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抑制MIMO干扰信道下的多小区干扰,采用子空间干扰抑制算法和功率分配相结合的干扰抑制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系统总功率,将多小区干扰尽可能地重叠,以提高系统的性能.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干扰抑制方案相比,该方案仅牺牲极微小的系统容量,却明显地降低了系统的干扰功率.  相似文献   

2.
多小区环境中基于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用户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 put)干扰信道环境中,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总功率,将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大化地重叠,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MIMO干扰信道模型及子空间干扰安排算法分析;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功率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  相似文献   

3.
LTE干扰抑制技术介绍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巧捷 《广东科技》2012,21(11):222-223,220
介绍了几种LTE干扰抑制技术及应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实现,阐述了干扰抑制技术能大大提高LTE系统的性能,特别是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影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地电阻率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阻率观测的原因。针对直流线路接地极不同形状,考虑大地为水平分两层的土壤模型,基于等值复数镜像法推导出单一垂直接地体、水平双环接地体、多个垂直接地体入地电流在土壤中的电位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多种情况下直流线路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水平。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双环形接地极可减小50%左右的干扰值,采用4个垂直接地极可减小75%左右的干扰值。  相似文献   

5.
地磁数字化资料干扰分析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十五"数字地磁台的数据资料,分别统计在地磁台观测中出现的自然因素、观测环境因素和仪器设备故障等各类干扰情况,对这些干扰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人为干扰、地铁轻轨干扰、交直流转换干扰和地电阻率干扰等对地磁场观测数据的影响特征,并提出了干扰的数据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副载波复用系统中多光载波接入情况下的光拍频干扰(OBI)噪声问题,对光拍频干扰的产生机理、功率谱分布和载波干扰比进行了分析.光拍频干扰噪声大大地降低了单信道的载噪比,严重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因而必须加以抑制.增加激光光源谱宽和减少信号带宽可以有效地提高载噪比.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副载波复用系统中多光载波接入情况下的光拍频干扰(OBI)噪声问题。对光拍频干扰的产生机理、功率谱分布和载波干扰比进行了分析,光拍频干扰噪声大大地降低了单信道的载噪比,严重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因而必须加以抑制,增加激光光源谱宽和减少信号宽带可以有效地提高载噪比。  相似文献   

8.
GPS导航系统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S的广泛应用,其易于受到干扰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卫星导航系统在干扰环境中对干扰抑制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其是否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针对GPS导航系统不同的干扰途径,对GPS导航系统干扰抑制技术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分析,并根据各种GPS导航系统干扰抑制技术都存在优缺点的问题,提出了研究GPS导航系统干扰抑制技术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电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干扰源、干扰的传递途径,并介绍了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各种干扰,提出了分层式抑制干扰的处理模型,采用不同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分层处理各种干扰,具有结构灵活、易于扩充等特点。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快速地抑制干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影响问题,根据地电场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场观测的原因,认为线路接地极入地电流使土壤的电位分布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埋设在土壤中的地电场观测仪器电极处的电位.针对直流线路接地极不同形状,考虑大地为水平分两层的土壤模型,根据等值复数镜像法推导出单一垂直接地体、水平双环接地体和多个垂直接地体的入地电流在土壤中的电位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多种情况下直流线路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水平.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双环形接地极可减小50%左右的干扰值,采用8个垂直接地极可减小87%左右的干扰值.  相似文献   

12.
稳健的GPS干扰抑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小快拍情况下,GPS干扰抑制的稳健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对角加载的迭代相关相减多级维纳滤波算法(iteration correlation subtraction algorithm multistage wiener filter,ICSA-MWF)。该算法是在充分利用ICSA-MWF给出的干扰和噪声特征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ICSA-MWF的迭代过程而得到的一种新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迭代中自适应地选择加载量,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小快拍下干扰抑制的稳健性,进一步减小了ICSA-MWF的计算量,从而提高了干扰抑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尹俊清 《甘肃科技》2009,25(22):80-83
众所周知,对于穿过工业区的一些地震测线,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多种机械震源干扰的影响,造成采集资料的大面积噪声干扰,这类干扰能量强、频带宽、有一定的规律性。叠前资料的去噪是资料处理中的首要任务。有针对性的各种叠前去噪方法也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除该类噪声。针对这类干扰,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去噪方法,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去除上述噪声,有效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对于穿过工业区的一些地震测线,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多种机械震源干扰的影响,造成采集资料的大面积噪声干扰,这类干扰能量强、频带宽、有一定的规律性。叠前资料的去噪是资料处理中的首要任务。有针对性的各种叠前去噪方法也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除该类噪声。针对这类干扰,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去噪方法,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去除上述噪声,有效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埋地管道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影响而在电流流出管段存在腐蚀风险,为有效缓解此类干扰,构建了具有多个牵引区间、排流网、地铁接地系统的地铁系统以及与其交叉的埋地管道及其阴极保护系统模型,选取了典型的以轨道泄漏杂散电流干扰为主和以局部集中接地泄漏杂散电流干扰为主的干扰情形主要缓解对象,分别设计了埋地管道侧、管轨连接方式以及地铁系统侧常见缓解方法的细化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采用专业软件计算获得了不同缓解方案下埋地管道电位分布变化、地铁系统泄漏杂散电流分布等.基于此,分析总结了不同缓解方案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缓解方案均可有效缓解轨道泄漏杂散电流造成的干扰,而难以有效缓解局部集中接地泄漏杂散电流造成的干扰,应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限制此类干扰累计出现时间,以满足埋地管道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条带干扰自动检测和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关于条带的先验知识,它通过对局部图象进行相关分析和统计估值,由此来检测干扰参数并估计干扰的强度。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加性,乘性,周期性以及非周期性等条带干扰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去条带干扰效果和相当高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7.
油气管网与电网的地磁暴干扰机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暴是由太阳风暴冲击地球磁层引起的地磁场剧烈扰动。地磁暴会对地面人工技术系统形成危害,威胁技术系统的安全;其中,规模庞大的油气管网和电网最容易受到影响。首次对油气管道和电网的地磁暴干扰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重要研究结论。电网与油气管网地磁暴效应都起源于空间天气对地球磁层-电离层的影响,作用于特定对象上由不同作用原理产生不同干扰。油气管网主要产生PSP及GIC,而电网仅有GIC的影响。根据作用原理不同,二者建模计算各异。通过分析特定事件、原理分析以及建模计算,对油气管道和电网地磁暴的干扰机理进行比较研究,首次阐明油气管网地磁暴干扰机理,为油气管网地磁暴效应特征研究以及地磁暴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原子吸收光谱中与浓度有关的化学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与浓度有关的化学干扰现象,干扰机理以及这类干扰对定量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当这类干扰存在时,将影响工作曲线的线性,因而影响到标准加入法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只有消除这种干扰后,才能用标准加入法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一定程度地干扰着体育课教学效能的发挥。本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干扰措施,使体育工作者在教学时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解决消除切削力测量过程中向间干扰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向间补偿原理,引出并定义了向间补偿系数这一重要概念。应用本补偿原理自行设计的补偿器曾长期地反复地用于各种测力传感器、测力仪和测力装置,达到了消除线性向间干扰的预期效果。这样对于线性向间干扰补偿的普通性问题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了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