变形产生的扰动较小.运营期12个月该过渡段路堤表层累积工后沉降为5.9 mm(远小于路桥过渡段设计允许工后沉降量30 mm),说明到目前为止预应力管桩有效地控制了有轨电车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同时,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有轨电车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沉降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设置及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介绍了世界高速铁路、我国秦沈客运专线及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的设置形式,探讨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设置及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差异沉降一直是路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而动荷载下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则更加复杂。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强烈,差异性沉降越发引起了路桥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对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旨在探究过渡段差异沉降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建惠 《工程与建设》2023,(5):1482-1484
路桥过渡段沉降易发生桥头跳车现象,引发此现象因素众多,危害严重。本文以软土地基路桥过渡段沉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从路桥段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并在实际案例中应运此策略。结果表明,20天后软土地基静载法试验检测沉降量小于5 mm,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工程实施方案对软基处理效果显著。可作为消除或减轻路桥过渡段沉降、提升工程质量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笔者针对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中和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最后简要介绍了解决该问题的新方法,即用土工格栅处理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2.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和台背路基产生差异沉降而造成的,因此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是预防桥头跳车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参照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结果,提出了路桥过渡段沉降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小马 《广东科技》2012,21(17):121-122
在市政路桥工程中,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是最容易出现沉降不均匀而引发桥头跳车等问题,这个过渡段的施工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而过渡段的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桥的质量与寿命,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相关问题,想方设法提高其施工质量,以尽可能地减少沉降不均匀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路桥过渡段常因台背填土和桥台产生不均匀沉降会使行车产生明显的颠簸和不适,应当采用适当的措施使得台背过渡段的沉降控制在容许的范围之内。本文结合台背沉降防治措施,提出用于台背回填区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贺凯盈  李燕敏  王涛  石震 《河南科学》2019,37(1):151-156
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重要隐患之一.以郑州-西安高速铁路某路桥过渡段为例,在分析不均匀沉降机理基础上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二次曲线趋势外推法建立了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并利用针对该过渡段设计的监测方案所获取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后5个监测期内,D_1、D_2监测点实测值和预测值最大差值是0.20 mm,预测误差平方最大值为0.048,满足预测精度要求.未来3年内监测点D_1、D_2累计沉降量分别为7.55 mm和15.31 mm,在无其他特殊因素作用下,该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将继续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要康 《广东科技》2008,(18):191-192
本文通过对路桥过渡段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的分析,系统总结了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从设计与旋工两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只要做到:路桥过渡段地基处治合理,结构设计充分,加强过渡段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就能防止或减少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甚至避免道路桥头跳车现象,对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伟 《科技咨询导报》2008,(25):112-112
该文结合公路桥涵过渡段的软土地基路堤工程施工实际问题,分析和讨论了公路桥涵过渡段质量控制的要点,以尽量避免或消除公路桥(涵)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路桥过渡段是道路病害的多发地段,桥头跳车作为其直观表现形式,一直是困扰公路建设的难题。文章针对现有的桥头跳车处治措施,以处治方法消化地基沉降变形和协调变形能力为主要衡量目标,开展了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高、运量大、效能高,对轨道提出了高平顺性、稳定性和均匀性的要求,对路基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桥、路涵、路堤与路堑等不同结构连接处的过渡段,是路基工程的薄弱环节,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哈尔滨西客站路基工程过渡段的工程特点,探讨了哈尔滨西客站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提出了各类过渡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保证路基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公路桥头跳车的问题,分析了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从路桥过渡段的地基条件、桥台结构形式、设置缓和过渡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方法,并介绍了几种路桥过渡段的结构形式,以避免公路的桥头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