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广凯 《河南科技》2006,(10):12-12
1。弱苗麦不宜浇。没有分蘖或分蘖少的弱苗麦田,一般不宜冬灌,以免浇麦埋苗,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或降低地温,不利于小麦分蘖扎根,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
<正> 1.科学运筹肥水。一、二类麦田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早春应加强中耕以适当控制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3月底4月初小麦拔节后(优质麦可适当推到4月上中旬)结合浇水亩追施碳铵30—40公斤,浇后适时中耕。三类麦  相似文献   

3.
<正> 一、基本情况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长后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当五月下旬,当干热风袭来时,正值小麦灌浆时期,在高温低湿和较大风力的综合影响下。麦株蒸腾量加剧,细胞失水、呼吸停滞,迫使小麦青枯急熟,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1~2成,严重时可达三成以上,干热风在北、中部偏东地区十年可七、八遇,部分地区年年有,只是轻重不同,在发生严重年份,估计全省要减收小麦十亿斤左右。农谚:“麦怕四月风(农历)风来一场空”。说明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是很大的。我省重干热风区在安阳、新乡、开封、商丘、周口地区,次重区在淮北平原和予西丘陵  相似文献   

4.
<正> 稻茬麦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牯虫等。在优化品种布局、合理栽培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只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发生及危害的目的。一、麦田病害的防治 1、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仅信阳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达316.15万亩,损失小麦8500万公斤。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农业防治措施有:健全麦田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选用高产、耐病品种,消灭菌源,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等。药剂防治的方法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即80%以上麦穗抽出定长时,  相似文献   

5.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易造成小麦减产.在生产中采取一此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我市郊区共种植小麦十万零五千亩,其中轻沙地两万亩,沙地三万余亩,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发生,对小麦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2成,重者可达三成以上,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予防干热风危害,是获得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问题。通过20个点调查,其增产幅度为0.9—25%。亩平均增产42.5斤,平均增产率为7.6%,千粒重平均增加2.1克,亩投资为0.83元,亩净收入3.68元,为投资的4.4倍。防御干热风效果分析: 1、喷磷酸二氢钾的小麦有五分之一的试点比对照发绿、蜡质层较厚、生长健壮、落黄  相似文献   

7.
青枯、干热风危害、倒伏是河南省小麦生长后期的三大灾害,及时预防这三大灾害的发生,是确保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8年冬2009年春,我省遭遇到了一场特大干旱,河南省农业厅于2009年2月4日发出了<关于开展抗旱浇麦夺丰收督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决定从厅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抽调102人,组成18个督导组,分赴全省118个小麦生产县(市、区),全面督导抗旱浇麦保春管工作.笔者被农业厅抽调参加了这次督导工作,通过深入到田间地头督导抗旱浇麦工作,学习到不少麦田管理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深切领会到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多方合作、农民参与对夺取这次抗旱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深切感受到部分地方在面临无灌溉条件、设施损坏、物资缺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时的些许无奈,由此对河南省打造国家粮食核心产区有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七至十九日,在竖岗公社进行了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试验,共喷洒麦田一万五千亩(实际二万二千亩)。通过12个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亩产300斤至700斤生产水平上,每亩增产20至66斤,增产率2.7~12%。12个点平均亩产572.5斤。每亩增产48.6斤,增产率为8.46%。(见表1) 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干热风,增产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枯、干热风危害、倒伏是河南省小麦生长后期的三大灾害,及时预防这三大灾害的发生,是确保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有问必答     
常召焕朋友来信咨询:1.小麦抽穗后逐渐出现成片干枯死亡现象,是否是由小麦全蚀病引起的,该怎样防治?2.能否提供一些春季麦田除草技术?3.听说"麦巨金"是国家"863"项目."863"项目为何意?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前言小麦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之一。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提高小麦千粒重或使小麦千粒重稳定在本品种的应有水平很不容易。气候条件的千变万化,栽培措施得当与否,使千粒重忽高忽低,极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小麦高产、稳产。 1979年豫北地区小麦千粒重普遍降低4—5克,大家认为是干热风的危害,但1976年小麦成熟期干热风并不明显,而千粒重降低幅度却更大,尤其是高产田块比较突出,以郑引一号小麦为例,只有34—35克,比正常的粒重要低3—4克,显然是由于肥水措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研究防御小麦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促进我省小麦生产发展,早在七十年代后期,我站曾对多种防御激素进行过三年试验,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全省三十多个县(市)推广,累积喷洒面积达八千余万亩,在三千多个试验点调查结果证明,在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明显的防御干热风的效果。一、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的增产机理 1.增加小麦植株体内磷、钾含量,提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07,(6):4
一、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主要有小麦条锈病、纹枯病、叶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吸浆虫、地下害虫、蚜虫、麦蜘蛛等"六病四虫".其中,条锈病偏重发生,沙河以南局部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平原灌溉田和低洼潮湿地重发生;叶枯病中度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白粉病中度发生,中北部稻茬麦及沿河、高产灌区麦田偏重发生;赤霉病,如果4月中旬至5月上旬遇连阴雨天气,将偏重流行;叶锈病中度发生;小麦吸浆虫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地下害虫偏重发生;苗期蚜虫中度发生,穗期蚜虫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麦蜘蛛中度发生,西部、北部丘陵山区麦田将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 干热风是影响我县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感受干热风后,生理活动失调,碳水化合物合成量降低,灌浆速度减缓,甚至青干枯死。我县近两年小麦播种面积达一百二十万亩以上,按轻型干热风造成小麦减产百分之十计算,要损失小麦六千万斤,按重型干热风使小麦减产二至三成计算,全县要损失小麦一亿二千万斤以上。为了正确预测干热风的发生,早作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麦田化学除草的意义目前我省麦田杂草的发生量逐步由少到多,危害由轻到重。它与小麦生长争肥水,争空间和阳光,严重妨碍了小麦的正常发育,造成大量减产。麦田杂草还是小麦病虫的越冬场所,是传染各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利用人工锄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田应用  相似文献   

17.
麦田野燕麦危害和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桂友  李捷 《河南科技》1997,(11):12-12
麦田野燕麦危害和防除河南省新乡供销学校龚桂友李捷蒋学杰野燕麦是我国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近几年在许多地区的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麦田新的杂草优势种群,严重影响了三麦的产量和质量。一、野燕麦的危害野燕麦在麦田中和三麦争水、争肥、争阳光。据测定,野燕麦苗期生...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南省科学院一九八二年有十五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这些成果都是立足于河南省的资源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有些是国内首创,有些是填补了系列产品的空白,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这十五项成果是: (一)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HCF—1)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及其增产效果的研究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春旱及干热风对小麦的生产危害很大,仅干热风就常使河南小麦减产10—20亿斤。“抗旱剂一号”是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和化学所利用我省某地廉价而又丰富的矿产资源提取出来的。经过他们三年研究和多点试验及大面积飞机喷施示范,证明它是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稻茬麦低产原因 1.土质粘重,适耕期短.稻茬麦田土质较粘重,含水量高,适耕期短,不易耕整细碎,尤其是采用畜力或动力小的机械耕耙作业时,田间坷垃大,无论是采用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都不容易使小麦种子分布均匀,尤其是撒播麦田丛籽、深籽、露籽、土块压种和幼苗断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省常发生在五月下旬,小麦受干热风影响后,一般减产20~30%,有的地区减产50%以上.所以群众中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麦怕四月(农历)风,风过一场空”的说法.因此,积极开展防御小麦干热风的研究,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