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志凯 《科技资讯》2006,(30):78-79
级配碎石级配是一个关键参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实效果和施工系数。本文介绍了海南省西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12标工程软弱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参数的选择,施工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2.
冉斌 《科技信息》2012,(5):507-507
高速公路路基上路床,有专项设计和说明来规范施工,一般采用Ⅰ类填料或级配碎石,压实度要求达到96%以上,但部分山区高速公路材料较匮乏,成本大,需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材料来施工,并采用较可靠地检测手段来检测已验证路基质量达到质量要求,笔者进行了一些浅易的尝试,初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碎石加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包括当前碎石加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应用的碎石颗粒尺寸和级配选择、采用先进的破碎筛分设备、含泥量控制等等,实现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碎石加工技术应用的基本了解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吴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491-2493,2504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在抵御水损坏方面比半刚性基层结构具有更好的表现。采用级配碎石基层,可以明显减少沥青路面的开裂;特别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通过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某高速公路柔性基层强度进行检测,得到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回弹模量分布,并根据检测数据,着重分析了柔性基层离析问题及其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方兴未艾,级配碎石垫层逐渐广泛应用于高等级路面工程,本文结合省内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情况,对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寒冷地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的冻胀问题,利用注浆泵与真空泵联合对路基级配碎石大比例模型进行注浆试验,获取注浆参数,通过电镜扫描、渗透试验、冻融循环试验验证注浆改良级配碎石冻胀性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浆液的粘度为2.50 MPa·s时,其可灌性满足注浆要求;注浆后的级配碎石与浆液粘结情况良好,其渗透系数由6.8×10-3 cm/s降为1.4×10-10 cm/s,级配碎石改良后的渗透性显著降低;在30次冻融循环作用下,注浆改良后的级配碎石最大冻胀率为0.25%,其冻胀性满足铁路客运专线路基不均匀变形要求;模型试验验证了注浆能够有效改善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冻胀率,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现场注浆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义民 《科技资讯》2007,(25):58-59
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破坏特征,论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提出了包括使用良好集料并对路面进行封层、掺加外掺剂、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结构、足够压实以及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毛细水上升会引起路基含水率变化,进而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因此,设计制作3个坡度变化的路基模型,填筑开封粉砂土,边坡采用未处理、硬化及绿化3种工况,进行毛细水上升实验,研究毛细水上升高度、速度,分析毛细水上升引起的土的含水率变化;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时含水率对路基竖向位移的影响.实验表明:坡度1∶1.8路基毛细水上升高度最低,土的含水率最小;毛细水作用下,边坡硬化及绿化后土的含水率变大,而未处理边坡土的含水率最小.数值分析表明:路基竖向位移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含水率小于15%时坡度1∶1.8的路基竖向位移最小,在含水率大于18%时坡度1∶2的路基竖向位移最小.总之:毛细水对坡度1∶1.8的路基含水率影响较小,此时路基竖向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9.
王莉 《科技资讯》2010,(11):94-94
用水泥石灰稳定土进行底基层施工,由于粉砂性土粘聚性差,强度难以保证,用级配碎石代替水泥石灰稳定土进行施工,确保了路面整体强度,又促进了工程进度。本文以新长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对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亚娟 《科技资讯》2010,(34):60-60
高速公路在使用中,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裂缝,导致路面结构过早破坏,不得不进行修补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但是可以调整级配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通过对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最佳级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提出路面结构水平向增强排水系统,实现在非饱和条件下排水,抑制水分进入路基土壤,并设置试验段和对照段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段,路基含水量波动幅度为10%~20%;在对照段,波动幅度为50%~60%,降雨影响更显著.通过数值分析发现,使用该系统的路面结构能减少地表变形量,并缓解毛细阻滞效应,防止水分进入路基土壤.通过对碎石垫层材料进行参数分析,确立最佳厚度为10 cm.随着碎石材料的α值、n值和e0值的增大,路面结构中水分积聚程度会先增大而后减少.  相似文献   

12.
设置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沥青路面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作为未设置排水层的结构原型,分析了设置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和可能的破坏原因,通过结构分析对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材料的模量和厚度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3.
边坡失稳段路基的排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处于不稳定边坡地段半填半开挖类路基的破坏机理 ,指出了边坡地下水向路基的侧向渗流是诱发该类路基灾害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阐明了在对该类路基排水系统设计的同时进行边坡排水系统布设 ,可以有效降低和防止路基水毁灾害的发生。以重庆某高速公路滑移边坡路段的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为例 ,对此做出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路基顶面温度的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及耐久性与路基底部多年冻土的存在状态密切相关。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与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模型,分析了结构层厚度、结构组合变化对路基顶面温度的影响;利用灰关联方法,以温度稳定性最差的路面结构为参考,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增加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在路面结构中设置沥青碎石层、级配碎石层,在高温季节可以有效降低路基顶面温度;级配碎石层厚度与路面结构的温度优劣性相关,小于16cm时ACGR、AGR、ACR这3种沥青路面结构较好,大于16cm时ACGR、ACG、AGR这3种结构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多年冻土地区半刚性基层开裂处治及沥青路面结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大彬 《科技信息》2010,(11):314-314,344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参与施工的某客运专线的施工案例为工程背景,对该客运专线的某一路段的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做了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方面的探讨和阐述,该文一方面是对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的总结,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颗粒级配对青海东部盐渍土地区毛细水上升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毛细水上升试验,对同一含水量盐渍土粒径分别为2~0.25,0.25~0.1,0.1~0.075 mm,以及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进行毛细水上升速度、高度与时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盐渍土毛细水上升开始阶段,3组土柱的上升速度都是最快的,随着时间的增加,上升速度逐渐变慢,而3组试样相比在试验开始2 h内0.25~0.1 mm粒组组成的土柱上升速度最快,0.1~0.075 mm粒组土柱最慢。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对盐渍土毛细水上升高度影响较大的是细颗粒的含量,细颗粒含量越大毛细水上升高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南疆盐渍土地区城市道路在工后运营过程中路基盐分运移特性,依托阿拉尔市军垦大道延伸段工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试验路段,进行了自然环境条件下路基盐分迁移长期监测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盐分渗入路基路面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隔断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在横断面方向,即同一埋深不同水平距离位置的盐分由路两侧向路中心逐渐迁移,最后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在竖直方向,即同一水平距离不同埋深位置的盐分由下向上迁移,并且在不同材料分界处出现聚盐区域。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处于级配砾石下基层中,第二层处于天然级配砂砾垫层中,第三层处于路基土上路床中。为此,提出双向截盐控盐的隔断措施,并通过ANSYS进行数值模拟,即在道路两侧与林带之间设置混凝土挡水墙阻断林带水携盐渗入路面结构层,在路基土顶面采用风积沙隔断层抑制毛细水携盐渗入路面结构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情况,针对苏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缺陷,提出了改善收缩性能、减少干缩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范围及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分析了不同级配组成对干缩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透水基层主要利用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水泥稳定性,确保路基构造有非常优秀的渗透能力,而且有非常好的强度,并且方便建设等等的一些特征。文章通过分析具体点高速路隧道项目。简要的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透水基层主要利用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水泥稳定性,使路面基层结构具有渗透性能好、强度高、易施工、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透水性能、原材料组成设计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